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源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源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八研究所
电源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八研究所

黄才勇

月刊

1002-087X

cjps@263.net

022-23959362

300384

天津296信箱44分箱

电源技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信息产业部电源专业情报网网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主办,信息产业部主管,国家科技部(原国家科委)批准,属于全国性的技术类科技期刊。主要服务对象是从事化学与物理电源研究、研制、生产的科技工作者,科技管理工作者,有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师生及部分用户,与电源相关行业的研究、研制、生产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共价有机骨架参与构建稳定的硅负极SEI膜的研究

    李响王艳孙嘉阳冯怀伟...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硅负极材料因其剧烈的体积变化、颗粒破碎及其表面不断发生的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的破裂和重整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产业应用.使用新型电活性共价有机骨架(COF)材料对纳米硅颗粒的表面进行修饰,发展了高性能的纳米硅负极材料,其中COF层不仅可以有效缓冲硅颗粒的体积膨胀,调节SEI的成分,还可以得到由LiF和LiN组成的坚固且机械稳定的SEI膜,保护了硅颗粒,显著提高了硅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从而证实了电活性COF作用于纳米硅负极材料的独特优势,拓宽了硅材料界面修饰的新途径.

    锂离子电池硅负极固体电解质相界面共价有机骨架表面修饰

    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长期共存——专访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刘孝伟

    李静
    9-13页

    基于高效液冷技术的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研究进展

    章正哲张恒运
    1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车用锂离子电池组热管理技术中,液体冷却因其高性能和高能效而被认定为主流技术.它可以进一步分为间接液冷和直接液冷.介绍了依据电池形状采用不同液冷方式如液冷板液冷(包括液冷板流道设计和布置方式)、浸没式液冷和结合相变材料的复合式液冷的电池组温控研究实例,给出了不同液冷方式下的温控数据,并对数据做了比较和分析.通常情况下,方形或袋式电池的液冷板可以灵活地布置在电池模组的底部、电池大面之间或电池两侧小面,液冷板多为蛇形流道、仿生流道和翅片形状等结构;圆柱电池的液冷板流道多采用波浪式、夹套式或螺旋式.

    锂离子电池热管理间接液体冷却复合液冷

    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安全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权朝明孟祥飞李世斌王冬冬...
    2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是当下新型储能领域装机规模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储能技术.随着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装机规模增长,储能系统的安全问题已成为限制其进一步大规模应用的瓶颈,需要针对储能系统安全防控技术进行研究与开发.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防控理念贯穿于电池制造、电站设计建设、电站运行维护、事故后消防等环节.从锂离子电池本征安全、热失控蔓延与抑制、热失控监测预警、储能系统热管理、储能系统多级安全防控等五个方面分析评述了锂电池储能安全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安全防控技术

    储能锂电池热安全研究综述

    党彦宝王佩佩陈中军娄豫皖...
    3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的安全问题是制约能源变革与"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一旦储能电站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将非常严重.针对储能锂电池热安全问题,对锂电池热失控诱因进行了全面梳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锂电池热失控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通过对锂电池温度、内阻、电压和特征气体等的监测,能够为锂电池热失控预警提供依据.但这些参数的监测依赖于传感器元件的精度与灵敏程度,还需设计更高精度、更可靠的传感器.通过提高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的安全性、使用添加剂、阻燃电解质溶剂以及开发新的电解质体系、提高隔膜热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方法能够从根本上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

    储能锂电池热失控预警热安全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失效分析及其测试表征技术

    杜进桥田杰李艳皮子冰...
    4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解液是确保锂离子电池拥有长期循环稳定性、高容量保持率等性能的关键因素.然而,电解液对杂质残留、温度波动、电压窗口不匹配等多种因素敏感,会导致锂离子电池失效甚至起火爆炸,具体失效形式为产气、热失控、老化、漏液以及容量衰减等.电池失效严重影响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性能及安全性.探讨了针对电解液失效所采取的先进测试表征技术,并选取了若干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对失效原因及现象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强调了开发和利用原位及联用测试分析技术的重要性.对电解液失效分析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多层级失效分析、模拟仿真与预警技术的开发方向,以期为失效分析技术研究和电池性能的提升提供参考.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失效分析先进测试原位表征

    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进展

    陈秉琳赵景全
    5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锂离子电池在长期工作中极易发生容量衰减,不同的工作条件下衰减程度不同,相关机理也不同.通过研究不同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失效并探究机理,可以为优化电池设计提供参考,提高锂离子电池使用的安全耐久性.综述了在不同温度、压力、充放电倍率、过充电/过放电、荷电状态(SOC)循环区间下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容量衰减情况及失效机理,并提出相关策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性能,确保锂离子电池安全稳定地运行.

    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失效机理

    中小型巡飞弹载锂原电池应用安全技术

    冯文韬孙海洋李平刘志伟...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小型电动力巡飞弹的主要能量来源,巡飞弹载锂原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弹的质量与安全.将弹载锂原电池特性与巡飞弹全设计周期相结合,分别从单体电池安全性、组合电池安全性以及应用系统安全性三个维度开展研究工作,分析研究锂原电池在各个设计环节的安全特性及设计方法,以期提高巡飞弹载锂原电池乃至整弹的应用安全性水平,为相关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巡飞弹锂原电池安全性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反应物流道研究进展

    杨涛张晓明徐冉支泽林...
    7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中的反应物流道起到将反应气体尽可能均匀地分配到整个燃料电池的作用,对燃料电池的性能至关重要,其流道的结构设计也是目前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根据反应物流道的结构类型,可将反应物流道按类型及发展历程分为常规形流道、基于常规流道的改进型流道、仿生型流道、三维复杂流道等.分析了各种流道类型的结构形式及研究现状,可以为未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反应物流道的设计提供相应的参考.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反应物流道流场传质

    燃料电池膜电极耐久性试验技术的现状和展望

    胡光明王睿迪郝冬焦道宽...
    8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膜电极耐久性是影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走向大规模商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综述了近年来PEMFC膜电极的耐久性试验研究,重点对膜电极的常用加速衰减工况——稳态开路电压(OCV)工况、方波电压循环工况、三角波电压循环工况、相对湿度循环工况和模拟车载循环工况,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介绍了膜电极特性评价方法及表征手段,包括电化学分析法、理化特性分析法等,对开展膜电极的耐久性试验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膜电极组件耐久性耐久性加速测试性能测试方法表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