首页期刊导航|敦煌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敦煌研究
敦煌研究

樊锦诗

双月刊

1000-4106

dhyjbjb@vip.tom.com;dhyj1983@163.com

0931-8866013 8883870

730030

甘肃省兰州市滨河东路522号

敦煌研究/Journal Dunhuang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敦煌学专业的学术刊物,办刊宗旨是:刊发敦煌学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和敦煌学的新资料,促进敦煌学研究,以弘扬敦煌文化,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敦煌文化遗产的智慧启示

    樊锦诗WANG Pingxian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遗产是中国精神的重要标识和中国智慧的集中体现.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坚毅刚强的开拓精神、文明开放的共生精神和济世安民的人文精神,不仅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和平共处、交流融合、文明互鉴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更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敦煌文化遗产智慧启示

    继往开来 砥砺前行——敦煌研究院八十年

    赵声良WANG Pingxian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敦煌研究院已有八十周年历史,自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1950年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文化弘扬以及科学管理方面全面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文物保护领域,不断提高科技保护水平,并率先发展文物数字化技术;在敦煌学研究领域,以敦煌石窟考古、石窟艺术、敦煌文献研究为中心,加强丝绸之路与多元文化、古代民族文化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不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弘扬敦煌文化.

    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弘扬管理

    守护、研究、创新,相需相辅相成——为贺敦煌研究院创建八十周年院庆作

    柴剑虹WANG Pingxian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敦煌研究院至今已经走过了八十年风雨历程,敦煌研究院在文物保护、研究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无不表明敦煌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是文物保护与研究的主体,保护与研究是相需相依、相辅相成的,是将敦煌研究院打造成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的必要条件.

    敦煌研究院莫高窟人典范高地

    《敦煌研究》继续入选"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汪正一
    17页

    准则、规划和保护:在莫高窟的保护合作

    内维尔·阿根纽玛莎·迪马斯莎伦·莎莉文王平先...
    1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敦煌研究院和盖蒂保护研究所已经在莫高窟和其他历史文化遗址有效地协同合作了约35年.在这些年中,双方开展了很多项目和活动.所有活动的指导原则都是通过保护干预、规划和管理、培训、研究和制定广泛适用的方法来保护遗址的诸多价值.

    莫高窟敦煌研究院盖蒂保护研究所文物保护合作

    《敦煌研究》入选"2024BIBF精品期刊展"

    汪正一
    29页

    美国敦煌基金会的历史

    克里斯蒂安·胡达克倪密·盖茨王平先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21世纪初,在游客数量快速增长、气候变化、城市发展造成污染加剧的情况下,莫高窟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敦煌基金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2010年,在樊院长的要求下,倪密·盖茨和李培德一起在美国特拉华州正式成立非营利组织敦煌基金会.自成立以来,敦煌基金会就与敦煌研究院不断发展的需求密切相关,以支持敦煌研究院建立游客中心、举办针对中国保护学者的培训项目、举办相关展览等多种方式助力敦煌文化艺术的研究与弘扬.

    敦煌基金会敦煌研究院莫高窟游客中心

    莫高轶事——记莫高窟的园林绿化

    孙儒僩WANG Pingxian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看绿树成荫的林荫道相伴古老的石窟,就是如今莫高窟的景观,可是在八十多年前的莫高窟,树木稀疏,一片荒芜,直到1944年莫高窟被国家接管之后,在所长常书鸿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管理,特别是重视对莫高窟园林的绿化,对已有的树木倍加爱护,即便莫高窟搞修建需要木材,也去敦煌城购买,而不采伐窟前林木.同时又在窟前、河岸边、河对岸广种树木,有绿化树、亦有果树,为了让窟前常绿,又引进了敦煌以前从没有种植过的柏树,在长期的植树造林过程中,也在不断思索,不断更新,才造就了窟前林木花草的景观.真正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今开放的莫高窟广纳游人,置身窟前的林荫道中,惬意游玩.

    莫高窟园林绿化绿树成荫

    我所经历的敦煌石窟文物修复

    李云鹤孔令梅刘七疆草毛李轩宇...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1956年,李云鹤途经敦煌,从此就留在这里学习修复壁画和塑像,再没有离开.通过不断学习、试验和探索,改进了实用的石窟壁画和塑像修复工具,创制了成熟有效的石窟文物修复工艺、修复方法.李云鹤对待工作的原则是:"对文物工作要有感情,把文物保护工作当作终身事业,并用一生去保护她."

    石窟壁画塑像修复

    跻身"破门之学"

    李正宇WANG Pingxian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忆李正宇征聘来敦煌文物研究所(后为敦煌研究院)从事敦煌遗书研究工作经历,从通读敦煌遗书开始接触并熟悉研究对象,写记大量笔记,积蓄资料,充实空乏,从不知到有知,从外行变内行;研究路径,则由点到面,由低到高,从特殊带到普遍,循序而进.

    敦煌学敦煌遗书研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