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胫骨指标的影响

    张安荣刘娇陈志敏常文环...
    4123-4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通过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研究其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胫骨指标的影响.选择180只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肉仔鸡,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 mg/kg黄霉素、75 mg/kg金霉素和20 mg/kg吉他霉素,枯草芽孢杆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1010 CFU/kg枯草芽孢杆菌.试验期42 d.结果 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未显著影响1~21日龄和22~42日龄肉仔鸡末重、平均日增重(P>0.05),但显著降低了1~21日龄肉仔鸡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提高了22~42日龄肉仔鸡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极显著提高了21日龄肉仔鸡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P<0.01),极显著提高了42日龄肉仔鸡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P<0.01).3)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极显著提高了42日龄肉仔鸡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P<0.01),显著提高了血清球蛋白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了21日龄肉仔鸡血清氨和尿酸含量(P<0.01).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极显著提高了42日龄肉仔鸡胫骨中钙、磷含量(P<0.01);与抗生素组相比,枯草芽孢杆菌组肉仔鸡胫骨强度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显著降低了1~21日龄肉仔鸡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了22~42日龄肉仔鸡的料重比,但改善了肉鸡脂类代谢,提高饲粮中蛋白质的吸收,降低氮排放,促进胫骨钙、磷沉积.

    枯草芽孢杆菌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胫骨指标

    姜辣素和大蒜素及其组合对817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范秋丽李辉蒋守群李龙...
    4132-4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姜辣素和大蒜素及其组合对817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900只2日龄817肉鸡,根据体重一致原则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试验分2~21日龄和22~41日龄2个阶段,试验期40 d.各组抗生素、姜辣素和大蒜素添加情况分别为:A组(0添加)、B组(2 mg/kg恩拉霉素)、C组(100 mg/kg姜辣素)、D组(400 mg/kg大蒜素)、E组(第1阶段25 mg/kg姜辣素+100 mg/kg大蒜素;第2阶段50 mg/kg姜辣素+200 mg/kg大蒜素)、F组(第1阶段50 mg/kg姜辣素+200 mg/kg大蒜素;第2阶段100 mg/kg姜辣素+400 mg/kg大蒜素).结果 表明:1)相比A、B组,D和E组2~21日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E组22~41日龄平均日增重以及2~41日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升高(P<0.05),22~41日龄料重比以及2~41日龄料重比和增重饲料成本均显著降低(P<0.05).2)C、D、E和F组屠体率显著高于A组(P<0.05).3)姜辣素和大蒜素对免疫器官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4)相比A、B组,C、D、E和F组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E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C、E和F组血浆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显著降低(P<0.05);F组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显著升高(P<0.05).相比A组,B、C和E组血浆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升高(P<0.05);E组血浆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817肉鸡在2~21日龄阶段基础饲粮中混合添加25 mg/kg姜辣素和100 mg/kg大蒜素,22~41日龄阶段混合添加50 mg/kg姜辣素和200 mg/kg大蒜素可提高生长性能、经济效益、胴体性能、抗氧化和免疫功能.

    817肉鸡姜辣素大蒜素生长性能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

    饲粮中添加甜菜碱对仔鹅生长性能及其调控因子的影响

    杨雨阳金金万雨张航...
    4140-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甜菜碱对仔鹅生长性能、血清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含量、屠宰性能和脏器指数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的1日龄江南白鹅公鹅36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中分别添加0.06%(B组)、0.12%(C组)、0.18%(D组)和0.24%(E组)甜菜碱,试验期63 d.结果 表明:1)42日龄仔鹅体重随着甜菜碱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上升(P<0.05);C、D、E组63日龄仔鹅体重显著低于A、B组(P<0.05).43~63日龄仔鹅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随着甜菜碱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下降(P<0.05),而料重比(F/G)随着甜菜碱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上升(P<0.05).2)42日龄仔鹅血清GH和IGF⁃Ⅰ含量随着甜菜碱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上升(P<0.05).3)63日龄仔鹅的腹脂率和皮脂厚随着甜菜碱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下降(P<0.05).4)63日龄仔鹅的肝脏指数随着甜菜碱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上升(P<0.05).由此可见,不同生长阶段饲粮中添加甜菜碱对仔鹅有不同作用.1~42日龄饲粮中添加甜菜碱可显著提高仔鹅生长性能;43~63日龄饲粮中添加甜菜碱可显著促进脂肪代谢,改善胴体品质.建议1~42日龄仔鹅饲粮中甜菜碱适宜添加水平为0.18%,43~63日龄仔鹅饲粮中甜菜碱适宜添加水平为0.12%.

