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低温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低温建筑技术
低温建筑技术

张锦屏

月刊

1001-6864

Lowtem@163.com

0451-86334097,86335022

150080

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60号

低温建筑技术/Journal Low Temperature Architecture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立足三北 面向全国 内容丰富 独具特色《低温建筑技术》1979年创刊,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学术委员会冬季施工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本刊寓实用性、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是中国自然科学建筑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是指导我国三北地区(东北、西北、华北)建筑科学技术和冬期施工技术发展的唯一专业性刊物。《低温建筑技术》主要报导三北地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设计、科研、教学与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技术、冻土与地基基础、建筑节能和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成果与应用、混凝土外加剂的研究与应用、冬期施工质量通病:普及建筑技术与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知识等。《低温建筑技术》为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期定价8.00元,全年48.00元,邮发代号14-122,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也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订阅(另附邮资12元/年)。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60号      邮编:150080     E-mail:Lowtem@163.com传真:0451-86334097 电话:0451-86334097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冻融循环下秸秆纤维改良土抗剪强度研究

    郑铭杰王锐敖彬刘宏庆...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冻融作用下水稻秸秆纤维改良土的抗剪强度特性,向素土中加入不同纤维长度、掺量的水稻秸秆纤维进行抗剪强度和抗冻融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当纤维配比为长度9 mm,掺量0.6%时,改良效果最显著;经历冻融作用后,黏聚力随冻融次数增加呈指数降低趋势,在前3次冻融作用下降低明显;冻融作用使加筋土内摩擦角降低,但内摩擦角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变化不大.结论可为纤维改良土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提供理论指导.

    水稻秸秆纤维抗剪强度冻融循环最佳参配比黏聚力峰值

    寒区公路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强度试验研究

    曹珈硕王辉鑫李秀宝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寒区交通荷载和温度荷载的重复作用下,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这种收缩裂缝很容易扩展到沥青面层而形成反射裂缝.为分析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强度,通过试验设计几组不同粗细粒径的水泥稳定砂砾级配,进行水泥稳定砂砾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试验,通过试验研究养生龄期、级配类型对试件劈裂强度的影响,分析养生龄期、水泥剂量、级配类型对试件抗裂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提高水泥剂量或采用嵌挤良好的级配类型均可以提高试件的强度,养生初期是试件劈裂强度增长的关键时期,养生龄期14d之后劈裂强度的增长速率放缓.

    寒区公路水泥稳定砂砾试件劈裂强度

    缓凝剂对磷酸镁水泥工作性能的影响

    马欣
    9-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磷酸镁水泥是由重烧氧化镁和磷酸二氢钾通过酸碱反应生成的磷酸镁盐类胶凝材料,具有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高、低pH环境、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但磷酸镁水泥凝结时间过快,在一定程度限制了其应用.为提高磷酸镁水泥工作性能,文中研究了硼砂、硼酸、氯化钙对磷酸镁水泥凝结时间和水化放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硼砂掺量为8%时,磷酸镁水泥的凝结时间最长达到19.5 min;硼酸掺量为2%时,磷酸镁水泥的凝结时间最长达到23 min;硼砂掺量为4%时,磷酸镁水泥的凝结时间最长达到45.1 min.研究可为磷酸镁水泥缓凝材料的研发奠定基础.

    磷酸镁水泥凝结时间水化放热

    不同品质再生砂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张后禅董淑慧江守恒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再生砂对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性能的影响,文中通过进行3种不同品质再生砂从0~100%取代河砂时,C20、C30、C40和C50级大流动度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再生砂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有明显的影响,随着强度等级提高,再生砂取代率影响越来越显著;再生砂的取代率分别在50%、40%、30%和20%时,对应的C20~C50等级混凝土可达到试配强度,超过该取代率之后,强度随取代率增加下降明显;红砖再生砂取代率分别在30%、20%、20%和10%时,混凝土可达到对应试配强度,1∶1混合的再生砂影响介于两者之间.因此,基于抗压强度考虑,再生砂对河砂取代率建议控制在30%以内较为适宜.研究结果可供再生砂混凝土制备时参考.

