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芪多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义翠魏炳琦陈柳刘延鑫...
    2830-2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健康养殖的发展,天然植物提取物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原料已成共识.黄芪多糖作为黄芪的主要活性物质之一,主要由葡萄糖(Glc)、甘露糖(Man)、阿拉伯糖(Ara)、半乳糖(Gal)、果糖(Fru)、鼠李糖(Rha)、葡萄糖醛酸(GlcA)和半乳糖醛酸(GalA)等组成,具有抗氧化、抗炎、保肝护肝、抗肿瘤、免疫调节、菌群调节、保肾护肾、抗骨质疏松、抗病毒、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且在猪、牛、羊、兔、鸡、鸭等畜禽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黄芪种类与多糖组成以及黄芪多糖的提取制备、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针对黄芪多糖在畜禽生产中应用方面做出展望,以期为新型畜禽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可行性参考.

    黄芪多糖生物活性动物生产

    特异与非特异性脂肪因子对动物脂质沉积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曹超越胡冰艳李凤娜庞卫军...
    2845-2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物脂质沉积受到营养、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和改善肉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脂肪因子在脂质沉积的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通过调节食欲、脂肪酸氧化、脂质合成与分解以及白色脂肪棕色化等多种途径调控脂质沉积.本文综述了特异与非特异性脂肪因子对动物脂质沉积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脂肪因子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从脂肪因子角度为脂质沉积的研究提供参考.

    特异性脂肪因子非特异性脂肪因子白色脂肪棕色化脂质沉积

    蛋氨酸调控肌肉发育的研究进展

    符健慧王海波钟金城
    2856-2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肉制品数量及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肌肉占畜禽胴体重量的40%~50%,是人类获取动物源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其发育过程受遗传、营养及性别等因素的调控,其中营养摄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蛋氨酸(Met)作为多数动物生长的主要限制性氨基酸,参与机体蛋白质代谢,是畜禽常用的饲料添加剂之一.因此,本文总结了Met吸收和代谢过程及其在肌肉发育中的应用,同时结合肌肉的结构组成、发育和再生过程,详细阐述Met调控肌肉发育的机制,为改善动物饲粮配方和提升产肉性能提供参考依据.

    蛋氨酸肌肉发育蛋白质合成机制

    呼吸商在动物呼吸测热中的研究进展

    张建建王丽张赛李平...
    2872-2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呼吸商是动物呼吸测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测定指标,其不但可以检验呼吸测热装置的准确性,而且可以验证动物机体内营养物质的氧化情况.然而,由于检测仪器、饲粮类型、动物种类以及环境因素等都会对呼吸商产生一定影响,这影响了动物呼吸测热的准确性.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呼吸商的定义、意义及计算方法,并阐述了动物、环境、呼吸室及饲粮等因素对呼吸商的影响,同时总结了呼吸商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动物呼吸测热过程中更好地应用呼吸商这一指标提供参考.

    呼吸商呼吸测热呼吸室

    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益生菌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粪便菌群组成和代谢组特征的影响

    王四新季海峰刘辉张董燕...
    2886-29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益生菌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粪便菌群组成和代谢组特征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80.56±0.45)kg的长×大育肥猪90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组3圈(重复),每圈10头(阉公猪与母猪各占1/2).对照组饲喂含14%蛋白质的常规蛋白质饲粮,试验Ⅰ组饲喂含12%蛋白质的低蛋白质饲粮,试验Ⅱ组饲喂添加益生菌的低蛋白质饲粮(每千克低蛋白质饲粮中含2.0×109 CFU乳酸菌和2.0×108 CFU酿酒酵母).预试期5 d,正试期42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Ⅱ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相比,试验Ⅰ组粪便中颤螺菌目、毛螺菌目、毛螺菌科、瘤胃球菌科、UCG-005、粪杆菌属、小杆菌属和福涅氏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解纤维素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试验Ⅱ组粪便中毛螺菌目、乳杆菌目和毛螺菌科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Ⅰ组与对照组、试验Ⅱ组与对照组以及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粪便样品间分别发现9、37和41种差异代谢物;不同组间差异代谢物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共有27条富集通路;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Ⅱ组粪便中5-羟基吲哚乙酸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肾上腺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粪便中N-乙酰-L-苯丙氨酸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P<0.05);试验Ⅱ组粪便中L-谷氨酰胺、D-葡萄糖醛酸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粪便中总支链脂肪酸、总短链脂肪酸、氨氮和粪臭素含量显著减少(P<0.05);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Ⅱ组粪便中乙酸含量显著减少(P<0.05),丁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在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益生菌(乳酸菌和酿酒酵母)可改善育肥猪的肠道菌群结构及其代谢物表达,减少粪便中总短链脂肪酸、氨氮和粪臭素含量,提高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

