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蛋白质水平和不同酸性蛋白酶添加剂量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为酸性蛋白酶在肉鸡饲粮中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采用 4×2 析因设计,2 个因素分别为酸性蛋白酶添加剂量和饲粮蛋白质水平,4 个酸性蛋白酶添加剂量分别为 0、125、250 和 500 g/t酸性蛋白酶;2 种蛋白质水平分别为正常蛋白质水平(基础饲粮)和低蛋白质水平(低蛋白质饲粮,在基础饲粮蛋白质水平基础上降低约 1%).试验选取体况良好的 7 日龄白羽肉鸡1 440 只,随机分为 8 个组,每个组 6 个重复,每个重复 30 只鸡.各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Ⅰ组)、基础饲粮+125 g/t酸性蛋白酶(Ⅱ组)、基础饲粮+250 g/t酸性蛋白酶(Ⅲ组)、基础饲粮+500 g/t酸性蛋白酶(Ⅳ组)、低蛋白质饲粮(Ⅴ组)、低蛋白质饲粮+125 g/t酸性蛋白酶(Ⅵ组)、低蛋白质饲粮+250 g/t酸性蛋白酶(Ⅶ组)和低蛋白质饲粮+500 g/t酸性蛋白酶(Ⅷ组),其中饲喂基础饲粮的Ⅰ组和低蛋白质饲粮的Ⅴ组为对照组.试验期为 42 d.结果显示:1)在基础饲粮条件下,与对照组(Ⅰ组)相比,Ⅱ组肉鸡前期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Ⅲ、Ⅳ组肉鸡后期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Ⅱ、Ⅳ组肉鸡全期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在低蛋白质饲粮条件下,与对照组(Ⅴ组)相比,Ⅶ组肉鸡前期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Ⅶ、Ⅷ组肉鸡全期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2)在基础饲粮条件下,与对照组(Ⅰ组)相比,Ⅱ、Ⅲ、Ⅳ组肉鸡对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Ⅲ、Ⅳ组肉鸡对粗蛋白质、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在低蛋白质饲粮条件下,与对照组(Ⅴ组)相比,Ⅵ、Ⅶ、Ⅷ组肉鸡对干物质、半胱氨酸、缬氨酸和酪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Ⅶ、Ⅷ组肉鸡对粗蛋白质、丝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Ⅷ组肉鸡对天门冬氨酸、苏氨酸、谷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3)基础饲粮条件下,Ⅱ、Ⅲ、Ⅳ组每只鸡毛利润比Ⅰ组分别提高 0.64、0.44、0.62 元;低蛋白质饲粮条件下,Ⅵ、Ⅶ、Ⅷ组每只鸡毛利润比Ⅴ组分别提高 0.32、0.63、0.57 元.综上所述,在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中添加酸性蛋白酶均能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并降低死淘率.在基础饲粮中,试验前期和后期推荐肉鸡饲粮中分别添加 125 和 500 g/t酸性蛋白酶;在低蛋白质饲粮中,试验前期和后期推荐肉鸡饲粮中分别添加 250 和 500 g/t酸性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