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比例葡萄籽饲粮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性能和粪便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薛瑞鑫王丹李佳橙匡宇...
    6327-6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葡萄籽添加比例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性能和粪便微生物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80头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对照组(Ⅰ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Ⅱ、Ⅱ、Ⅰ、Ⅳ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2%、5%和8%的葡萄籽,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Ⅰ组相比,1)Ⅱ、Ⅲ、Ⅳ组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2)第14天,Ⅲ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第28天,Ⅱ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3)第14天,Ⅱ、Ⅲ、Ⅳ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Ⅲ、Ⅳ组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第28天,Ⅲ、Ⅳ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P<0.05);4)第14天,Ⅲ组土胞杆菌属(Terrisporobacter)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Ⅱ、Ⅲ、Ⅳ组毛螺旋菌科UCG-010(Lachnospiraceae_UCG-010)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Ⅱ、Ⅲ组泰氏菌属(Tissierell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第28天,Ⅱ、Ⅲ、Ⅳ组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在生长猪饲粮中添加2%~8%的葡萄籽对其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的多样性无显著影响,能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抗氧化性能并提高生长猪对脂质和蛋白质的利用率,显著降低粪便中Streptococcuss的相对丰度,提高Prevotella的相对丰度.

    生长猪葡萄籽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粪便菌群

    万寿菊提取物对热应激下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孙金芝宋志刚朱启东赵鹏宇...
    6340-6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万寿菊提取物对热应激下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期36 d,分成第1~28天和第29~36天2个阶段.在第1~28天,576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雏鸡被均分为3个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中添加125或250 mg/kg万寿菊提取物的试验饲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2只鸡.在第29天,每个重复又均分成鸡只数一致且体重接近的2个组,其中一组继续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而另一组全天保持在32 ℃,持续7 d.各重复饲粮不变.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50 mg/kg万寿菊提取物显著降低了第1~28天肉鸡料重比(P<0.05),但对该阶段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显著降低了肉鸡的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腿肌率和血清甘油三酯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死亡率和血清尿酸含量(P<0.05).3)在热应激下,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万寿菊提取物显著提高了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P<0.05),显著降低了腹脂率、血清甘油三酯和尿酸含量(P<0.05),但对生长性能指标及肉品质指标都没有显著的改善作用(P>0.05).由此可见,热应激给肉鸡生产造成不利影响,而添加万寿菊提取物可改善热应激下肉鸡的屠宰性能.

    万寿菊提取物肉鸡热应激屠宰性能

    发酵罗汉果渣对黄羽肉鸡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肠道形态及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王天丽梁丽芬宾石玉何流琴...
    6349-6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发酵罗汉果渣对黄羽肉鸡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肠道形态及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90日龄中速型成年黄羽肉鸡(公鸡)15只,按组间体重[(2.74±0.32)kg]一致原则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采用强饲法进行代谢试验,各组分别强饲罗汉果渣原料(Ⅰ组)、100%发酵罗汉果渣(Ⅱ组,100%罗汉果渣原料,菌酶协同发酵)和80%发酵罗汉果渣(Ⅲ组,80%罗汉果渣原料+20%麸皮,菌酶协同发酵).试验期48 h.结果显示:1)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的粗蛋白质、干物质、粗灰分、粗脂肪和总能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且Ⅲ组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最高.2)各组之间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3)与Ⅰ组相比,Ⅱ组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VH)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显著降低(P<0.05),十二指肠隐窝深度(CD)、空肠VH和V/C及回肠VH显著升高(P<0.05);Ⅲ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VH及十二指肠V/C显著升高(P<0.05).4)与Ⅰ组相比,Ⅲ组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显著降低(P<0.05).主坐标分析(PCoA)显示,Ⅰ组与Ⅲ组盲肠微生物菌群构成差异明显.在门水平上,Ⅰ组和Ⅲ组的盲肠优势菌门是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属水平上,与Ⅰ组相比,Ⅲ组的盲肠丹毒丝菌科UCG-004(Erysipelotrichaceae_UCG-004)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盲肠uncultured_bacterium_f_Lachnospiraceae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线性判别分析效应量(LEfSe)分析发现,Ⅰ组中有12个显著富集的盲肠微生物菌群(P<0.05),包括梭菌目(Clostridi-ales)、梭菌纲(Clostridia)、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等;Ⅲ 组中有7个显著富集的盲肠微生物菌群(P<0.05),包括丹毒丝菌科UCG-004、丹毒丝菌科(Erys-ipelotrichaceae)、丹毒丝菌纲(Erysipelotrichia)、丹毒丝菌目(Erysipelotrichales)等.与 Ⅰ 组相比,Ⅲ组的嘧啶代谢、嘌呤代谢、糖酵解/糖异生和氨基糖及核苷酸糖代谢通路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5)uncultured_bacterium_f_Lachnospiraceae相对丰度与粗纤维、粗灰分、粗蛋白质、干物质和总能表观消化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栖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相对丰度与总能表观消化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丹毒丝菌科UCG-004相对丰度与总能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在短期内,80%发酵罗汉果渣可以提高黄羽肉鸡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改善肠道形态,调节盲肠微生物菌群,改变菌群功能代谢通路.

