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沙葱粉对牦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营养物质降解率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姚海博胡晋升孙晨旭高会霞...
    3739-3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发酵法研究不同水平沙葱粉对牦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营养物质降解率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采用体外发酵法,在发酵罐中分别加入1 g全混合日粮(TMR,发酵底物)(YZA 组)、1 g TMR+1.2%沙葱粉(YLA 组)、1 g TMR+2.4%沙葱粉(YMA 组)、1 g TMR+3.6%沙葱粉(YHA组),在发酵时间分别到达4、8、16、24、48和72 h时采集发酵液及底物残渣,测定发酵参数、营养物质降解率及微生物区系.结果表明:1)与YZA组相比,发酵从16h开始,YMA组和YHA组氨态氮(NH3-N)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发酵16和72 h时,YMA组和YHA组菌体蛋白(MCP)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发酵4和16 h时,YLA组和YMA组pH均显著降低(P<0.05),48 h时YMA组pH显著降低(P<0.05),72 h时YMA组pH极显著降低(P<0.01);除72 h外,其余各时间点YLA组和YMA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和乙酸含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升高;各发酵时间点YLA组和YMA组丙酸含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升高.2)与YZA组相比,发酵时间4、24、72 h时,YMA组干物质降解率(DMD)显著升高(P<0.05);发酵4、24、48和72 h时,YMA组和YHA组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升高;各发酵时间点,YLA组和YMA组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升高.3)不同添加水平沙葱粉并未改变瘤胃主要微生物类群的占比,但可增加属水平普雷沃氏菌科UCG-001(YMA组)和F082(YMA组和YHA组)等有益微生物的相对丰度,提高底物营养物质降解率.4)毛螺菌科UCG-009相对丰度与丙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2;P<0.01),与DMD呈极显著负相关(r=-0.990;P<0.01),土圈菌DEV114相对丰度与异戊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8;P<0.01),不动杆菌属相对丰度与丙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94;P<0.01),与DMD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4;P<0.01).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2.4%沙葱粉能改善牦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和营养物质降解率,促进有益菌的增殖,且部分参数变化呈现剂量依赖效应.

    沙葱粉牦牛营养物质降解率发酵参数微生物区系

    低聚异麦芽糖合生元对荷斯坦犊牛肠道通透性、粪便菌群和短链脂肪酸浓度的影响

    彭洪妹卫玥郭亚亚黑梦琴...
    3756-3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由低聚异麦芽糖、罗伊氏乳杆菌和约氏乳杆菌组成的低聚异麦芽糖合生元对荷斯坦犊牛肠道通透性、粪便菌群及短链脂肪酸浓度的影响.选取健康、日龄相近、体重相近的荷斯坦犊牛4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头.4组犊牛每日分别补饲0(对照组)、2.5(LG组)、5.0(MG组)和10.0 g/头(HG组)低聚异麦芽糖合生元.预试期5 d,正试期42 d.结果显示:1)试验第21天时,LG组血清中内毒素(ET)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试验第42天时,与对照组相比,LG组和HG组血清中D-乳酸(D-LA)含量显著降低(P<0.05),MG组血清中D-LA含量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显著降低(P<0.05).2)试验第21天时,MG组和HG组粪便中丙酸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试验第42天时,与对照组相比,MG组粪便中丙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LG组粪便中丙酸和异戊酸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3)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为各组犊牛粪便中的优势菌门.试验第21天时,HG组粪便中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42天时,MG组粪便中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属水平上,经黏液真杆菌属(Blautia)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为各组犊牛粪便中的优势菌属,且3个试验组粪便中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均高于对照组.4)对肠道通透性指标、粪便短链脂肪酸与粪便菌群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拉克氏梭状芽孢杆菌属(Lachnoclostridium)相对丰度与D-LA含量(P<0.01)和DAO活性(P<0.001)呈极显著正相关,丹毒丝菌科未明确属(norank_f_Erysipelotrichaceae)相对丰度与ET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霍尔德曼氏菌属(Holdemanel-la)相对丰度与DAO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乳杆菌属相对丰度与丁酸、异丁酸和异戊酸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副拟杆菌属(Parabacteroides)相对丰度与丙酸、丁酸、异丁酸和异戊酸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拟杆菌属(Bacteroides)相对丰度与丁酸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综上所述,低聚异麦芽糖合生元可以改善荷斯坦犊牛的肠道通透性,提高肠道中短链脂肪酸浓度,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其适宜补饲量为5 g/(头·d).