    混凝土再生砂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

    纤维增强冻结充填材料强度与变形性能研究

    牛慧雅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纤维增强冻结充填的应用潜力,设计正交试验测试冷冻固结法来完全或部分替代胶凝材料提供材料强度,同时采用纤维提高强度和变形性能,试验了剑麻、玄武岩和纤维素纤维等三种纤维对冻结充填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剑麻和玄武岩纤维对冻结充填材料抗压强度增强效果明显.冻结充填材料强度远高于水泥胶凝和纤维增强效果,且纤维增强冻结充填材料表现出高弹模性、韧性变形.

    冻结充填纤维增强剑麻纤维玄武岩纤维纤维素纤维

    不同粉胶比下矿粉沥青胶浆路用性能研究

    吴倩陈松强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沥青胶浆是沥青混合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有着直接影响.为分析不同粉胶比对沥青胶浆性能的影响,采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以车辙因子为指标,分析沥青胶浆的高温流变特性;采用全温度与全频率扫描试验,以复数模量主曲线为指标,分析沥青胶浆的动力黏弹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随着粉胶比的增加而增强.采用弯曲梁流变仪(BBR),以弯曲劲度模量和蠕变速率为指标,分析沥青胶浆的低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沥青胶浆低温性能随着粉胶比的增加而降低.通过旋转黏度计测定胶浆的黏度,依据施工时黏度要求,计算施工温度,分析了矿粉填量对施工温度的影响.综上所述,随着粉胶比的增加,高温性能增强,但低温性能降低,再考虑施工要求,控制在1.0~1.2之间为宜.

    矿粉沥青胶浆动力黏弹性弯曲劲度模量

    树脂橡胶改性沥青路面性能研究

    李吉庭刘忾许向辉
    24-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公路性能,保证交通安全,提高沥青混合料录用性能,以石油沥青为原料,通过在原料中掺加不同比例的丁苯橡胶和酚醛树脂制备树脂橡胶改性沥青胶浆,通过针入度、软化点、弹性恢复以及布氏黏度试验,试验确定酚醛树脂和丁苯橡胶的最佳掺量分别为3%和4%,并对树脂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丁苯橡胶改性沥青胶浆中掺入酚醛树脂,可以保证丁苯橡胶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改性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

    树脂橡胶丁苯橡胶酚醛树脂改性沥青胶浆

    外加剂靶向调控方法对混凝土性能应用研究

    李桂华许建云赵法新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混凝土企业更灵活的应对生产材料变化快、强度等级多、不同施工性能要求的混凝土,文中研究了不同比例保坍和减水组分搭配对净浆流动度,3种机制砂砂浆扩展度、混凝土坍落度及其经时损失的影响规律,得出了可以用胶砂扩展度快捷的找到合适的保坍外加剂与减水外加剂的比例,应用于混凝土的外加剂比例调控的结论,对于混凝土生产企业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稳定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双组分外加剂靶向调控胶砂扩展度

    微波工艺制备全固废烧结砖及其性能研究

    熊淑琴赵翰霖顾文超李宁...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利用微波烧结工艺制备绿色全固废烧结砖,通过对全固废烧结砖进行抗压强度、吸水率以及抗冻性能测试,并借助微观试验手段对烧结砖内部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研究发现微波烧结砖性能优于电炉烧结砖.相较于电炉烧结砖体,微波烧结工艺能够促进全固废烧结砖内部的矿物相变,在降低烧成温度的同时提高烧结砖内部结构致密化程度,从而导致微波烧结砖体的抗压强度、吸水率、抗冻性能均得到明显提升.研究可为微波烧结全固废烧结砖在实际的推广提供数据参考.

    全固废烧结砖微波烧结矿物相变抗冻性能

    纹理构造对结构-砂界面力学特性的影响

    韩延吉孟凡涛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构物表面纹理尺寸的设计直接影响到界面抗剪强度的发挥,研究纹理尺寸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利用改进的剪切装置研究了不同表面纹理形态的钢板与细砂间的宏观剪切表现,结果表明界面剪切应力与剪切位移的关系曲线可分为线性增长阶段、非线性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界面峰值剪切应力与纹理宽度成正比,与纹理深度的关系规律不明显,纹理尺寸与砂粒径的相对比值影响了界面剪切应力的发挥;不同纹理宽度和纹理深度条件下的界面摩擦角分别集中在25°~28°和26°~27°范围内,纹理深度2 mm、纹理宽度3mm的界面抗剪强度最大.

    纹理宽度纹理深度峰值剪切应力界面摩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