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邵龙潭

季刊

1008-407X

gjxbs@dlut.edu.cn

0411-84708305

116024

大连市凌工路2号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关于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论述研究

    徐志宏赵莎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如何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做了诸多论述.他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遵循根本之"道",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为学生讲授科学理论、传递先进观念.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具备精深之"学",以扎实的学识功底和透彻的学理分析赢得学生信赖,也要掌握亲和之"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习近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类ChatGPT技术应用的公共价值解构与建构:基于战略三角模型的分析

    冯彩玲杜晚晴
    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智慧性、类人性和技术放大性等特征,给社会带来深层次变革,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公共价值侵蚀,如何进行人工智能的价值治理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文章从"战略三角模型"出发,探讨类ChatGPT技术应用造成的公共价值解构与建构.在公共价值解构层面,生成式人工智能造成了以社会为导向的价值解构与以个人为导向的价值解构,包括社会信任消解、社会不平等加剧、国家安全危机以及数字生存权和数字自主权异化.在公共价值建构层面,提出"合法性和支持"及"运作能力"两个层面的公共价值建构路径,形成法律约束机制、风险防控机制及协同监督机制,同时提供技术支持与政策保障,确保类ChatGPT技术在公共价值与公共秩序的范围内运转.

    ChatGPT人工智能公共价值战略三角模型

    数字经济发展协同推进增长降碳的动态效应研究

    孙建彭顺饶光明
    1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居民、厂商(包含数字经济厂商)、政府3部门DSGE模型,重点研究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等随机冲击协同推进增长降碳的动态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3类数字经济随机技术冲击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并减缓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数字经济投资冲击能够显著减缓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对数字经济产出和经济增长也有正向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对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推动效应越强,所引致的环境经济效果越佳;数字经济结构调整能够显著推进数字经济产出和碳减排.整体来看,数字经济随机技术冲击、数字经济投资冲击、数字经济结构调整等不同政策呈现出增长降碳协同效应.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数字经济经济增长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

    产业数字化与中国制造业就业——破局之策还是雪上加霜

    徐学柳张勤勤王倩
    2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数字化是驱动制造业拓宽就业渠道、改善就业结构的新引擎.基于行业"就业难"和"用工荒"现状,分析产业数字化对中国制造业就业数量和就业结构(技能结构、性别结构)的影响机制,并从实证的角度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数字化对制造业就业数量和女性就业占比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制造业技术人员占比存在抑制作用;通过使用印度产业数字化作为工具变量的内生性检验和使用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证明了上述影响机制的稳定性.此外,异质性检验表明,3类产业数字化行业对就业数量均存在正向作用,产业数字化基础设施行业、产业数字化交易行业不利于就业技能结构的调整,产业数字化媒体行业不利于就业性别结构的改善;总体产业数字化除对中低技术水平的制造业行业的就业技能结构具有抑制作用外,对高技术水平的制造业行业就业数量、就业结构均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我国应牢牢把握产业数字化这一破局之策,实施差异化的数字化发展战略,加快培育一批具备技术引领和技术示范的高科技数字化行业,促使中国数字经济产业迅猛发展.

    产业数字化就业数量就业技能结构就业性别结构全球价值链

    企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成长与劳动雇佣

    王朔熊凯军李伟铭
    3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0~2020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使用爬虫技术和文本分析法刻画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持续成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企业持续成长,经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从影响机制来看,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企业创新、降低交易成本和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持续成长;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持续成长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非高科技企业中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劳动雇佣规模且高学历员工比例上升,同时也减少企业对生产技术工人的需求,并增强对研发、财务等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总体上优化了就业结构.

    数字化转型持续成长劳动雇佣文本分析法

    客户ESG表现对供应商绿色创新溢出效应分析

    孙雅妮吴锡皓卜美文
    4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9~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客户和供应商一一配对样本,考察客户ESG表现对供应商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客户ESG表现通过供应商的"环保意识趋同"效应和"绿色资源汲取"效应而促使供应商积极进行绿色创新,并显著提升了其绿色创新水平.异质性检验发现,当客户与供应商关系越稳定、彼此间信任程度越高以及客户议价能力越强时,客户ESG表现对供应商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越为明显.此外,发现只有当客户"言行一致"时,才能真正促进供应商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文章从客户正向溢出视角延展了绿色创新的驱动因素研究,也为供应链企业如何实现绿色协同发展、提升可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了重要启示.

    供应链ESG表现溢出效应绿色创新

    异质资本持股、内外部治理与国有企业股价崩盘风险

    史金艳陈馥瑶李延喜
    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鉴于股价崩盘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联性,以2014~2020年国有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不同性质的非国有资本参股对国有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企业内外部治理对非国有资本参股与国有企业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民营资本参股降低了股价崩盘风险,机构投资者参股增加了股价崩盘风险,而外资参股不存在显著影响.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结果仍然成立.就内外部治理而言,内部治理水平仅对民营资本持股比例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外部治理环境仅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系统性风险股价崩盘国有企业异质资本治理环境

    论网络平台的混合式监管

    罗智敏陈锦熠
    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网络平台在网络交易秩序管控中的地位提升,行政立法不断强化网络平台对网络交易秩序的管理责任,片面依靠强化网络平台管理责任来保障网络交易安全的立法思路,混淆了企业与政府在网络交易监管中的责任边界,难以有效实现对网络交易安全与市场秩序的管控,甚至间接推动了平台垄断的形成.随着平台反垄断的深入,在 日益复杂的网络交易关系之下,网络交易秩序的治理问题应当置于更广、更开放的社会系统中考虑,对此,应当创新网络监管职权履行模式,引入分布式的平等交互机制,构建科技驱动式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率;同时,拓展网络职权履行的主体,发展协作式的混合管理机制,结合合作监管与 自律监管,优化监管效果,从而实现平台与政府在互联网经济模式下对网络交易秩序的合作治理.

    平台监管责任网络交易秩序权责明晰合作治理

    论大数据商业模式反垄断规制的困境与出路——以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为研究视角

    刘奕麟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为竞争秩序的监管和规制带来了挑战.一方面数据驱动循环效应加强了规模经济和网络效应,另一方面在大数据商业模式的影响下拥有数据控制能力的平台经营者实施的排他性交易与剥削性定价行为扰乱了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因此需要优化和完善反垄断法的分析框架,在相关市场的界定环节不拘泥于具体的分析工具,将数据控制能力等非价格因素纳入为界定参数的同时,需要明确"个人隐私"作为分析工具的限制.促使反垄断法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求,充分发挥其在数字经济时代的调整、平衡和治理功效.

    大数据数字经济反垄断法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隐私保护

    涉数据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研究

    曹汇
    8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涉数据不正当竞争案件频发,过去司法机关面对此类案件时多援引《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和互联网专条兜底条款进行裁判.这彰显出 目前法律体系中类型化不足的缺陷.未来或可引入数据专条规制此类案件.数据类型上可区分为封闭数据、无条件公开数据与附条件公开数据,前者由商业秘密条款规制,后两者属于数据专条规制范畴.行为类型上则由数据不正当获取、数据不正当使用与披露、不正当妨碍数据运营3部分组成.数据不正当屏蔽行为应由《反垄断法》规制而不应成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内容.

    数据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互联网专条商业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