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21日龄北京鸭维生素A需要量研究

    冯宇隆唐静李复煌吴永保...
    2624-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1~21日龄北京鸭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以估测维生素A需要量.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512只1日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试验采用玉米-玉米淀粉-豆粕型基础饲粮,各处理饲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分别为0、500、1000、1500、2000、4000、8000和12000 IU/kg.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饲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1~21日龄北京鸭末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的增加,料重比呈线性下降趋势(P=0.0625).2)饲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北京鸭血浆视黄醇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的增加,血浆视黄醇浓度呈线性增加(P<0.05).3)饲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1~21日龄北京鸭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肝脏指数和肌胃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4)以料重比和血浆视黄醇浓度为评定指标,利用线性折线模型估算的1~21日龄北京鸭维生素A需要量分别为5176.6和3744.2 IU/kg.综上所述,维生素A是1~21日龄北京鸭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素,以植物源饲料配制的饲粮中需添加维生素A,且添加水平应该高于NRC(1994)的推荐量(2500 IU/kg).

    维生素A北京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需要量

    N-氨甲酰谷氨酸对快大型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屠宰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影响

    王春平吴飞
    2631-2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快大型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屠宰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健康且体重相近的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4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添加0.04%、0.08%、0.12%和0.16%的NCG,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12%NCG显著提高肉鸡生长前期(1~21日龄)、生长后期(22~42日龄)和生长全期(1~42日龄)的平均日增重(P<0.05),添加0.08%NCG显著提高肉鸡生长后期的平均日增重(P<0.05).2)0.08%NCG试验组肉鸡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添加NCG对血清白蛋白含量及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12%NCG显著提高肉鸡的胸肌率(P<0.05),添加NCG对肉鸡全净膛率、腿肌率和腹脂率无显著影响(P>0.05).4)添加NCG对肉鸡肌肉的滴水损失、剪切力和pH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NCG有助于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且对肉鸡的肌肉品质无负面影响.回归分析表明,肉鸡饲粮中NCG适宜添加水平为0.1%.

    N-氨甲酰谷氨酸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屠宰性能肌肉品质

    饲粮添加25-羟基维生素D3、植物精油和苯甲酸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肠道形态的影响

    弓浩杰丁雪梅白世平曾秋凤...
    2638-2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25-羟基维生素D3(HyD)、植物精油和苯甲酸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肠道形态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45周龄1200只产蛋后期罗曼粉壳蛋鸡,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69 mg/kg HyD(HYD组)、0.069 mg/kg HyD+150 mg/kg植物精油(PEO组)、1000 mg/kg苯甲酸(BA1组)和2000 mg/kg苯甲酸(BA2组)的饲粮.试验预试期4周,正试期16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PEO组、BA1组和BA2组蛋鸡第1~4周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料蛋比也显著降低(P<0.05);BA2组蛋鸡第1~4周和第13~16周平均蛋重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PEO组第4周蛋壳厚度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第8周蛋壳厚度均显著提高(P<0.05),PEO组、BA1组和BA2组第16周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鸡蛋破壳蛋率和暗斑蛋发生率降低.4)与对照组相比,HYD组、PEO组和BA1组蛋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PEO组蛋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显著增加(P<0.05);PEO组蛋鸡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与对照组相比,HYD组和PEO组蛋鸡胫骨强度显著提高(P<0.05).6)与对照组相比,HYD组和PEO组蛋鸡血清促卵泡素和钙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果提示,蛋鸡饲粮中添加HyD或同时添加HyD和植物精油可以提高产蛋后期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胫骨质量并能改善肠道形态,而HyD、HyD+植物精油和低剂量的苯甲酸可以降低破壳蛋率和暗斑蛋的发生率,但短期(前4周)高剂量的苯甲酸会降低蛋鸡的采食量,从而影响蛋鸡产蛋性能.

