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樊代明

半月刊

1000-2790

edjfmmu@fmmu.edu.cn

029-84774674

710033

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第四军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半月刊,A4开本,105g铜版纸印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0-2790,国际刊名代码CODEN DJDXEG,邮发代号52-86;属我国核心期刊、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已进入著名国际检索系统。如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本学报多次被评为国家、军队优秀,在建国50周年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RCC1表达与顺铂化疗疗效相关性研究

    汪宏斌杨俊泉王晓红刘宏侠...
    351-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表达与基于顺铂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入组的81例ⅢB期及Ⅳ期NSCLC患者按1:2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基因组,基凶组按肿瘤组织中ERCC1蛋白表达分成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对照组和低表达组接受紫杉醇+顺铂化疗,高表达组接受紫杉醇+吉西他滨化疗,并对化疗疗效及生存时问进行分析.结果:完成试验的79例患者中,对照组化疗有效率(CR+PR)为30.8%(8/26),低于基因组54.7%(29/53)和ERCC1阴性组60.7%(17/28),P值分别为0.045和0.027.各组中位牛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筹别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表达水平可作为顺铂化疗疗效的标记物,根据ERCC1表达水平选择个体化化疗方案可提高NSCLC患者化疗有效率.

    癌,非小细胞肺/药物疗法ERCC1顺铂治疗结果

    电针加耳穴贴压治疗化疗引起的呕吐54例疗效比较

    邢晓娟
    354页

    呕吐化疗电针耳穴贴压

    毛囊与体表来源上皮细胞的生物学差异

    韩军涛刘淑娟王洪涛谢松涛...
    35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毛囊及表皮来源上皮细胞之间的生物学差异,探讨其在创面愈合中的不同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成人头皮毛囊及肢体皮肤来源的上皮细胞,通过β1-整合素及keratin15染色鉴定、细胞生长曲线测定、细胞克隆形成率比较及流式细胞仪分析等方法,比较两种细胞在细胞表面标志物、生长增殖、细胞周期等方面的生物学差异.结果:毛囊来源的上皮细胞的β1-整合素及keratin15染色均可见明显的阳性细胞,而体表皮肤来源的上皮细胞则多为阴性;在细胞的生长增殖方面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周期分析表明,毛囊来源的上皮细胞处于DNA合成期的细胞数明显高于体表皮肤来源的上皮细胞(23.44%vs11.33%,P<0.05);毛囊来源的上皮细胞的克隆形成率为15.3%,后者为6.7%,差异显著.结论:毛囊来源的上皮细胞在增殖潜力方面明显高于体表皮肤来源的上皮细胞,在创面愈合中可能起主导作用.

    上皮细胞细胞培养创面愈合

    部分液体通气治疗吸入性损伤的剂量-效应差异

    朱峰郭光华熊龙胡庆宏...
    358-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部分液体通气(PLV)治疗蒸气吸人性损伤的剂量一效应差异.方法:15条犬随机分成二组,氟碳(PFC)6 mL/kg组(PFC-6)和氟碳(PFC)12 mL/kg(PFC-12)组.采用蒸气吸人造成吸人性损伤模型后经气管内注入PFC实施PLV,观察治疗后30,60,90 min血气、血动力学参数变化.检测治疗2 h后血丙二醛(MDA)、铜蓝蛋白(CP);检测肺灌洗液(BALF)、肺匀浆中CP、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S).结果:PFC-6组PaO2在PLV治疗30 min后明显升高(P<0.05);PFC-12组PaO2在PLV治疗后30,60,90 min均明显升高(P<0.05).与PFC-6组相比,PFC-12组PaO2呈上升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PLV治疗后各时点PaCO2及心率(Ha)、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与致伤值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之间各对应时间点也无明显变化(P>0.05).PLV后2 h,PFC-6组与PFC-12组血MDA,CP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较各自的致伤前明显下降(P<0.05).BALF中,PFC-12组TP,ALB和GLB均较PFC-6组明显降低(P<0.05).肺匀浆中,PFC-12组的TP,ALB和GLB均较PFC-6组明显降低(P<0.05),而CP则明显增高(P<0.05).结论:PLV是一种新的通气技术,它能明显改善蒸气吸伤犬的氧合作用,对血流动力学参数无不良影响,但改善氧合未呈现剂量一效应差异.PLV可能通过抗脂质过氧化等作用减少血浆蛋白外漏,降低肺水肿的发生,并呈现剂量-效应差异.

