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lackett-Burman 和 Box-Behnken 试验优化莫海威芽孢杆菌HXS-LV12产纤维素酶发酵工艺

    白长胜王欢尹珺伊李莉...
    564-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以莫海威芽孢杆菌HXS-LV12为研究对象,优化其发酵产纤维素酶工艺.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其发酵工艺(碳源种类、碳源质量浓度、氮源种类、氮源质量浓度、无机盐种类、无机盐质量浓度、转速、接种量、发酵时间、初始pH和发酵温度)进行初步优化,然后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3个显著影响HXS-LV12产纤维素酶的因素,再利用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其产纤维素酶的最大响应区域,然后通过Box-Behnken试验确定其最优产纤维素酶工艺.优化工艺条件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质量浓度32.9 g/L,酵母浸粉(YEP)质量浓度17.6 g/L,磷酸氢二钾质量浓度5.7 g/L,转速190 r/min,接种量6.5%,发酵时间24.0 h,初始pH 7.0,发酵温度33.0 ℃.在此培养条件下,HXS-LV12产纤维素酶活力达到(40.53± 0.43)U/mL,是优化前的2.05倍.

    莫海威芽孢杆菌纤维素酶Plackett-BurmanBox-Behnken发酵工艺优化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公英散工艺参数及其抑菌和抗氧化性能研究

    何若萱曹亚芹王子越孙阳...
    579-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公英散工艺参数,并对公英散水提物的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进行测定.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的取值范围,用Plackett-Burman设计并筛选出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液料比3个显著影响公英散提取效率的因素,然后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得出最佳提取条件.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和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评价公英散水提物体外抑菌活性,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羟自由基清除法研究公英散水提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功率420 W、超声温度80 ℃、超声时间65 min、液料比37∶1时,公英散的提取效率最高.公英散水提物对3种奶牛乳房炎临床致病菌都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E.coli)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9.00 mg/mL,最低杀菌浓度(MBC)为18.00 mg/mL;对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e)的MIC为4.50 mg/mL,MBC 为 9.00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 MIC 为 2.25 mg/mL,MBC为4.50 mg/mL.此外,当公英散水提物浓度达到1.00 mg/mL时,对羟自由基(78.70%)和DPPH自由基体外清除率(75.63%)良好.综上所述,本试验成功筛选出了公英散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且所得公英散水提物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对3种奶牛乳房炎临床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菌活性.

    公英散超声波辅助提取Plackett-Burman设计响应面分析抗氧化抑菌

    植物精油复合三丁酸甘油酯对大肠杆菌攻毒小鼠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和肠道形态的影响

    苗人方吴凯孙媛之李伟...
    592-6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补饲植物精油复合三丁酸甘油酯对大肠杆菌攻毒小鼠生长性能、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及肠道形态的影响.选用4周龄、初始体重为(20±2)g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昆明(KM)雌性小鼠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小鼠.对照组和攻毒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用灌胃的方式补饲60 mg/kg植物精油+3.5 g/kg三丁酸甘油酯(试验Ⅰ组)、80 mg/kg植物精油+3.5 g/kg三丁酸甘油酯(试验Ⅱ组)和100 mg/kg植物精油+3.5 g/kg三丁酸甘油酯(试验Ⅲ组).试验期21 d.试验第15天,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溶液,其余4组小鼠均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培养液(0.8x108 CFU/mL).结果表明:1)试验第1~7天,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小鼠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试验第15~21天,与攻毒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2)攻毒后第1、3、5和7天,与对照组相比,攻毒导致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5);补饲植物精油复合三丁酸甘油酯可以显著降低攻毒小鼠血清IL-1β和TNF-α含量(P<0.05),并显著提高血清IgA、IgG、IgM、IL-4和IL-10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攻毒导致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丙二醛(MDA)和活性氧(ROS)含量显著提高(P<0.05);补饲植物精油复合三丁酸甘油酯可显著提高攻毒小鼠血清SOD和CAT活性(P<0.05),并显著降低血清MDA和ROS含量(P<0.05).4)与对照组相比,攻毒导致小鼠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降低(P<0.05),隐窝深度显著提高(P<0.05);补饲植物精油复合三丁酸甘油酯可显著提高攻毒小鼠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V/C值(P<0.05),显著降低隐窝深度(P<0.05).综上所述,在大肠杆菌攻毒下,补饲植物精油复合三丁酸甘油酯能够缓解小鼠机体炎症反应和肠道屏障损伤,维持肠道健康,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改善生长性能.

