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樊代明

半月刊

1000-2790

edjfmmu@fmmu.edu.cn

029-84774674

710033

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第四军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半月刊,A4开本,105g铜版纸印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0-2790,国际刊名代码CODEN DJDXEG,邮发代号52-86;属我国核心期刊、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已进入著名国际检索系统。如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本学报多次被评为国家、军队优秀,在建国50周年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方苦参方剂对大肠癌LoVo细胞体外增殖凋亡的影响

    徐月秦剑周远大何海霞...
    1391-1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方剂对大肠癌LoVo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台盼蓝染色法和MTT法测定中药对LoVo细胞抑制作用与时间和剂量的关系,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对细胞凋亡进行检测.结果:复方苦参方剂可抑制Lovo细胞的生长,实验范围内其抑制作用呈时间与剂量依赖关系.经中药作用48 h后,LoVo细胞可检测细胞凋亡峰.中药组凋亡率为(7.3±1.5)%,与对照组(2.1±0.5)%相比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复方苦参方剂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

    结直肠肿瘤苦参增殖凋亡

    自拟宝肾方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疗效

    王晓东王俭勤刘伟杨清华...
    1394-1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自拟宝肾方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模型组(D组)和宝肾方治疗组(DB组).给药8 wk后,观察各组大鼠血糖(BG)、体质量(BW)、肾质量/体质量(KW/BW)、血尿素氮(BUN)、胆固醇(CHO)、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行肾组织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肾组织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D组各生化指标与C组存在明显差异(P<0.01);DB组较D组KW/BW降低(P<0.05),Ccr明显升高(P<0.01),BUN,CHO,UAER明显降低(P<0.01).D组较C组肾组织VEG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DB组较D组肾组织VEGF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宝肾方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调节肾组织VEGF的表达,从而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发挥其保护作用.

    宝肾方糖尿病肾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同期放化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分析

    邓侃剀
    1397页

    直肠肿瘤肿瘤复发,局部放疗化疗

    马兜铃酸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中p53和Caspase-3活性的变化

    许勇芝陈丽萍刘华锋陶静莉...
    1398-14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马兜铃酸(从)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毒性作用中p53和Cagpase-3活性的改变,对其在从肾毒性作用中的意义进行探讨.方法: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试验测AA对HK-2的直接毒性作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HoechsG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的改变,流式细胞技术测细胞凋亡百分率,RT-PCR法测p53 mRNA的表达水平,分光光度法测细胞Caspase-3活性改变.结果:从浓度为80,160 mg/L时,LDH释放率显著增高(P<0.01);10 mg/L从可诱导HK-2细胞凋亡百分率显著增高,AA为40 mg/L时,细胞凋亡形态改变最明显和细胞凋亡比例最高(P<0.01);各组HK-2细胞p53 mRNA表达水平有统计学差异;40 mg/L从诱导HK-2细胞凋亡时,细胞内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较,P<0.01).结论:从能诱导HK-2细胞凋亡,其凋亡途径可能是非p53依赖途径;凋亡过程中存在Caspase-3酶的激活.

    马兜铃酸肾小管上皮细胞p53Caspase-3

    胰岛素泵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35例

    刘珂权柄涛黄斌强
    1401页

    胰岛素泵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

    中药烧伤油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杨军张殿增刘晓瑾白转丽...
    1402-1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烧伤油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制备深Ⅱ度大鼠背部皮肤圆形创面,直径2.5 cm,共3个,行同体对照实验.分别外用烧伤油,磺胺嘧啶锌软膏和基质软膏,1次/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留取不同时相的创面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创面羟脯氨酸含量检测,ELISA法测定创面Ⅰ/Ⅱ型胶原比例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创面真皮成纤维细胞周期.结果:外用烧伤油使创面肿胀和渗出减轻,无感染迹象及创面愈合时间缩短.病理形态学观察发现烧伤油组创面的局部组织炎症反应较轻,愈后表皮各层分化良好.羟脯氨酸和Ⅰ/Ⅲ型胶原测定显示烧伤油能促进创面胶原增生,减轻瘢痕增生.创面真皮成纤维细胞周期提示烧伤油能促进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结论:中药烧伤油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具有保护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中药油类,挥发烧伤/中药疗法烫伤创面愈合

    心脏肿瘤的临床分布特征

    许锁春孙继英耿希刚
    1405页

    心脏肿瘤临床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应用CT和肌电图评价A型肉毒毒素治疗良性咬肌肥大的疗效

    刘昕刘晓燕吴越杨本强...
    1406-14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CT和肌电图评价A型肉毒毒素治疗后咬肌的厚度与电生理变化.方法:对入选的20例(40侧)咬肌肥大患者进行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治疗.咬肌肥大就医者每侧注射剂量为5万U/L.观察治疗前后不同时期就医者咬肌厚度变化情况、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电生理的改变.结果:20例患者注射后CT与传统B超测最的咬肌厚度无明显差异.测量结果显示:不同时期的咬肌厚度均明显小于注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注射后4~12wk咬肌厚度减小最明显,12 wk后咬肌的力量与体积逐渐恢复,24 wk后肌力基本恢复正常,但咬肌体积的恢复各不相同.肌电变化显示:不同时期的运动单位电位幅度均较治疗前减小(P<0.01).20例患者总体满意率为85%.结论:CT和肌电图对A型肉毒毒素治疗良性咬肌肥大的疗效可以进行很好的评价.

    肉毒毒素咬肌CT肌电图

    损伤控制手术救治严重多发伤92例临床分析

    杨华
    1409页

    创伤损伤控制手术

    CK20 mRNA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对肿瘤细胞血循环微转移的影响

    程勇熊兵红胡祥
    1410-1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K20 mRNA与结直肠癌组织学、TNM分期的关系以及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对肿瘤细胞血循环微转移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FQ-PCR方法检测2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及55例结直肠癌患者(实验组),不同术式、手术前、后外周静脉血CK20 mRNA的表达;分析血清CK20 mRNA与肿瘤组织分化、TNM分期的关系.比较24例腹腔镜辅助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和31例传统开腹根治术患者外周静脉血CK20 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外周静脉血CK20 mRNA阳性表达率为0;CK20 mRNA阳性率(0.75)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腺癌组(0.23)(P<0.05).TNM分期Ⅲ期结直肠癌组外周静脉血CK20 mRNA阳性表达率(0.43)显著高于Ⅰ期+Ⅱ期患者(0.22)(P<0.05).腹腔镜辅助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CK20 mRNA阳性率术前(0.29),术后(0.38),与开腹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外周静脉血CK20 mRNA水平与肿瘤分化、TNM分期有关;腹腔镜辅助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一样,并不增加外周静脉血CK20 mRNA的阳性率和术后肿瘤血循环微转移的危险性.

    结直肠癌微转移腹腔镜CK20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