    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肠道形态胫骨质量25-羟基维生素D3苯甲酸

    饲粮中镉对蛋鸡的毒性效应研究

    张娟李浪刘光芒王建萍...
    2650-2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镉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指标、血浆生化指标、组织病理改变的毒性效应.选取40周龄产蛋高峰期的健康罗曼粉壳蛋鸡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30、50、70 mg/kg镉[实际添加物氧化镉(CdCl2·2.5H2O)]的试验饲粮.试验期8周,分为试验前期(1~4周)和试验后期(5~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全期,10 mg/kg组平均日采食量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30~70 mg/kg组随镉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70 mg/kg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后期(5~8周)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试验前期(1~4周)(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全期,产蛋率随镉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10、30 mg/kg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50、70 mg/kg组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全期,10 mg/kg组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30~70 mg/kg组随镉添加量的增加蛋壳强度显著降低(P<0.05),蛋白高度有降低趋势(P>0.05);试验后期(5~8周)哈夫单位显著低于试验前期(1~4周)(P<0.05).3)肝脏、肾脏、卵巢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随镉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10 mg/kg组输卵管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T-SOD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但30~70 mg/kg组低于10 mg/kg组(P<0.05);10 mg/kg组卵巢丙二醛(MDA)含量降低(P>0.05),但30~70 mg/kg组显著高于10 mg/kg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10 mg/kg组血浆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升高(P<0.05),30~70 mg/kg组随镉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P<0.05);血浆白蛋白(ALB)含量随镉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降低(P<0.05);50、70 mg/kg组的血浆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5)与对照组相比,4个镉添加组的肝脏、肾脏、输卵管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学改变;50、70 mg/kg组组织病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30 mg/kg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蛋鸡饲粮中10 mg/kg镉可提高蛋鸡采食量及蛋壳、蛋白品质,减轻输卵管氧化应激,但可引起肝脏、肾脏、输卵管发生一定程度病理改变,引起肝脏氧化应激和血液生化指标的改变.而蛋鸡饲粮中30、50、70 mg/kg镉降低了蛋鸡采食量、产蛋率和蛋品质,引起蛋鸡产生氧化应激和血液生化指标的改变,造成了肝脏、肾脏和输卵管病理改变.

    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浆生化指标抗氧化组织病理

    菜籽粕肉鸭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含量预测模型

    张开心张克英丁雪梅白世平...
    2663-2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通过逐步回归法,以菜籽粕化学成分、蛋白质溶解度(PS)及赖氨酸(Lys):粗蛋白质(CP)等为指标建立肉鸭菜籽粕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含量的预测模型.采用套算法进行代谢试验,选用22个不同来源的菜籽粕,试验饲粮菜籽粕替代比例为15%.选用1168只1日龄肉公鸭,随机分为2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肉鸭)和1个无氮饲粮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肉鸭).所有饲粮均添加0.5%二氧化钛(TiO2)作为外源指示剂.16~18日龄开始饲喂试验饲粮,试验期3 d.结果表明:1)22种菜籽粕的Lys:CP的变化范围为0.028~0.074,且随着菜籽粕PS增加而增加.2)22种菜籽粕标准回肠可消化CP、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3)标准回肠可消化CP和Lys含量分别为226.9~288.6 g/kg[平均值254.6 g/kg;变异系数(CV)17.3%]和5.61~18.83 g/kg(平均值13.97 g/kg;CV 30.45%).4)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R2=0.8092,P<0.001)、Lys:CP(R2=0.9482,P<0.001)和PS(R2=0.6542,P<0.001)是一元线性回归法预测标准回肠可消化Lys含量较好的预测因子.5)根据菜籽粕常规养分(干物质、CP、粗灰分、NDF、粗脂肪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并结合PS和Lys:CP,利用多元回归模型预测出的标准回肠可消化Lys、精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和脯氨酸的决定系数(R2)为0.7367~0.9926(P<0.001),拟合度高.结果提示,根据菜籽粕常规养分含量结合热加工敏感指标(PS和Lys:CP)可成功预测肉鸭菜籽粕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含量.