    植物精油三丁酸甘油酯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肠道健康

    桑椹来源的寡核苷酸显著改善小鼠骨质疏松症

    穆雪萌杜芯仪王彦超金云峰...
    602-6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桑椹来源的寡核苷酸ASON-OP对小鼠骨质疏松症的改善作用.将30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ASON-OP组和ASON-NC组(ASON-NC为无义序列,作为阴性对照),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小鼠以外,其他4组小鼠均进行双侧卵巢切除(OVX),构建骨质疏松症小鼠模型.建模成功后,继续饲养1周,而后进行给药处理.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每天灌胃300 μL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皮下注射特立帕肽,剂量为80 μg/(kg BW·d),l周给药5次;ASON-NC组每天灌胃ASON-NC溶液,剂量为 2 mg/(kg BW·d);ASON-OP 组每天灌胃 ASON-OP 溶液,剂量为 2 mg/(kg BW·d).连续给药4周后,检测小鼠骨组织微结构、骨转化指标等.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和ASON-NC组相比,连续4周灌胃寡核苷酸ASON-OP显著增加了 OVX小鼠的骨密度(P<0.05);显著提高了OVX小鼠血清成骨因子骨钙素(OCN)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破骨因子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1)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 OVX小鼠股骨中促进成骨相关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肝/骨/肾型碱性磷酸酶(Alpl)、骨钙素(Bglap)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桑椹来源的寡核苷酸ASON-OP具有显著的抗骨质疏松症作用.

    桑椹寡核苷酸ASON-OP小鼠骨质疏松症

    枸杞叶对大鼠生长性能、血清生化与抗氧化指标及血浆代谢组的影响

    郭引弟妥强刘杰张东涛...
    610-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以大鼠为模式动物,旨在探究枸杞叶对动物生长性能、血清生化与抗氧化指标及血浆代谢组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健康雄性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NC组(对照组)大鼠饲喂基础饲粮,PC组(枸杞果实阳性对照组)大鼠在饲喂基础饲粮的基础上灌服4 g/kg BW的枸杞果实匀浆,LD组、MD组和HD组(枸杞叶试验组)大鼠在饲喂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灌服2、4和8 g/kg BW枸杞叶匀浆.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显示:1)LD组大鼠的末重(338.63 g)和平均日增重(6.25 g/d)最高,显著高于NC组、PC组和MD组(P<0.05).2)随枸杞叶匀浆灌胃剂量的上升,血清白球比降低,且HD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3)LD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且随枸杞叶匀浆灌胃剂量的升高,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下降(P<0.05).4)通过血浆代谢组学分析共筛选出31种差异代谢物,富集的代谢通路主要有花生四烯酸代谢、嘌呤代谢、氨基酸代谢及烟酸和烟酰胺代谢等.综上所述,枸杞叶可提高模式动物大鼠的生长性能,并可能通过花生四烯酸代谢、氨基酸代谢等途径及中间代谢产物调控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与免疫功能.本试验条件下,枸杞叶匀浆灌胃剂量为2 g/kg BW时效果较好.

    枸杞叶功能饲料枸杞多糖模式动物免疫抗氧化代谢组

    牛源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体外益生特性研究

    李元元李鑫何泽纯张文举...
    626-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筛选益生特性优良的牛源罗伊氏乳杆菌和约氏乳杆菌,为后期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和利用奠定理论依据.试验以粪菌移植后的断奶中国荷斯坦犊牛直肠粪便为菌株分离来源,采用含有碳酸钙的MRS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乳酸菌,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测序分离鉴定得到14株罗伊氏乳杆菌和1株约氏乳杆菌.通过产酸能力、耐酸和耐胆盐性能、疏水性能、抑菌性能及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评估其益生特性.结果表明:各菌株具有较好的产酸能力,培养24 h后,菌液pH集中在4.0~4.5;在pH为4.0时,各菌株的存活率均超过80%;在0.3%的胆盐环境中,各菌株存活率均在75%以上,其中L81和L29的菌株存活率较高,分别为88.40%和 86.87%;在疏水性能方面,L29、L39、L65、L74、L81、L102、L107、L116 和 L120 疏水率均在55%以上,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15株菌株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L10和L8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整体抑菌效果较好;L29、L35和L81对5种抗生素中的至少3种表现出的敏感性要高于其他菌株.综上所述,本试验筛选出的14株罗伊氏乳杆菌和1株约氏乳杆菌具有较好的益生特性,尤其是罗伊氏乳杆菌L81和约氏乳杆菌L29,可作为后续开发为牛源乳酸菌微生态制剂的备用菌株.