    甜菜碱仔鹅生长性能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屠宰性能脏器指数

    全株玉米青贮饲粮营养价值改进技术对肉牛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杨致玲王亚茹樊子菡杨国义...
    4148-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全株玉米青贮饲粮营养价值改进技术对肉牛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60头体重为(220±12)kg的和牛×安格斯F1阉公牛,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15头牛,第1组饲喂以全株玉米青贮为主要粗饲料的基础饲粮;第2组饲喂以加入青贮添加剂制作的全株玉米青贮(简称加菌青贮)为主要粗饲料的饲粮,添加量为10 g/t;第3组饲喂在第2组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赖氨酸(RPL)的饲粮,添加量为8.95 g/d;第4组饲喂在第3组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RPM)的饲粮,添加量为2.98 g/d.试验包括预试期7 d和正试期90 d.结果 表明:1)第3、4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第1组(P<0.05),各组之间的干物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第1组的料重比极显著高于第2、3和4组(P<0.01),第1、2组显著高于第3、4组(P<0.05).2)第2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第1组(P<0.01),第3、4组显著高于第1组(P<0.05);各组间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第2、3和4组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表观消化率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高于第1组(P<0.05).3)各组间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胺酶(ALT)和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CPS⁃Ⅰ)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4)第3、4组血清尿素氮(UN)和肌酐含量显著低于第2组(P<0.05),第4组血清半胱氨酸含量显著低于第1、2组(P<0.05),但对于其他血清生化指标,各间差异不显著(P>0.05).5)第3、4组血清生长激素含量显著高于第1组(P<0.05),各组间其他激素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对于以全株玉米青贮为主要粗饲料的基础饲粮,在加菌基础上单独添加RPL和同时添加RPL和RPM可以提高肉牛的平均日增重,本试验中3种改进技术都可以提高试验牛的饲料转化率,加菌青贮同时添加RPL的效果更明显.

    全株玉米青贮加菌全株玉米青贮过瘤胃氨基酸肉牛生长性能

    辣椒碱对热应激奶牛采食量、产奶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朱靖谢颖裴明财韩兆玉...
    4158-4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辣椒碱对热应激奶牛采食量、产奶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年龄、胎次、泌乳日龄及产奶量相近的4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头.对照组奶牛饲喂原奶牛场饲粮,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每头添加1.2 g/d的辣椒碱,每天饲喂3次,预试期7 d,试验期2个月.每天记录牛舍温湿指数;每天记录投料量和剩料量,测定干物质含量,计算干物质采食量;每周测量试验奶牛直肠温度;试验第1、15、30、45、60天时,分别记录产奶量并采集奶样测定乳成分相关指标;试验第1及60天时,牛尾根采血10 mL,离心后取上清,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表明:试验牛处于轻微热应激水平,添加辣椒碱能够缓解奶牛直肠温度上升,同时显著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P<0.05),显著降低乳体细胞数(P<0.05).但添加辣椒碱对产奶量和乳脂率、乳糖率、乳蛋白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此外,添加辣椒碱能够显著降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活性及皮质醇和丙二醛含量(P<0.05),对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总而言之,夏季热应激奶牛饲粮中添加辣椒碱能够促进奶牛采食,并有益于改善血清生化指标,但对产奶性能没有显著改善.

    辣椒碱热应激产奶性能血清生化指标

    裂壶藻和乳铁蛋白对大肠杆菌K99攻毒哺乳犊牛腹泻、生长性能、粪便评分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阿拉腾珠拉刘文慧马露任丽娟...
    4166-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研究裂壶藻和乳铁蛋白对大肠杆菌K99攻毒哺乳犊牛腹泻的缓解作用,以及裂壶藻和乳铁蛋白对哺乳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50头1日龄新生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头牛.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乳铁蛋白和裂壶藻;乳铁蛋白组(LF组)饲喂基础饲粮+1 g/d乳铁蛋白;裂壶藻组(SZ组)饲喂基础饲粮+20 g/d裂壶藻;乳铁蛋白+裂壶藻组(LF+SZ组)饲喂基础饲粮+1 g/d乳铁蛋白+20 g/d裂壶藻.同时设置未攻毒大肠杆菌组进行参考比较.在7日龄时,除未攻毒大肠杆菌组外,对其他各组试验犊牛进行口服大肠杆菌K99(10 mL,1×1011 CFU/mL)攻毒处理,试验进行至14日龄结束.结果 表明:1)1~7日龄时,饲粮中添加裂壶藻有提高平均日增重的趋势(P=0.093);8~11日龄时,与C组相比,LF、SZ和LF+SZ组粪便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乳铁蛋白和裂壶藻在降低粪便评分方面存在协同作用的趋势(P=0.074).2)11日龄时,与C组相比,LF、SZ和LF+SZ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P<0.05),且LF+SZ组显著高于LF、SZ组(P<0.05);14日龄时,LF+SZ组血清CAT活性显著高于SZ和C组(P<0.05).14日龄时,与C组相比,SZ和LF+SZ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7日龄时,与SZ和LF+SZ组相比,LF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11日龄时,与LF组相比,SZ和LF+SZ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提高(P<0.05);14日龄时,LF+SZ组血清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由此可见,犊牛在大肠杆菌K99攻毒条件下,饲粮中添加裂壶藻和乳铁蛋白具有促进肠道健康、降低腹泻、提高抗氧化能力的作用.乳铁蛋白在提高犊牛抗氧化能力方面优于裂壶藻,且裂壶藻和乳铁蛋白联合使用在降低哺乳犊牛粪便评分方面有协同作用,可更好地缓解犊牛腹泻.