    低蛋白质饲粮育肥猪益生菌生长性能粪便菌群代谢组

    饲粮能量水平对宁乡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肖银涛夏铭隆郑赛珍谭碧娥...
    2901-2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能量水平对宁乡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试验选取120头体重为(26±1)kg、日龄相近的宁乡猪,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公母各占1/2).3组试验猪分别饲喂低消化能、中消化能和高消化能水平的饲粮.其中,在26~50 kg阶段,各组饲粮消化能水平分别为11.58(低消化能组)、12.54(中消化能组)和13.59 MJ/kg(高消化能组);在51~80 kg阶段,各组饲粮消化能水平分别为11.34(低消化能组)、12.31(中消化能组)和13.31 MJ/kg(高消化能组).预试期3 d,正试期110 d.结果表明:1)在26~50 kg和51~80 kg这2个阶段,高消化能组宁乡猪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中消化能组和低消化能组(P<0.05),料重比均显著低于中消化能组和低消化能组(P<0.05).2)低消化能组宁乡猪的背膘厚显著低于高消化能组(P<0.05);中消化能组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高消化能组和低消化能组(P<0.05).3)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宁乡猪背最长肌中的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提高(P<0.05).其中,高消化能组背最长肌中的肉豆蔻酸含量显著高于低消化能组(P<0.05),且高消化能组背最长肌中的棕榈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高消化能组背最长肌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低消化能组(P<0.05);低消化能组背最长肌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低消化能组背最长肌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其中,高消化能组背最长肌中的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低消化能组(P<0.05).此外,中消化能组背最长肌中的PUFA/SFA值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饲粮能量水平(11.34~13.31 MJ/kg)范围内,提高饲粮能量水平可以提高宁乡猪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改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且当饲粮能量水平为12.31 MJ/kg时,其肌肉脂肪酸比例为佳,肉品质较好.

    能量宁乡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

    复方刺五加散对母猪和哺乳仔猪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彭雄李想伍蓉蓉曹宇航...
    2911-2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猪饲喂复方刺五加散对母猪和哺乳仔猪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60头胎次、配种时间和体况相近的健康长×大二元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母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1.0和2.0 kg/t复方刺五加散的试验饲粮,饲喂试验从母猪妊娠第80天开始至哺乳第21天结束.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哺乳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有增加的趋势(P=0.091).2)在哺乳第1天,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母猪血清白蛋白(ALB)、无机磷(IP)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哺乳第21天,与高剂量组相比,对照组、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母猪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21日龄哺乳仔猪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升高(P<0.05).3)在哺乳第1天,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母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同时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哺乳第21天,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中剂量组母猪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组母猪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降低(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母猪血清MDA含量有降低趋势(P=0.075);低剂量组21日龄哺乳仔猪血清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血清MDA含量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P=0.081).4)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哺乳第1、21天母猪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以及21日龄哺乳仔猪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和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中剂量组哺乳第1天母猪血清IL-1β、IL-6含量与哺乳第21天母猪血清IFN-γ、IL-1β含量以及21日龄哺乳仔猪血清IFN-γ、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哺乳第1天母猪血清IL-1β、IL-6含量与哺乳第21天母猪血清IFN-γ、IL-1β、IL-2和IL-6含量以及21日龄哺乳仔猪血清IFN-γ、IL-2和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5)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哺乳第1天和第21天母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与21日龄哺乳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中剂量组哺乳第1天母猪与21日龄哺乳仔猪血清IgA、IgG和IgM含量以及第21天母猪血清IgG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高剂量组哺乳第1天母猪血清IgA、IgM、IgG含量以及21日龄哺乳仔猪血清Ig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复方刺五加散对母猪和哺乳仔猪的健康状况无不良影响,但可增强母猪与哺乳仔猪的抗氧化与免疫功能,且以0.5 kg/t的添加量最为适宜.