    菜籽粕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含量预测方程肉鸭

    复合氨化处理对我国南方水稻秸秆营养成分和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

    马玉林陈旭于江楠肖鉴鑫...
    2674-2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氨化处理对我国南方水稻秸秆营养成分和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试验设置1个对照处理和4个复合氨化处理,这4个处理分别添加5%尿素(5U)、9%玉米浆+5%尿素(9C5U)、9%玉米浆+2.5%尿素(9C2.5U)、9%玉米浆+2.5%尿素+3%糖蜜(9C2.5U3M),在氨化0、3、7、14、30与60 d后采集样品,测定氨化处理和氨化时间对水稻秸秆营养成分的影响.然后采用尼龙袋法测定对照处理和复合氨化处理的水稻秸秆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瘤胃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1)复合氨化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水稻秸秆NDF和ADF含量(P<0.05),显著增加CP含量(P<0.05);随着氨化时间的延长,DM含量基本保持不变,NDF和CP含量显著降低(P<0.05),ADF含量显著增加(P<0.05).2)与对照处理相比,复合氨化处理的NDF、ADF和CP瘤胃有效降解率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5U处理的DM、NDF和ADF瘤胃有效降解率最高,9C5U处理的CP瘤胃有效降解率最高.综合得出,复合氨化处理能降低水稻秸秆NDF和ADF含量,提高CP含量,能显著提高水稻秸秆DM、CP、NDF和ADF瘤胃有效降解率;氨化30 d时各营养成分基本趋于稳定.9%玉米浆和5%尿素组合的处理效果最佳.

    水稻秸秆复合氨化尼龙袋技术瘤胃降解

    苹果渣对关中奶山羊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熊忙利吴旭锦朱小甫张文娟...
    2683-2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苹果渣对关中奶山羊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5月龄、体重[(25.87±1.83)kg]相近的健康关中奶山羊公羔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各组饲粮中苹果渣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9%、18%和27%.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18%组的宰前活重最大,且9%和18%组的宰前活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7%组(P<0.05);18%组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之间的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2)对照组和9%、18%组的肝脏指数、肾脏指数显著低于27%组(P<0.05),其中18%组的肝脏指数、肾脏指数最低;9%、18%和27%组的小肠指数、大肠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18%组的小肠指数、大肠指数最高.3)9%、18%和27%组的血清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18%的血清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最低;9%、18%和27%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18%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高.由此可见,关中奶山羊公羔饲粮中苹果渣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8%.

    苹果渣关中奶山羊公羔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

    半胱胺和过瘤胃蛋氨酸不同组合对奶牛产奶性能、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和氮排泄的影响

    张仔堃张玉利高许雷孙国强...
    2690-2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半胱胺(CS)和过瘤胃蛋氨酸(RPMet)不同组合对奶牛产奶性能、瘤胃微生物蛋白(MCP)产量和氮排泄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天数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10组,每组4头.对照(C)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添加不同水平的CS和RPMet.CS添加水平分别为13(L)、15(M)、17 g/(d·头)(H),RPMet添加水平分别为23(L)、25(M)、27 g/(d·头)(H),共组成9个不同组合,分别为LL、LM、LH、ML、MM、MH、HL、HM、HH组(第1个字母为CS添加水平,第2个字母为RPMet添加水平).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在产奶量方面,各试验组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组(P<0.05或P<0.01),其中HL组提高幅度最大,较C组提高了19.76%.2)在乳成分方面,LL、LH、ML、MM、MH、HL、HM、HH组乳脂率极显著高于C组(P<0.01),LH、HL、HH组乳蛋白率极显著高于C组(P<0.01),ML、HH组乳体细胞数极显著低于C组(P<0.01).3)在瘤胃MCP产量方面,HL组极显著高于C组(P<0.01).4)在氮总排泄量方面,各试验组均极显著低于C组(P<0.01);在氮表观消化率方面,各试验组均极显著高于C组(P<0.01).综合考虑上述指标,以17 g/(d·头)CS+23 g/(d·头)RPMet为最佳组合.