    液体通气烧伤,吸入性剂量一效应差异氧合血浆铜蓝蛋白

    二维超声三切面法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

    赵丽莎陈必良郑瑜王西林...
    361-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二维超声三切面法进行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二维超声心脏三切面法对2006/2008年的2609例孕妇进行胎儿心脏畸形筛查,心脏三切面包括:四腔心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及三血管切面.同时对胎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进行结果对比.结果:二维超声心脏三切面法在初步筛查中发现胎儿先心病43例,均得到产前及产后超声心动图证实或胎儿尸检证实.另发现误诊4例,漏诊6例.两种方法检查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二维超声三切面法能够发现大多数胎儿心脏畸形,可作为临床初步筛查胎儿先心病简单有效的方法.

    胎儿心脏缺损,先天性超声心动描记术三切面法

    席汉综合征合并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1例

    江明宏刘洋张春柳黄雄...
    363页

    席汉综合征心肌梗死诊断

    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李阳罗敏王晓阳高源统...
    364-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05/2008-06诊断为CVST患者12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3D-CE MRA和二维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2D-TOF MRA)对CVST的诊断价值.结果:对血栓范围、窦腔闭塞程度及侧枝静脉的显示,3D-CE MRA优于2D-TOFMRA(P<0.01);3D-CE MRA采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联合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及原始图像优于单独采用MIP(P<0.01).结论:3D-CE MR对颅内静脉窦血栓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多种后处理技术的联合应用能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窦血栓形成,颅内诊断

    黄芪注射液佐治婴幼儿肺炎69例临床观察

    李江兰
    367页

    黄芪注射液肺炎婴幼儿

    成人前B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CD20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钟敏刘晓加杜庆锋刘晓力...
    368-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CD20表达对成人前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Pre B-ALL)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01/2008-01成人前B-ALL患者91例临床特征及治疗转门,比较CD20阳性患者及CD20阴性患者第1疗程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率、持续完令缓解率、髓外浸润率、复发率及2 a生存率.结果:91例成人前B-ALL患者中CD20阳性患者43例(47%),CD20阴性患者48例(53%);CD20阳性与阴性患者经第1疗程诱导治疗后获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9.8%(30/43),81.3%(39/48)(P>0.05),持续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1.6%(5/43),41.7%(20/48)(P<0.05);髓外浸润率分别为46.5%(20/43),22.9%(11/48)(P<0.05);复发率分别为65.1%(28/43),39.6%(19/48)(P<0.05);2 a总生存率分别为17.3%,47.2%(P<0.05).结论:成人Pre B-ALL瘤细胞表达CD20提示预后不良.

    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抗原,CD20免疫表型分型成年人

    蜂蜇伤所致多器官功能损害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陈国柱史忠高全杰邓小飞...
    371-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常规治疗与血液灌流(HP)、血液灌流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HP+CRRT)治疗蜂蜇伤所致多器官功能损害.方法:蜂蜇伤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患者24例,拒绝行HP,CRRT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8),其余的16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HP,HP+CBRT组,每组8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肝功能、C反应蛋白(ca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变化.比较各组间的治愈率、死亡率、平均住院天数.结果:常规治疗组中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25.0%(2/8),其余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7.8±2.3)d,治愈率为62.5%(5/8),HP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0.6±1.9)d,HP联合CRRT为(8.3±1.3)d,P<0.05,后两者治愈率分别为87.5%,100.0%.结论:HP联合CRRT较常规治疗组或单用HP组更能有效治疗蜂蜇伤所致多器官功能损害,促进肾功能、肝功能、心肌酶谱改善,从而缩短病程,减少平均住院天数.

    咬伤和蜇伤黄蜂毒液类多器官功能衰竭血液灌流肾替代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