    裂壶藻乳铁蛋白哺乳犊牛粪便评分抗氧化能力

    丁酸钠与丝兰对大肠杆菌K99攻毒哺乳犊牛生长性能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刘文慧阿拉腾珠拉马露任丽娟...
    4177-4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钠与丝兰对大肠杆菌K99攻毒哺乳犊牛生长性能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40头健康、体重[(40±5)kg]相近的1日龄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饲粮,丁酸钠组(SB组)饲喂基础饲粮+30 g/d丁酸钠;丝兰组(Y组)饲喂基础饲粮+9 g/d丝兰,丁酸钠+丝兰组(SB+Y组)饲喂基础饲粮+30 g/d丁酸钠+9 g/d丝兰.在犊牛7日龄时进行大肠杆菌K99攻毒,试验进行至14日龄结束.结果 表明:1)1~7日龄时,与SB组相比,SB+Y组犊牛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2)11日龄时,SB组犊牛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C组(P<0.05);14日龄时,SB组和Y组犊牛血清中CAT活性显著高于C组和SB+Y组(P<0.05).11日龄时,与C组相比,Y组犊牛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有升高的趋势(P=0.088),SB+Y组犊牛血清中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7日龄时,与C组相比,Y组犊牛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有降低的趋势(P=0.050);14日龄时,与C组相比,SB+Y组犊牛血清中MDA含量有降低的趋势(P=0.089).综上所述,哺乳犊牛处于大肠杆菌K99攻毒的应激模式下,丁酸钠与丝兰单独添加均可提高犊牛的抗氧化能力,但对犊牛的生长性能没有影响.丁酸钠与丝兰组合添加可提高犊牛的抗氧化能力,但降低了犊牛的平均日采食量.

    哺乳犊牛丁酸钠丝兰生长性能抗氧化

    舍饲养殖对麦洼牦牛瘤胃微生物宏基因组的影响

    李娟王利罗晓林官久强...
    4185-4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舍饲养殖对牦牛生长性能和瘤胃微生物物种组成及相对丰度、微生物碳水化合物酶(CAZy)以及蛋白质代谢通路的影响.选取2~3岁的健康雄性麦洼牦牛10只,体重在150~180 kg,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其分为舍饲组和放牧组,每组5只,正试期为4个月.养殖结束后,每组5只牦牛进行屠宰,采集瘤胃液,提取DNA构建测序文库,采用宏基因组方法分析瘤胃微生物变化.结果 表明:与放牧养殖相比,舍饲养殖显著增加了麦洼牦牛的平均增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瘤胃微生物基因预测共得到2065638个开放阅读框(ORFs),经去冗余后,共获得1571578个ORFs,其中完整基因数为333371个.与放牧养殖相比,舍饲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软壁菌门、浮霉菌门的相对丰度均增加(P>0.05),纤维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普雷沃氏菌属、梭菌属、拟杆菌属、丁酸弧菌属、假丁酸弧菌属、另枝菌属、产琥珀酸菌属相对丰度均增加(P>0.05),丝状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与放牧养殖相比,舍饲组糖苷水解酶(GH)、糖基转移酶(GT)相对丰度增加(P>0.05),且舍饲养殖对GT相对丰度的上调和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CBM)相对丰度的下调影响最大.此外,舍饲养殖还增加了瘤胃微生物转录、辅酶转运和代谢等功能蛋白的相对丰度(P>0.05),增加了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通路蛋白的相对丰度(P>0.05).综上所述,舍饲养殖显著增加了麦洼牦牛的体重,影响了牦牛瘤胃微生物的组成结构.

