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樊代明

半月刊

1000-2790

edjfmmu@fmmu.edu.cn

029-84774674

710033

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第四军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半月刊,A4开本,105g铜版纸印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0-2790,国际刊名代码CODEN DJDXEG,邮发代号52-86;属我国核心期刊、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已进入著名国际检索系统。如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本学报多次被评为国家、军队优秀,在建国50周年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P和CGRP阳性神经元在大鼠上橄榄复合体中的分布

    孙菲李旭刘顺利邱建华...
    428-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大鼠上橄榄复合体(SOC)中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特点,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对大鼠脑干进行冰冻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SP和CGRP免疫阳性神经元胞体及神经纤维的分布特点.结果:SP阳性神经元胞体主要分布在斜方体核(Tz),CGRP阳性神经元胞体主要分布在外侧上橄榄核(LSO)及Tz,在Tz中尚可见大量CGRP阳性神经终末包绕SP和CGRP双标记神经元胞体.结论:CGRP与SP在听觉传导功能中有协同作用,且Tz内SP阳性神经元可能参与了对LSO内CGRP阳性神经元的调控,进而参与调节橄榄耳蜗束的神经活动.

    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上橄榄复合体斜方体核外侧上橄榄核

    上颌中切牙倒置埋伏阻生及多生牙1例

    胡静梁红瑛白育萍
    430-430页

    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多生牙X线

    P物质在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对转录因子Osterix表达的影响

    郭敏锋孙海飚刘强
    431-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检测转录因子Osterix的表达,探讨P物质调控成骨细胞分化及骨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rMSCs),并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采用RT-PCR法检测转录因子Osterix在P物质和/或P物质NKI受体拮抗剂L732138干预下的表达.结果:在诱导成骨细胞定向分化的过程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物质组转录因子Osterix的表达增强(LSD-t=0.117,P<0.01),P物质NK1受体拮抗剂L732138组转录因子Osterix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SD-t=0.008,P>0.05);与P物质组相比,P物质与P物质NK1受体拮抗剂L732138组转录因子Osterix的表达降低(LSD-t=-0.172,P<0.01).结论:P物质可以促进转录因子Osterix的表达,其受体拮抗剂L732138具有拮抗作用;P物质可通过促进转录因子Osterix的表达,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及骨形成.

    P物质成骨细胞分化Ostefix转录因子

    双氢青蒿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体内生长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李庆春高小玲邹聪石之虎...
    435-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双氢青蒿素(DHA)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裸鼠种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半胱天冬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建立裸鼠种植瘤模型,将20只模型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组,DHA 0.1,0.2 mmol/kg组.各组经13 d干预后,计算抑瘤率;光镜及电镜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变化,以Hoech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DHA 0.1,0.2 mmol/kg组瘤质量明显<对照组及DM-SO溶剂组(P<0.05),DHA 0.1,0.2 mmol/kg组抑瘤率分别为69.221%,63.186%.光镜及电镜可观察到典型的凋亡细胞和凋亡小体;Hoechst 33258染色可见DHA 0.1,0.2 mmol/kg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其凋亡细胞密度显著增大(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HA 0.1,0.2 mmol/kg组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DHA能够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裸鼠种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有关.

    双氢青蒿素前列肿瘤凋亡半胱天冬酶-3

    锌对烫伤大鼠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宋一丁薛晓东刘宏杨荣...
    439-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锌对烫伤后低锌大鼠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64只,制作20%体表总面积(TBSA)深Ⅱ度烫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单纯烫伤组和锌治疗组.检测伤后第1,3,5,7 d血清锌含量,观察组织学改变,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创面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变化.另取8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上述指标.结果:单纯烫伤组伤后第1 日血清锌(0.097 ±0.006)ms/L与对照组(0.133 ±0.005)ms/L相比较明显下降(P<0.01),第7日恢复正常.锌治疗组伤后第1日血清锌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伤后第3,5,7日明显上升,分别为(00.148±0.007),(0.164±0.006),(0.172±0.007)mg/L,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单纯烫伤组(P<0.01).正常皮肤和伤后第1日的创面组织内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无表达或仅呈弱阳性表达,伤后第5,7日,单纯烫伤组和锌治疗组表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均增加,但锌治疗组高于单纯烫伤组(P<0.05);伤后第3,5,7日,单纯烫伤组和锌治疗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增加,锌治疗组高于单纯烫伤组(P<0.05).结论:锌对烫伤后低锌大鼠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有促进作用,从而起到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