    发酵罗汉果渣黄羽肉鸡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肠道形态微生物菌群

    D-泛酸钙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吴潋池葛超悦吕雨杰胡兆莹...
    6361-6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D-泛酸钙对1~70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以确定黄羽肉鸡饲粮中D-泛酸钙的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取960羽1日龄健康黄羽肉公鸡(梅黄1号),随机分为6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6个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10、15、20、25和30 mg/kg的D-泛酸钙.试验期70 d,分为前期(1~35日龄)和后期(36~70日龄)2个阶段.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中D-泛酸钙添加水平的提高,肉鸡1~35日龄平均日增重(ADG)、36~70日龄料重比(F/G)以及1~70日龄ADG和F/G均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0 mg/kg的D-泛酸钙显著提高1~70日龄ADG(P<0.05),饲粮中添加15~30 mg/kg的D-泛酸钙显著降低1~70日龄F/G(P<0.05).2)随着饲粮中D-泛酸钙添加水平的提高,肉鸡胸肌滴水损失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30 mg/kg的D-泛酸钙显著降低胸肌滴水损失(P<0.05).3)随着饲粮中D-泛酸钙添加水平的提高,肉鸡35和70日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5~25 mg/kg的D-泛酸钙显著提高血清T-AOC(P<0.05),饲粮中添加10~30 mg/kg的D-泛酸钙显著降低血清MDA含量(P<0.05).4)随着饲粮中D-泛酸钙添加水平的提高,肉鸡35和70日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5和20 mg/kg的D-泛酸钙显著提高血清IgG含量(P<0.05).5)随着饲粮中D-泛酸钙添加水平的提高,肉鸡70日龄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5~30 mg/kg的D-泛酸钙显著降低血清IL-6和TNF-α含量(P<0.05).6)以生长性能、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为评价指标,通过二次曲线回归分析,1~35日龄和36~70日龄肉鸡饲粮中D-泛酸钙的适宜添加水平分别为19.73~25.21 mg/kg和14.97~23.40 mg/kg.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D-泛酸钙可提高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经综合评价,推荐黄羽肉鸡玉米-豆粕型饲粮中D-泛酸钙的添加水平为14.97~25.21 mg/kg.

