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索建国

双月刊

1672-1187

dljcjs@csrzelc.com

0731-28441125

412001

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田心大道1号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Journal Electric Locomotives & Mass Transit Vehicles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铁道干线电力机车、动车组与城市轨道车辆整车、配件和专用材料的研究、制造与运用单位 面向相关单位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 面向高等院校和中专学校相关专业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一代智能重载电力机车关键技术创新概述

    兰力樊运新康明明陈哲...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满足朔黄铁路两万吨重载货运的需求,开展了新一代智能重载电力机车关键技术研究与样机研发.文章介绍了机车的主要性能参数,重点阐述了新一代电传动技术、重载直驱转向架、冷却技术、智能化技术等 7 个方面的技术创新.新一代智能重载电力机车关键技术的攻克及新系统的应用,推动了重载电力机车关键性能的全面提升,达到了机车智能、高效、绿色、安全运行的目标.

    智能重载电力机车技术创新永磁直驱牵引电机一体化冷却系统直驱转向架

    轮轨冲击对高速铁路客车轴箱轴承系统的影响分析

    常伟张茜刘学于长鑫...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车轮扁疤引起的轮轨冲击是造成轴箱轴承系统损伤的常见原因之一,为研究其影响机理,文章将车轮扁疤运动模型模拟得到的冲击载荷引入铁路客车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轴箱系统力矩平衡模型,计算不同长度扁疤在实际工况下导致的轴箱轴承系统内部接触变形、偏转与局部极限接触应力,进而评估轴箱轴承系统的疲劳破坏与轮轨冲击接触的关联性.根据计算结果,从轴承使用寿命的角度建议当车速接近300 km/h时,车轮扁疤长度需要限制在 30 mm以内.

    轴箱轴承系统车轮扁疤轮轨冲击模型

    双源制磁浮式工程车总体设计

    罗华军刘少帅吴志会王家恒...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现有橡胶轮式磁浮工程车运行速度低、噪声大、检测维护效率较低等问题,满足长距离磁浮线路的检测维护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磁浮式工程车的技术方案,着重从提升车辆运行速度和检测维护效率等方面开展研究.该工程车采用"磁浮制式"替代"橡胶轮制式"的技术模式,采用"蓄电池+供电轨"双源制动力替代内燃动力,设计速度100 km/h,可以实现快速带电检测和无电维护的功能需求,为长浏、长宁等长距离磁浮线路的检测维护提供了一种新的系统解决方案.

    双源制磁浮式工程车牵引制动车体电源检测

    有轨电车弹性车轮尖啸噪声分析及阻尼器设计

    傅荣杨景云邹波卜继玲...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有轨电车通过曲线段时的尖啸噪声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实车数据先验的弹性车轮噪声阻尼器设计方法.对某有轨电车进行小曲线线路噪声测试,获取相应的噪声主频,并建立弹性车轮有限元模型,分析噪声主频对应的车轮模态,从而确定阻尼器设计方向;建立弹性车轮尖啸噪声阻尼器动力学模型,对弹性车轮噪声阻尼器结构进行设计;建立有阻尼器的弹性车轮模型,通过声辐射分析,研究阻尼器的降噪效果.结果表明:相比无阻尼器的弹性车轮,有阻尼器的弹性车轮的辐射噪声明显降低,其在两个尖啸噪声频率处的辐射声功率级分别降低 8.5 dB和 6.6 dB,总声功率级降低 6.8 dB.最后,为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进行模态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前 11 阶仿真模态频率的平均误差为 3.07%,模型较为准确可靠.

    有轨电车噪声弹性车轮阻尼器模态分析

    著作权使用声明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编辑部
    24页

    工程车自动过无电区的控制方案设计与实现

    杨小波赵飞艳甘雨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配置第三轨及蓄电池供电模式的工程车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自动过无电区控制方案,并介绍了该方案对无电区识别的原理、工程车过无电区时的控制流程,以及工程车以第三轨供电模式和供电模式切换时过无电区的控制逻辑.试验验证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由列车控制和管理系统实现工程车自动过无电区相关功能,无需司机手动操作,提高了车辆通过无电区的运行效率.

    工程车供电模式第三轨蓄电池无电区

    欧洲多源制调车机车车体平台技术研究

    曹媛金希红陆军黎宏飞...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应对欧洲调车机车市场的需求,同时降低后续车型研发和认证的周期及成本,文章提出了一种多源制调车机车车体平台.首先,通过底架结构设计、车体接口平台化设计及车体轻量化设计,实现不同能源制式下设备的安装需求,以及在重量分配和安装空间方面预留出后续平台车型变化的空间;其次,对平台化车体结构强度进行安全性评估,确保车体结构可以满足所有平台车型及后续配置变化时的承载要求;最后,对车体安装组件进行模块化设计,实现该平台下不同车型的快速转换.

    车体结构平台调车机车

    储能式有轨电车混合供电系统充放电控制策略研究

    艾皖东苏醒孙俊勇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储能式有轨电车混合供电系统现有控制逻辑需进行多级处理,且传递路径复杂.对此,文章以某四模块 100%低地板储能式有轨电车为例,提出了一种由列车控制和管理系统(TCMS)综合控制的混合供电系统充放电控制策略,即通过TCMS汇总各系统的状态数据,并统筹控制各系统的充放电动作,实现对不同工况下充放电的直接控制.对该充放电控制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控制策略可达到预期功能效果,且通信数据量可减少 88.24%,控制指令计算及传输时间可节省 33.33%,提高了列车运行的时效性和经济性.

    储能式有轨电车储能供电系统列车控制和管理系统(TCMS)充放电控制

    编组形式对浮车型低地板有轨电车动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余妍金戈谢加辉张建全丁长权...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就编组形式对浮车型低地板有轨电车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浮车型低地板有轨电车的编组形式、转向架结构及车间铰接装置,再利用Simpack建立整车及铰接装置的动力学模型,最后对不同工况下的列车平稳性和曲线通过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五模块、七模块低地板有轨电车各项平稳性指标的差值最大不超过 10%;七模块列车的曲线通过性相比较差于五模块列车,但均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低地板有轨电车编组形式动力学性能平稳性曲线通过性

    样本熵改进EEMD算法在继电器参数异常值处理中的应用

    彭威孙鑫亮李文华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继电器参数中存在的异常值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模态异常值处理模型.首先,依据继电器特点对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算法中的参数进行灵敏性分析,确定优化参数;其次,针对EEMD分解中存在的模态混叠现象,采用样本熵和哈里斯鹰优化算法得到有效的模态分量;最后,分别采用拉依达准则及三次样条插值法对各模态异常数据进行识别及替换,将处理后的所有分量进行重构异常值,得到处理后的数据序列.继电器接触压降参数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且能够有效地识别出潜在异常值.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样本熵模态混叠三次样条插值继电器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