    低聚异麦芽糖合生元荷斯坦犊牛粪便菌群肠道通透性短链脂肪酸

    丁酸梭菌对哺乳犊牛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及腹泻频率的影响

    李正猛杨毅卜登攀王建平...
    3772-3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对哺乳犊牛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及腹泻频率的影响.试验选用75头健康、体重[(40±3)kg]相近的1日龄荷斯坦母犊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头牛.对照组(CB0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CB0.2组)、0.4(CB0.4组)、0.8(CB0.8 组)、1.6 g/d(CB1.6 组)丁酸梭菌(活菌数为 1×1010CFU/g).试验期 60 d.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哺乳犊牛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2)14和42日龄时,CB0.8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高于CB0组(P<0.01),显著高于CB0.4组(P<0.05).28日龄时,CB0.8组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低于CB0组(P<0.01),CB0.2、CB0.4和CB1.6组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CB0组(P<0.05).3)29~42日龄、43~60日龄和3~60日龄时,CB0.2、CB0.4、CB0.8和CB1.6组的腹泻频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CB0组(P<0.05或P<0.01).综上所述,丁酸梭菌对哺乳犊牛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可提高14和42日龄哺乳犊牛血清SOD活性,降低28日龄血清MDA含量,降低腹泻频率.本试验条件下,0.8 g/d 丁酸梭菌降低犊牛腹泻频率效果最好.

    哺乳犊牛丁酸梭菌生长性能抗氧化腹泻频率

    人畜互动对新生犊牛生长性能及血清免疫、应激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方婷婷孙福昱陈晓阳李晨阳...
    3781-3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人畜互动对新生犊牛生长性能及血清免疫、应激和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32头初生重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母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按摩组(HM组)由试验人员用手持续按摩犊牛颈下部(60次/min),刷拭组(HB组)由试验人员使用小型体毛刷持续刷拭犊牛颈下部(60次/min),简单互动组(HI组)由试验人员靠近犊牛站立间歇触碰其背部10次(5次/min),对照组(CON组)犊牛不进行人畜互动.试验期为14 d,每天2次(10:00和16:00)人畜互动,每次2 min.试验期间测定犊牛生长性能,在试验第1天和第14天收集血样,检测血清免疫、应激和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犊牛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2)刷拭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相比1日龄,经过14 d人畜互动后,刷拭组、按摩组和对照组犊牛血清IgA含量增加幅度显著高于简单互动组(P<0.05),刷拭组和按摩组犊牛血清白细胞介素-10含量增加幅度显著高于简单互动组(P<0.05),刷拭组、按摩组和简单互动组犊牛血清皮质醇含量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体毛刷刷拭可以增强新生犊牛免疫力,降低新生犊牛的应激水平,提示体毛刷刷拭可能是一种改善新生犊牛健康和福利的有效互动方式.

    人畜互动新生犊牛按摩刷拭

    食叶草的营养价值及其在肉羊瘤胃中降解特性研究

    杨春旭陈渤周威陈东...
    3789-3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食叶草的营养价值及其在肉羊瘤胃中的降解特性,为食叶草在反刍动物饲粮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在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食叶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的基础上,采用尼龙袋法,以装有瘤胃瘘管的3头成年肉羊为试验动物,测定食叶草中4种常规营养成分在2、4、6、12、24、36、48 h时的瘤胃降解率和降解参数.结果表明:新鲜食叶草中初水分含量为91.12%,食叶草干物质(DM)中有机物(OM)含量达到96.99%,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含量分别为31.43%和2.45%,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分别为31.75%和25.45%,钙(Ca)、磷(P)含量分别为0.51%和0.40%.食叶草DM、CP、NDF、ADF 48 h的瘤胃降解率分别为 81.05%、82.88%、60.70%、58.57%,有效降解率分别为 56.13%、58.93%、36.36%、34.94%.综上可知,食叶草的CP含量较高,NDF和ADF含量较低,主要营养成分在肉羊瘤胃中有较高的降解率,可作为优质饲草来源在反刍动物养殖中推广.