    D-泛酸钙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

    沙棘果渣提取物对氧化应激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冯志鹏李露宇刘孟健张萧...
    6374-6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沙棘果渣提取物(SBPE)对氧化应激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400只1日龄健康的黄羽肉鸡,将其随机分为2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BC组)、氧化对照组(OX组)和3个试验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BC组饲喂基础饲粮,OX组将基础饲粮中的普通大豆油更换为氧化大豆油,试验组分别在OX组饲粮基础上添加0.1%、0.2%和0.4%的SBPE.试验期63 d.结果表明:1)与BC组相比,OX组42日龄体重(BW)、1~21日龄平均 日采食量(ADFI)、22~42日龄平均 日增重(ADG)显著降低(P<0.05).与BC组相比,添加SBPE后,BW、ADFI和ADG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料重比(F/G)无显著差异(P>0.05).2)与BC组相比,OX组16~21日龄粗蛋白质(CP)表观代谢率显著降低(P<0.05).与OX组相比,添加0.2%的SBPE可显著提高有机物(OM)表观代谢率(P<0.05).SBPE组营养物质的表观代谢率与BC组无显著差异(P>0.05).3)BC组和OX组脾脏、法氏囊、胸腺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0.4%的SBPE可使21日龄脾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4)与BC组相比,OX组血浆中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与OX组相比,添加0.1%的SBPE使血浆IgA、IgG、IgM含量显著下降(P<0.05).添加0.2%和0.4%的SBPE使血浆IFN-γ和IL-2含量显著下降(P<0.05).5)与BC组相比,OX组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OX组相比,添加0.1%的SBPE可极显著降低血浆SOD、GSH-Px、CAT活性和T-AOC(P<0.01),SBPE增加到0.4%后,血浆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由此可见,氧化大豆油可以降低黄羽肉鸡的生长性能和饲粮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并诱导抗体和抗氧化水平升高,添加0.1%的SBPE可有效缓解肉鸡因氧化大豆油诱发的抗体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升高,添加0.2%和0.4%的SBPE则可以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

    植物提取物氧化大豆油采食量脾脏免疫球蛋白炎症因子抗氧化酶

    枯草芽孢杆菌和屎肠球菌长期添加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齐梦迪李铁张克英王建萍...
    6387-64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和屎肠球菌长期添加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528只1日龄健康罗曼粉蛋雏鸡,采用2x2双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制剂(枯草芽孢杆菌组)、200 mg/kg屎肠球菌制剂(屎肠球菌组)和2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制剂+200 mg/kg屎肠球菌制剂(枯草芽孢杆菌和屎肠球菌合用组)的饲粮.试验期30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鸡第1~8周料重比均显著降低(P<0.05).主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显著降低蛋鸡第1~8周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鸡23~30周龄产蛋率均显著提高(P<0.05).主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和平均蛋重(P<0.05).枯草芽孢杆菌和屎肠球菌对蛋鸡产蛋率有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3)与对照组相比,枯草芽孢杆菌和屎肠球菌合用组蛋鸡血清雌二醇(E2)含量显著提高(P<0.05),屎肠球菌组以及枯草芽孢杆菌和屎肠球菌合用组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抗缪勒氏管激素(AMH)和孕酮(PROG)含量显著提高(P<0.05),枯草芽孢杆菌组血清AMH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主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饲粮添加屎肠球菌显著提高蛋鸡血清E2、FSH和PROG含量(P<0.05),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显著提高血清AMH含量(P<0.05).枯草芽孢杆菌和屎肠球菌对蛋鸡血清AMH含量有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综上所述,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屎肠球菌均可促进蛋雏鸡早期的生长,并通过提高血清繁殖激素的含量,提高产蛋期产蛋率,但两者合用并没有进一步提升效果.

    蛋鸡枯草芽孢杆菌屎肠球菌生产性能血清指标

    博落回散对番鸭生长性能、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性能的影响

    罗鑫宇葛超悦吕雨杰吴潋池...
    6402-6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博落回散对番鸭的生长性能、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性能的影响.选用360羽1日龄雄性番鸭,预饲7 d后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ANT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 mg/kg的金霉素,试验组(T1~T4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20、40和80 mg/kg的博落回散(含3.75%的博落回提取物),试验期49 d.结果显示:1)与CON组相比,T3组番鸭的平均 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且与ANT组无显著差异(P>0.05).2)与CON相比,T3组胸肌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显著降低(P<0.05),且T3组蒸煮损失还显著低于ANT组(P<0.05).3)与CON相比,T3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除SOD活性外,T3组上述血清抗氧化指标与ANT组无显著差异(P>0.05).4)与CON相比,T2和T3组脾脏指数显著增加(P<0.05),脾脏和法氏囊结构有明显改善,回肠黏膜中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中,饲粮中添加40 mg/kg博落回散可提高番鸭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促进脾脏和法氏囊发育,改善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性能.