    复方刺五加散母猪哺乳仔猪抗氧化能力免疫指标

    屎肠球菌对五指山断奶仔猪肠道健康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薛新宇孙军航柒启恩孙瑞萍...
    2924-2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屎肠球菌对五指山断奶仔猪肠道健康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对断奶应激的缓解作用.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3.79±0.24)kg的33日龄五指山未断奶仔猪18头,随机分为对照组、断奶组和屎肠球菌组,每组6头(公母各占1/2).对照组仔猪不进行断奶处理,在33日龄时灌喂20 mL磷酸盐缓冲液(PBS),并饲喂母乳至38日龄;断奶组仔猪33日龄时灌喂20 mL PBS,35日龄断奶,并饲喂饲粮至38日龄;屎肠球菌组仔猪33日龄时灌喂20 mL屎肠球菌(灌喂量为1×109 CFU/kg BW),35日龄断奶,并饲喂饲粮至38日龄.38日龄时,将所有试验猪进行屠宰,并测定其肠道形态、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果表明:1)在各组初始体重一致的情况下,断奶组仔猪终末体重出现下降,而对照组和屎肠球菌组仔猪终末体重均有所提高.2)与对照组相比,断奶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绒毛宽度和绒毛表面积均极显著降低(P<0.01),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提高(P<0.05),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极显著降低(P<0.01).与断奶组相比,屎肠球菌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绒毛宽度和绒毛表面积均极显著提高(P<0.01),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十二指肠V/C值极显著提高(P<0.01).3)与对照组相比,断奶组仔猪十二指肠和回肠β-半乳糖苷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屎肠球菌组空肠和回肠α-淀粉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与断奶组相比,屎肠球菌组仔猪十二指肠β-半乳糖苷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和断奶组相比,屎肠球菌组仔猪各肠段脂肪酶活性均极显著提高(P<0.01).4)与断奶组相比,屎肠球菌组仔猪回肠Chao1指数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断奶组仔猪回肠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明显提高,回肠中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明显降低.与断奶组相比,屎肠球菌组仔猪回肠中厚壁菌门和罗姆布茨菌属相对丰度明显提高,结肠中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提高,结肠中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明显降低.综上所述,断奶前灌喂屎肠球菌菌液可通过改善五指山断奶仔猪肠道形态及菌群结构,并通过提高其肠道相关酶活性,缓解断奶对仔猪的负面影响,进而促进断奶仔猪健康生长.

    屎肠球菌断奶应激肠道健康肠道菌群

    γ-氨基丁酸对热应激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形态的影响

    郭长征陈静龙雷闯闯胡艳...
    2938-2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γ-氨基丁酸对热应激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144只35日龄雄性青脚麻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3组分别为常温对照组(CON组)、热应激处理组(HS组)和热应激处理+γ-氨基丁酸组(GABA组).CON和HS组饲喂基础饲粮,GABA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mg/kg的γ-氨基丁酸.预试期1周,正试期2周.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HS组的56日龄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降低(P<0.01),料重比显著升高(P<0.05);与HS组相比,GA-BA组的56日龄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升高(P<0.05).2)与CON组相比,HS组的肝脏、脾脏、胸肌和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5);与HS组相比,GABA组的肝脏和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5).3)与CON组相比,HS组的第3天、第7天、第10天和第14天直肠温度极显著升高(P<0.01);与HS组相比,GABA组的第7天、第10天和14天直肠温度极显著降低(P<0.01).4)与CON组相比,HS组的血清甘油三酯和钾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白蛋白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钠、皮质酮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与HS组相比,GABA组的血清皮质酮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5)与CON组相比,HS组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降低(P<0.05);与HS组相比,GABA组的空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热应激处理导致黄羽肉鸡生长性能下降、器官发育受损、体温升高和营养物质吸收利用能力降低;饲粮中添加γ-氨基丁酸具有缓解黄羽肉鸡热应激、改善生长性能的作用.

    热应激黄羽肉鸡γ-氨基丁酸生长性能

    肉鸡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有效能测定及净能预测模型构建

    徐莹班志彬呙于明陈思淼...
    2948-2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通过间接测热法结合套算法测定爱拔益加(AA)肉鸡对不同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原料的有效能值并建立基于营养成分含量的净能预测模型.选取24日龄体重为(1 150±30)g的AA肉鸡60只,随机分为5个组(1个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组和4个玉米DDGS替代比例为20%的试验饲粮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鸡.试验周期为7 d,其中预试期3 d,27日龄时转入呼吸测热室适应1 d,28~31日龄为3d正试期.结果表明:1)28~31日龄肉鸡对4种玉米DDGS原料的表观代谢能分别为16.05、18.73、18.73和18.36 MJ/kg DM,净能分别为12.52、15.18、14.74和12.86 MJ/kg DM,净能/表观代谢能分别为78.88%、80.86%、79.43%和69.08%.2)肉鸡玉米DDGS原料净能预测方程为:净能=12.455-0.359×粗脂肪+0.425×粗纤维(R2=0.999,P<0.01).用交叉验证法验证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的预测方程,预测值与实测值几乎接近且变异系数小,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肉鸡玉米DDGS净能预测模型较为成功.

    肉鸡玉米DDGS净能预测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