    食叶草营养价值肉羊尼龙袋法瘤胃降解率

    饲粮中添加酵母硒和二羟基丙酮对山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和浩生李世强蒋姣平方热军...
    3797-3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酵母硒和二羟基丙酮对山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6月龄健康、雄性川中黑山羊96只,平均体重(24.83±1.50)kg,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3 mg/kg的酵母硒(SY组)、25 mg/kg的二羟基丙酮(DHA组)及0.3 mg/kg的酵母硒+25 mg/kg的二羟基丙酮(SY-DHA组).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SY组和SY-DHA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2)与CON组相比,SY组和SY-DHA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3)各组之间屠宰性能和器官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4)与CON组相比,SY组和SY-DHA组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红度值、pH 45 min显著提高(P<0.05),且SY-DHA组的股二头肌红度值显著高于SY组(P<0.05).与CON组相比,SY组、DHA组和SY-DHA组的背最长肌滴水损失和股二头肌pH 24 h显著降低(P<0.05).5)与CON相比,SY组、DHA组和SY-DHA组的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降低(P<0.05);DHA组和SY-DHA组的血清球蛋白(GLB)、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显著提高(P<0.05),SY-DHA组的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提高(P<0.05).6)与CON相比,SY组、DHA组和SY-DHA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SY组和SY-DHA组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酵母硒可以提高山羊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饲粮中添加酵母硒或二羟基丙酮均可以改善山羊肉品质,提高血清TP含量,改善脂质代谢,提高抗氧化能力,酵母硒和二羟基丙酮联合添加效果更优.

    酵母硒二羟基丙酮山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肉品质抗氧化

    饲粮精粗比对泌乳盛期文登奶山羊泌乳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王金虎林英庭任绪杰程明...
    3811-3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精粗比对泌乳盛期文登奶山羊泌乳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配制5种饲粮,其粗蛋白质(CP)、钙(Ca)、磷(P)含量基本一致饲粮,但精粗比分别为 70∶30(D70 组)、60∶40(D60 组)、50∶50(D50 组)、40∶60(D40 组)、30∶70(D30组).选用体重(45.28±1.24)kg、产奶量(2.11±0.27)kg/d、3胎且处于泌乳盛期(产羔90 d)的体况健康的文登奶山羊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试验期为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显示:1)D70组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D70组和D60组的日平均产奶量(DMY)极显著高于D50组、D40组和D30组(P<0.01),且D70组显著高于D60组(P<0.05);D70组和D60组的4%标准乳(4%FCM)产量极显著高于D50组、D40组和D30组(P<0.01);D30组的料奶比(F/M)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D30组的乳脂率极显著高于D70组(P<0.01),显著高于D60组和D50组(P<0.05);D70组的乳蛋白率和乳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D70组的干物质(DM)和CP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D70组和D60组的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D50组、D40组和D30组(P<0.01);D70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D40组和D30组(P<0.01),显著高于D50组(P<0.05).3)D70组、D60组和D50组血清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高于D40组和D30组(P<0.05);D50组、D40组和D30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显著高于D70组和D60组(P<0.05);D70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D30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D70组、D60组和D50组(P<0.05);D60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极显著高于D40组和D30组(P<0.01),显著高于D50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精粗比为70∶30时泌乳盛期文登奶山羊的泌乳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抗氧化和免疫功能较好.