    博落回散番鸭生长性能肉品质抗氧化能力炎症因子

    饲粮精氨酸水平对产蛋期五龙鹅种蛋质量、血清激素和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陈莹张贝贝王宝维张名爱...
    6414-6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精氨酸水平对产蛋期五龙鹅种蛋质量、血清激素和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34周龄体况相近的产蛋期五龙鹅150只,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1公4母).各组分别饲喂精氨酸水平为0.72%(对照组)、0.82%、0.92%、1.02%、1.12%和1.22%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16周.结果表明:1)0.82%、0.92%、1.02%、1.12%、1.22%组种蛋孵化率(H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92%、1.02%组种蛋哈氏单位(HU)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2%组种蛋蛋壳厚度(E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1.02%组血清胰岛素(INS)和孕酮(P4)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92%、1.0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92%、1.0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适宜精氨酸水平可提高产蛋期五龙鹅种蛋质量,调节激素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适宜精氨酸水平为1.02%.

    精氨酸产蛋期五龙鹅种蛋质量激素细胞因子

    围产期饲粮中添加异位酸对奶牛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和奶牛、新生犊牛血清指标的影响

    龙锐马小雪聂存喜罗瑞卿...
    6423-6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围产期饲粮中添加异位酸对奶牛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和奶牛、新生犊牛血清指标的影响,为异位酸添加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合理添加使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18头健康、第3胎次、预产期相近的经产荷斯坦围产期奶牛,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奶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Ⅰ组饲喂基础饲粮+30 mL/(d·头)的异位酸,Ⅱ组饲喂基础饲粮+60 mL/(d·头)的异位酸.预试期10 d,正试期42 d,从奶牛产前21 d开始到产后21 d结束.结果表明:1)在产后10和21 d,Ⅰ、Ⅱ组产奶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Ⅰ、Ⅱ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Ⅱ组瘤胃氨态氮(NH3-N)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Ⅱ组瘤胃微生物蛋白(MCP)、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在产前10 d,Ⅱ组奶牛血清球蛋白(GL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当天,奶牛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在产前10 d和产后21 d,Ⅱ组奶牛血清尿素氮(UN)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产后21 d,Ⅰ、Ⅱ组奶牛血清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在产前10 d,Ⅰ组奶牛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产后10和21 d,Ⅱ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当天和产后10 d,Ⅱ组奶牛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当天,Ⅰ组奶牛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产后10 d,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在产前10 d和分娩当天,Ⅱ组奶牛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当天,Ⅱ组奶牛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6)Ⅰ、Ⅱ组新生犊牛血清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组新生犊牛血清IgA、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围产期饲粮中添加异位酸可提高奶牛产奶量、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奶牛的抗氧化及免疫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新生犊牛的抗氧化和免疫能力.本试验中,奶牛围产期饲粮中异位酸适宜添加量为60 mL/(d·头).

    异位酸围产期奶牛新生犊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血清指标

    酵母多糖对育肥牛生长性能、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以及代谢物的影响

    王燕陈志龙施安李博...
    6438-6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酵母多糖对育肥牛生长性能、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以及代谢物的影响.选择16月龄、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育肥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试验1组)、10(试验2组)和15 g/(d·头)(试验3组)酵母多糖.预试期10 d,正试期94 d(试验前期50 d,试验后期44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酵母多糖促进了育肥牛生长,其中试验3组育肥牛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料重比(F/G)最低;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育肥牛养殖利润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 411.72、552.72和964.44元/头.2)饲粮添加酵母多糖改善了育肥牛免疫和抗氧化功能,其中试验3组血清干扰素-γ(IFN-γ)含量较其他组显著提高(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较对照组和试验1组显著降低(P<0.05).3)饲粮添加酵母多糖后,试验组较对照组育肥牛血清共筛选出15种差异代谢物,其中试验组乳糖含量均显著下调(P<0.05);饲粮添加10~15 g/(d·头)酵母多糖引起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味觉传导、碳水化合物消化与吸收、淀粉和蔗糖代谢以及半乳糖代谢通路.由此可见,饲粮添加10~15 g/(d·头)酵母多糖提高了育肥牛免疫和抗氧化功能,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乳糖可能是酵母多糖参与调控育肥牛代谢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其中,以添加15 g/(d·头)时育肥牛增重最快,F/G最低,经济效益最高.

    酵母多糖育肥牛免疫抗氧化血清代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