    烧伤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氯普鲁卡因与利多卡因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傅润乔徐伟阎红林张晓红...
    442-442页

    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麻醉,硬膜外剖宫产术

    腹腔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的治疗作用新评价

    徐大志耿其荣林桐榆詹友庆...
    443-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的12篇随机对照研究进行定量综合,应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OR值作为结局变量.结果:人选的12篇文献,共有患者1249例.合计OR=0.53,95%置信区间(0.42-0.67),说明了腹腔化疗优势明显.亚组分析表明,对于来自亚洲、进行腹腔温热化疗或含活性碳粒的腹腔内化疗的患者,效果尤为突出.敏感性分析与失效安全数计算证实本结论较为可靠.但仅有试验4个质量较高,使得研究结论的证据力度有所降低.结论: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行腹腔化疗可能对患者有益.

    胃肿瘤腹腔化疗Meta分析

    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ICAM-1,TNF-α表达的影响

    张江王大力尚书玲刘会英...
    447-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雌激素对雄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200只,体质量250~300 g,随机分为5大组:假手术组(SO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雌激素大剂量组(EC组)、中剂量组(EB组)、小剂量组(EA组)、雌激素治疗组(E2组),每组大鼠40只.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大脑皮质ICAM-l,TNF-α表达情况.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大鼠20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I/R组各时间点ICAM-1,TNF-α的表达24 h峰值分别为(94.62±5.72),(41.68±2.46),高于SO组[(2.32±0.41),(1.88±0.28),P<0.01]和E2各剂量治疗组[(68.28±4.14),(39.35±6.63),(40.90±6.09)和(19.22±0.96),(11.92±1.36),(12.75±1.03),P<0.05].在E2组各剂量组中在3,24,48 h,雌激素EA组的表达高于EB及EC组(P<0.05);EB,EC组间在各灌注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表达时间上,I/R组和E2组缺血2 h再灌注3 h即有ICAM-1开始表达,在12 h明显升高,24 h达到高峰.结论:雌激素可能通过抑制TNF-α的激活,减少ICAM-1的表达起到脑保护的作用,且雌激素的脑保护作用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雌激素脑缺血-再灌注细胞间黏附分子-1肿瘤坏死因子-α

    泪小管断裂的修复与疗效观察

    郭文敏
    450-450页

    泪小管断裂修复效果

    12C6+重离子束照射治疗复发性软组织肉瘤临床疗效探讨

    魏世华李莎张红岳养军...
    451-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我国自主研发的重离子加速器产生的12C6重离子束治疗复发性软组织肉瘤,评价其高线性能量传递(LET)及低LET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劣.方法:3例经病理证实为软组织肉瘤自愿接受重离子束照射的患者,其中2例病变位于腹部,1例在背部.所有患者均为手术复发2次以上,最多达6次,并经手术行常规放疗失败.应用80~100 mev/u重离子束对3例患者分别给予总剂量72~120 GyE/6-12 f照射,生物效应剂量(RBE)=3.结果:2例患者3 mo后病变完全消失,达临床治愈;1例缩小75%,达临床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100%.治疗中及治疗后照射野皮肤无破溃等放射性损伤.结论:12C6+重离子束具有治疗精度高,疗程短,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等特点.特别在射线抗拒的难治性肿瘤中可达到常规放疗难以实现的疗效,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肉瘤12碳6+重离子线性能量传递(LET)放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