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低温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低温建筑技术
低温建筑技术

张锦屏

月刊

1001-6864

Lowtem@163.com

0451-86334097,86335022

150080

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60号

低温建筑技术/Journal Low Temperature Architecture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立足三北 面向全国 内容丰富 独具特色《低温建筑技术》1979年创刊,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学术委员会冬季施工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本刊寓实用性、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是中国自然科学建筑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是指导我国三北地区(东北、西北、华北)建筑科学技术和冬期施工技术发展的唯一专业性刊物。《低温建筑技术》主要报导三北地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设计、科研、教学与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技术、冻土与地基基础、建筑节能和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成果与应用、混凝土外加剂的研究与应用、冬期施工质量通病:普及建筑技术与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知识等。《低温建筑技术》为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期定价8.00元,全年48.00元,邮发代号14-122,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也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订阅(另附邮资12元/年)。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60号      邮编:150080     E-mail:Lowtem@163.com传真:0451-86334097 电话:0451-86334097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串列圆角三角形双塔建筑风荷载干扰效应

    ABDIRAZAK FOZI陈水福缪海悦陈星...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处于串列布置的圆角弧边三角形双塔高层建筑的风荷载干扰效应,采用风洞试验方法研究了双塔相对间距及风向偏转对受扰建筑平均层阻力和升力系数及顺风向和横风向基底脉动弯矩功率谱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上游建筑的存在使受扰建筑的平均阻力和升力系数都小于单体建筑,且随双塔间距减小更为显著,较小的风向偏转对其影响不大.上游施扰建筑会使受扰建筑的基底弯矩谱能量由低频向高频转移,并产生新的谱峰,对横风向弯矩其谱峰在相对间距为3时最大;当风向偏移至接近弧面迎风时,能量转移基本消失.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建筑的抗风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风洞试验双塔建筑圆角弧边三角形干扰效应

    基于热点应力设计弧形焊环栓钉研究

    梁卫鑫刘益铭
    51-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随着钢混结构的普遍应用,栓钉作为连接件,其疲劳性能问题也备受关注,尤其是焊趾处的应力集中效应.文中将基于热点应力法对一种新型弧形焊环进行尺寸设计,通过ABAQUS并采用线性外推方式对4种不同直径栓钉的焊环高度、宽度、倒角进行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栓钉焊趾处的热点应力随焊环高(宽)度的增加、倒角的减小而减小.说明增加焊环的高(宽)度、减小焊环的倒角能够减小焊趾的应力集中效应.

    弧形焊环尺寸热点应力应力集中效应

    外方内圆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

    张艳刚王继升丛术平赵文博...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采用轴压试验方法,探究外方内圆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轴压力学性能.通过设计6根含有相同钢率的外方内圆钢管混凝土短柱,并与2根方钢管混凝土短柱对比分析,发现外方内圆钢管混凝土短柱的极限承载力较方钢管小,但剩余承载力更高.在相同含钢率条件下,增大内钢管直径有助于提高承载力;而在相同内、外钢管直径条件下,增大内钢管面积则减小极限承载力.通过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验证试验结果,为深化理解外方内圆钢管混凝土短柱性能提供实证支持.

    外方内圆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试验极限承载力

    某市域铁路高架车站抗震专项设计与分析

    束洋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架车站设计涉及城市轨道、铁路、房屋建筑等不同行业设计规范,为达到安全运营的目标并符合各专业方向的抗震规范要求,进行抗震专项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按三水准地震等级进行三阶段设计是目前的主要设计思路,同时采用静力弹塑性方法进行补充分析,可进一步了解结构的薄弱环节并进行补强措施.以某高架车站设计为例,列出了各阶段主要设计目标、设计结果、考核指标,对高架车站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和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高架车站满足三水准下的抗震要求,在静力弹塑性分析下,车站结构的站台层发生轻微损伤.所得结果可供类似高架车站提供参考.