    荷斯坦犊牛乳酸菌分离鉴定益生特性

    菠萝皮与不同比例王草和百香果藤混合青贮研究

    崔智海李雪枫展小霞党佳皓...
    637-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菠萝皮、王草和百香果藤不同混合比例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菠萝皮、王草和百香果藤为原料,将三者分别按鲜重比3∶6∶1、3∶5∶2、3∶4∶3、3∶3∶4和3∶2∶5分为5个组进行混合青贮,在室温条件下青贮40 d后,对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含量和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百香果藤混合比例的提高,青贮饲料pH以及氨态氮(NH3-N)和丁酸(BA)含量呈提高趋势,其中3∶6∶1组pH最低,显著低于除3∶5∶2组外的其他组(P<0.05);且3∶6∶1组NH3-N和B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此外,各组青贮饲料的品质得分评价均为好,其中3∶6∶1组品质得分最高.2)随着百香果藤混合比例的提高,青贮饲料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含量呈提高趋势,其中3∶2∶5组DM含量显著高于3∶6∶1组和3∶5∶2组(P<0.05),CP含量显著高于除3∶3∶4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青贮饲料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呈降低趋势,其中3∶6∶1组NDF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ADF含量显著高于3∶3∶4组和3∶2∶5组(P<0.05).3)随着百香果藤混合比例的提高,青贮饲料微生物群落香农指数呈降低趋势,其中3∶6∶1组香农指数显著高于3∶2∶5组(P<0.05);青贮饲料微生物群落Ace指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3∶5∶2组Ace指数显著高于3∶3∶4组和3∶2∶5组(P<0.05).青贮结束后,3∶6∶1组、3∶5∶2组和3∶2∶5组的优势菌门和优势菌属分别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而3∶4∶3组和3∶3∶4组的优势菌门和优势菌属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泛菌属(Pantoea).综上所述,3∶6∶1组青贮饲料发酵效果最好,在青贮生产实践中推荐菠萝皮、王草和百香果藤的混合比例为3∶6∶1.

    菠萝皮王草百香果藤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微生物多样性

    微生物固态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其对菜籽粕品质改善的研究

    贾冰玉邹峰余宋长春谭肖英...
    650-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优化菜籽粕固态发酵工艺,并对发酵产物进行品质评价,为菜籽粕在水产养殖业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本试验采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菜籽粕进行固态发酵,首先对不同混菌比例、外源纤维素酶添加量及植酸酶添加量进行优化,在优化条件下对菜籽粕进行固态发酵,然后以硫甙、单宁、植酸、粗蛋白质、酸溶蛋白、总酸含量和pH为指标,评价菜籽粕发酵前后的品质变化.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和植物乳杆菌的最佳混菌比例为1∶1∶2、纤维素酶添加量为1.25%、植酸酶添加量为0.10%时,菜籽粕发酵的效果较好.在最优发酵条件下,发酵菜籽粕的硫甙、植酸及单宁含量分别为33 μmol/g、44.49 mg/g和9.53 mg/g,降解率分别为41.92%、40.10%和59.31%.粗蛋白质和酸溶蛋白含量相较于发酵前分别增加了 16.59%和41.85%.发酵菜籽粕的总酸含量增加了 109.43%,且pH由6.53降至5.68.本研究为提高菜籽粕的饲用价值提供参考,有利于菜籽粕作为植物蛋白质源饲料应用于水产饲料行业中.

    菜籽粕固态发酵纤维素酶植酸酶抗营养因子

    玉米品种和发酵剂对全株玉米青贮营养品质的影响

    代友超马越徐美玲房华...
    658-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玉米品种和发酵剂对全株玉米青贮营养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最优发酵剂和最适合甘肃中东部地区的青贮玉米品种.以"京科627"(H1)、"金穗1915"(H2)、"铁研53"(H3)、"登海3721"(H4)、"大京九26"(H5)、"陇青贮1号"(H6)6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蜡熟期收获,分别添加以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等为主的饲草青贮剂1(Al)、以布氏乳杆菌9-2和戊糖片球菌为主的饲草青贮剂2(A2)和以植物乳杆菌Al和植物乳杆菌LP-21为主的饲草青贮剂3(A3)3种发酵剂并设置空白对照组(CK),共2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发酵90 d后测定其品质.结果表明:玉米品种对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乳酸(LA)、乙酸(AA)、丙酸(PA)、氨态氮(NH3-N)含量以及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3种发酵剂显著提高了 DM、CP、LA、AA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了 NH3-N含量(P<0.01).综上所述,3种发酵剂对不同品种全株玉米青贮的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以"饲草青贮剂3"处理的"登海3721"为最优组合,最适合在临夏地区种植和推广应用.

    全株玉米青贮玉米品种发酵剂营养品质

    我国华南地区家禽配合饲料中3种真菌毒素污染现状分析

    曾睿陈佩榕王琼珊王富华...
    672-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通过分析我国华南地区家禽配合饲料中柄曲霉素(STC)、赭曲霉毒素A(OTA)、玉米赤霉烯酮(ZEA)的污染情况,为真菌毒素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撑.从华南地区(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采集家禽配合饲料样品232份,经含20%水的甲醇提取,氯化钠和无水硫酸镁盐析后,加入N-丙基乙二胺(PSA)和C18吸附杂质,上清液过膜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通过基质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比较不同地区家禽配合饲料中STC、OTA、ZEA的检出率和含量.结果显示:3种真菌毒素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2~0.18 μg/kg和0.07~0.59 µg/kg,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3种真菌毒素的平均回收率为83.0%~98.9%,精密度为0.8%~8.2%,日间差和日内差均<20%.232份家禽配合饲料样品中,ZEA检出率最高(100.0%),其次为STC(70.3%)、OTA(22.0%).其中,海南省样品中STC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P<0.05).本试验开发的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饲料中ZEA、OTA和STC的同时检测分析;我国华南地区家禽配合饲料尽管总体污染水平较低,但真菌毒素污染情况普遍,应引起重视.

    真菌毒素饲料华南地区HPLC-MS/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