    半胱胺过瘤胃蛋氨酸产奶性能瘤胃微生物蛋白氮排泄

    蒸汽压片玉米对平凉红牛肉用性能的影响

    白云鹏雷赵民吴建平赵生国...
    2700-2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蒸汽压片玉米对平凉红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常规营养成分及胴体主要部位肉块产量的影响.选取20月龄左右、体重为(403.24±5.14)kg的健康平凉红牛(阉牛)4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牛.各组试验牛分别饲喂蒸汽压片玉米替代0(SFC0组)、50%(SFC50组)、100%(SFC100组)粉碎玉米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150 d.饲喂结束后屠宰并测定屠宰性能、肉品质、常规营养成分和胴体主要部位肉块产量.结果表明:1)SFC100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SFC50组和SFC0组(P<0.05),且SFC50组显著高于SFC0组(P<0.05);SFC100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SFC50组和SFC0组(P<0.05),且SFC50组显著低于SFC0组(P<0.05).2)SFC100组和SFC50组的24 h空腹重显著高于SFC0组(P<0.05).各组间的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和肉骨比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3)SFC100组的熟肉率显著高于SFC0组和SFC50组(P<0.05),SFC100组和SFC50组的失水率显著低于SFC0组(P<0.05),SFC100组的蒸煮损失和水分含量显著低于SFC0组(P<0.05),SFC100组的pH显著低于SFC50组和SFC0组(P<0.05).4)SFC100组的高档部位肉块产量、高档部位肉块占活体比例及优质部位肉块产量显著高于SFC50组和SFC0组(P<0.05),且SFC50组显著高于SFC0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蒸汽压片玉米替代粉碎玉米可以在不影响屠宰性能的基础上,提高平凉红牛的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胴体主要部位肉块产量.本试验条件下,在饲粮中使用蒸汽压片玉米100%替代粉碎玉米效果最佳.

    蒸汽压片玉米平凉红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胴体品质

    不同分级指数粗饲料组合对牦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

    夏洪泽张琳琳王银梦郝文君...
    2710-2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从瘤胃发酵和纤维消化来研究粗饲料分级指数(GI)优化牦牛饲粮粗饲料科学搭配的组合效应.选取4种不同GI的粗饲料[苜蓿干草(9.52)、青贮玉米(1.81)、燕麦干草(1.34)、小麦秸秆(1.24)],体外发酵试验以苜蓿干草与青贮玉米、苜蓿干草与小麦秸秆、苜蓿干草与燕麦干草的3种组合进行,各组合比例分别为70:30、60:40、50:50、40:60、30:70,每种比例设3个重复,共发酵48 h并且进行2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1)苜蓿干草与青贮玉米组合时,各GI之间的产气量(GP)及氨态氮(NH3-N)、甲烷(CH4)、丁酸含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1或P<0.05),且在GI=7.20时有最大值;各GI之间的干物质消失率(IVDMD)及中性洗涤纤维(NDF)、总蛋白(TP)、乙酸、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着GI减小,IVDMD及NDF、TP含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并且在GI=4.89时达到了最小值;乙酸、丙酸、TVFA含量随GI减小而减少.2)苜蓿干草与小麦秸秆组合时,各GI之间的GP、IVDMD及NDF、NH3-N、TP、CH4、乙酸、丙酸、丁酸、TVFA含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1或P<0.05),且GI=6.21时有最大值;IVDMD及NDF、NH3-N、TP、CH4及TVFA含量随着GI减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且在GI=6.21时达到了最大值.3)苜蓿干草与燕麦干草组合时,各GI之间的GP、IVDMD及NDF、NH3-N、TP、CH4、丙酸、丁酸、TVFA含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1或P<0.05),且在GI=6.25时达到最大值,各GI之间乙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IVD-MD及NDF、CH4、NH3-N及TP、乙酸、丙酸、丁酸、TVFA含量随着GI减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且在GI=6.25时达到了最大值.基于GP、pH、IVDMD及CH4、NDF、TP、NH3-N含量及单项组合效应值(SFAEI)和多项组合效应值(MFAEI)等指标得出:苜蓿干草-青贮玉米组合中GI=7.20时组合效果最优;苜蓿干草-小麦秸秆组合中GI=6.21时组合效果最优;苜蓿干草-燕麦干草组合中GI=6.25时组合效果最优.

    粗饲料分级指数牦牛瘤胃发酵组合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