    高架车站三水准下抗震性能弹塑性分析

    基于无人机量测的深孔爆破振速预测方法

    刘慧宁孙术源胡婧煜朱玉震...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高速公路路基爆破的智慧化水平较低,导致路基深孔爆破时爆破振速难以实现精准预测,爆破施工优化效果较差.依托济青中线潍青段路基深孔爆破工程,引入无人机航测技术,建立路基爆破的三维模型,提出基于无人机摄影量测和三维模型重建技术的爆心距计算方法,实现了路基深孔爆破的爆心距精准计算;通过爆破振动监测获取振速数据,基于药量、振速、爆心距等参数建立深孔路基爆破的振速预测方法,有效提高爆破振速预测公式的拟合度和精准度,为路基爆破智慧化设计优化、施工决策及现场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路基爆破无人机摄影量测爆心距振速预测

    应用主被动节能技术改造严寒地区玻璃温室

    姜伟张宽韩杨刘功良...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玻璃温室由于墙体热损失大,造成能耗高,为降低温室能耗.以严寒地区Venlo型玻璃温室为研究对象,提出主动光伏发电和被动围护结构节能改造两种方法来降低温室的能耗.采用能耗、碳减排量和回收期对方案进行比较,通过综合对比选出最优方案.结果表明采用三层玻璃夹气层为9mm氪气的Venlo型光伏温室(CgⅢ)为最优节能改造方案.方案改造下的温室每年可节约130MWh能耗,有助于玻璃温室在严寒地区的推广.

    光伏发电围护结构改造节能率碳减排量回收期

    老旧小区户外健身空间评价体系的构建

    刘杰缪张薛婧嘉
    74-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构建适用于国内老旧小区户外健身空间的评价体系,文中以哈尔滨为例,通过实地调研、现状问卷调查、以及相关指标体系梳理等方式,在了解老旧小区户外健身空间情况的同时,建立哈尔滨老旧小区户外健身空间评价的预设指标.并通过名义小组讨论法以及德尔菲法(Delply)两种方法对预设指标进行修正,确定最终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各指标权重,从而构建出包含5 个准则层和30 个方案层指标的哈尔滨老旧小区户外健身空间评价体系.最后对哈尔滨16 处老旧小区户外健身空间进行空间评价并选择其中的6处给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评价体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因此可以为其他地区的老旧小区户外健身空间评价提供借鉴,从而建立适用于当地的老旧小区户外健身空间评价体系.

    老旧小区户外健身空间德尔菲法

    基于CiteSpace的装配式建筑可视化分析

    范苗苗周东明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之下,装配式建筑符合我国绿色发展理念,但在建筑设计体系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文中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中国知网收录的相关期刊进行分析,从研究文献数量、作者以及发文机构等方面分析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的研究热点的演变和发展趋势,得出我国未来应着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参数化,发挥BIM在建筑中的优势,早日实现我国建筑数字化、智能化目标,另外机构作者之间的合作联系少,应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

    装配式建筑知识图谱建筑参数化可视化分析

    风景园林视角下人工湿地固碳研究进展

    赖敬魏定明陈秋伋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以及能源不足得到世界重点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人类长期面临的问题,我国把实行生态建设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文中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固碳能力的概念进行阐述,系统梳理国内外已有的人工湿地固碳能力的研究进展.风景园林学科对于人工湿地有着直接的影响,相关行业有必要合理利用现有的增汇技术和方法,有效推进人工湿地从低固碳能力向高固碳能力转化.研究方向还需要经过足够的实践检验、碳汇监测系统以及评估需要更进一步规范完善,使湿地增汇技术更加成熟、完善相关政策规范.

    风景园林人工湿地固碳能力

    木结构建筑墙体保温隔热技术研究进展

    赵东霞姚利宏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墙体保温是延长木结构建筑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墙体保温技术的设计与应用有利于增强建筑性能、提高居住舒适性、节能减耗.木材本身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文中通过对不同木结构建筑墙体保温方法进行分析,得出在墙体施工过程中,其保温性能受到建筑墙体材料、墙体组件间连接方式、建筑的结构形式、保温隔热施工方法等的影响.

    木结构建筑墙体保温居住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