    瘤胃微生物牦牛宏基因组舍饲养殖

    三江源区高寒草场泌乳牦牛冷季补饲精料对其产奶量及乳中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周义秀郝力壮刘书杰
    4194-4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阐明三江源区高寒草场泌乳牦牛冷季补饲精料对其产奶量及乳中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选取自然放牧状态下胎次和体况一致的50头健康泌乳牦牛,随机分为5组,即:A组(自然放牧)、B组(自然放牧+补饲0.25 kg/d精料)、C组(自然放牧+补饲0.50 kg/d精料)、D组(自然放牧+补饲1.00 kg/d精料)、E组(自然放牧+补饲1.50 kg/d精料),记录从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泌乳牦牛每月产奶量,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每月对5组牦牛乳及牧草中9种矿物质元素[钾(K)、钠(Na)、钙(Ca)、镁(Mg)、铁(Fe)、锰(Mn)、锌(Zn)、钴(Co)、铜(Cu)]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 表明:1)牧草中Mn含量在各月份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矿物质元素含量在各个月份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K、Ca、Fe、Zn和Cu含量随月份推移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后上升趋势,Mg和Co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N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趋势,而Mn含量则呈缓慢上升趋势.2)2018年11月各组之间产奶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5个月不同精料补饲量对泌乳牦牛产奶量有显著性影响(P<0.05),2018年12月D组产奶量最高,2019年1—4月E组产奶量最高,且显著高于A组(P<0.05).3)补饲精料对牦牛乳中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较大,K、Na、Mg和Co含量均为E组最高,且显著高于A组(P<0.05);Ca含量在2018年11月、2019年2月、2019年3月表现为E组显著高于A组(P<0.05);Fe含量除在2018年12月以D组最高外,其余月份均为E组显著高于A组(P<0.05);Mn含量除2019年2月和4月B组最高外,其余月份均为E组显著高于A组(P<0.05);Zn含量除2019年2月D组最高外,其余月份E组显著高于A组(P<0.05);Cu含量除2019年2月C组最高外,其余月份E组显著高于A组(P<0.05).4)牦牛产奶量与精料补饲量呈线性相关关系,其拟合方程为Y=0.22X+0.508(r=0.749);乳中除Ca和Mg含量外,K、Na、Fe、Mn、Zn、Co和Cu含量均与精料补饲量呈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48(P<0.01)、0.682(P<0.01)、0.711(P<0.01)、0.435(P<0.05)、0.594(P<0.01)、0.461(P<0.05)和0.392(P<0.05).综上所述,经过精料补饲后,三江源区高寒草场冷季泌乳牦牛产奶量显著提高,且乳中9种矿物质元素含量均有所增加,补饲1.50 kg/d精料的牦牛产奶量和乳中各矿物质元素含量最高.

    冷季牦牛乳饲粮产奶量矿物质

    布拉迪酵母壁多糖对早期断奶羔羊腹泻及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

    刘孟健张文举姚峻
    4205-4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布拉迪酵母壁多糖对早期断奶羔羊粪样指数、腹泻频率及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60只15~17日龄的健康羔羊,按同质原则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羔羊.5组试验羔羊分别饲喂代乳料(Ⅰ组)、代乳料+0.005%庆大霉素(Ⅱ组)、代乳料+0.1%布拉迪酵母壁多糖(Ⅲ组)、代乳料+0.3%布拉迪酵母壁多糖(Ⅳ组)、代乳料+0.5%布拉迪酵母壁多糖(Ⅴ组).试验期共44 d,其中过渡期8 d,预试期7 d,正试期29 d.结果 显示:1)Ⅳ组和Ⅴ组的粪样指数和腹泻频率较Ⅰ组分别显著降低了20.73%、15.85%和31.34%、23.75%(P<0.05).2)Ⅳ组和Ⅴ组结肠黏膜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较Ⅰ组分别显著提高了14.49%和17.77%(P<0.05);Ⅲ组结肠黏膜中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较Ⅰ组显著提高了5.81%(P<0.05);Ⅳ组和Ⅴ组结肠黏膜中白细胞介素-1(IL⁃1)含量较Ⅰ组分别显著降低了7.93%和10.58%(P<0.05);Ⅳ组结肠黏膜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较Ⅰ组显著提高8.05%(P<0.05);此外,Ⅳ组和Ⅴ组结肠黏膜中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有所降低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含量有所提高,但与Ⅰ组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由此可见,代乳料中添加0.3%~0.5%的布拉迪酵母壁多糖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早期断奶羔羊的腹泻频率,提高其肠道黏膜免疫水平.

    布拉迪酵母壁多糖腹泻频率肠道免疫早期断奶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