    精粗比文登奶山羊泌乳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

    辣椒碱对育肥湖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细菌区系的影响

    高鑫李秀芝晏琦王蕊张卉...
    3823-3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辣椒碱对育肥湖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细菌区系的影响.选用(90±3)日龄、体重(22±2)kg、体况优良的育肥湖羊公羊6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羊.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辣椒碱组(CAP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0 g/t辣椒碱.预试期10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1)CAP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CON组(P<0.05).2)CAP组的瘤胃丁酸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3)CAP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4)在门水平上,CAP组的瘤胃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螺旋菌门(Spirochaetota)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瘤胃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相对丰度均显著低于CON组(P<0.05).在属水平上,CAP组的瘤胃理研菌科RC9肠道群(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未明 确 F082 科(norank_f_F082)、普雷沃氏菌科 UCG-001(Prevotellaceae_UCG-001)、琥珀 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 CON 组(P<0.05),瘤胃琥珀酸弧菌科UCG-001(Succinivibrionaceae_UCG-001)、未明确月形单细胞菌科(norank_f_Selenomonadaceae)相对丰度均显著低于CON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辣椒碱对育肥湖羊生长性能具有积极影响,能够提高免疫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增加瘤胃细菌多样性,增加瘤胃纤维分解菌、蛋白质分解菌等有益菌群的相对丰度,降低有害菌群的相对丰度,维护瘤胃健康.

    辣椒碱湖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瘤胃细菌区系

    亮氨酸对哺乳期湖羊羔羊小肠发育的影响

    魏智远蔡奕涛孙梦珍纪雯雯...
    3833-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亮氨酸对哺乳期湖羊羔羊小肠组织形态、屏障功能及菌群组成的影响.选取30只体重[(3.60±0.37)kg]相近的5日龄湖羊羔羊,随机分成对照组(Con组,未添加亮氨酸)和亮氨酸组(Leu组,添加0.66 g/d亮氨酸),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羔羊.试验期25 d.结果显示:1)与Con组相比,Leu组的空肠绒毛高度有增加的趋势(P=0.073),空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增加(P<0.05);回肠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2)与Con组相比,Leu组的空肠上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SH-Px)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3)与Con组相比,Leu组的空肠上皮咬合蛋白(Occludin)和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基因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4)与Con组相比,Leu组的空肠布雷德菌属(Bul-leidia)的相对丰度有增加的趋势(P=0.076),而空肠颤螺旋菌属(Oscillospira)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空肠Bulleidia的相对丰度与空肠ZO-1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空肠Streptococcus的相对丰度与空肠隐窝深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由此可见,添加亮氨酸可增强湖羊羔羊空肠抗氧化能力,调控肠道上皮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改变空肠菌群结构,从而促进哺乳期羔羊小肠发育.

    亮氨酸哺乳期湖羊羔羊小肠发育空肠菌群

    高、低乳脂率哈萨克马血浆代谢组比较分析

    刘晓晓曾亚琦王建文罗鹏辉...
    3845-3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乳脂率哈萨克马血浆代谢物的差异,筛选出高乳脂率哈萨克马血浆中的标志代谢物,为高乳脂率哈萨克马的选育提供数据支撑.选取年龄、胎次、体况相近,饲养管理条件一致的泌乳期哈萨克马12匹,采集产后第30~105天的乳样和血样各288份.根据测定的乳脂率结果,将乳脂率高(≥1.84%)的6匹哈萨克马的血样组成高乳脂率组,乳脂率低(≤0.90%)的6匹哈萨克马的血样组成低乳脂率组.之后,通过非靶向液相色谱-质谱(LC-MS)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血样本中的血浆代谢物.结果显示:从高、低乳脂率哈萨克马血浆中共检测出53种差异代谢物.高乳脂率哈萨克马血浆中花生四烯酸、D-赤式-1-磷酸鞘氨醇、前列腺素、5-羟基吲哚-3-乙酸、血栓素B2、尿酸等36种物质的浓度显著高于低乳脂率哈萨克马(P<0.05),L-焦谷氨酸、D-果糖-6-磷酸、生物素和D-高半胱氨酸等17种物质的浓度显著低于低乳脂率哈萨克马(P<0.05).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花生四烯酸代谢、亚油酸代谢、嘌呤代谢、半乳糖代谢及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等代谢途径.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层次探究乳脂的合成以及进一步提升马乳品质提供理论基础.

    哈萨克马乳脂率代谢组标志代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