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

月刊

大学教育/Journal University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创新扩散理论视角下智慧教育校园建设探索——山东大学案例研究

    黄晓丹赵玉宝贾祥成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教育校园建设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高等教育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途径。文章分析了创新扩散理论运用于智慧教育校园建设的必要性,强调了创新扩散理论在促进教育技术和教育模式改革创新传播中的关键作用。研究发现,智慧教育校园建设需遵循一系列综合性指导原则,如创新兼容性原则、可观察性与交流原则、试验性与适应性原则、参与性发展原则、持续改进与评估原则、安全与伦理原则以及可持续性原则。根据这些原则,山东大学设计出智慧教育校园建设的总体框架,包括核心理念设计、教学生态系统构建、智慧教育空间创新、典型案例示范以及支撑条件优化等方面。实践证明,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智慧教育校园建设不仅能够促进新教育技术的有效扩散,而且能够优化智慧教育环境,响应师生需求,推动教育创新。

    教育数字化智慧教育校园建设创新扩散教育改革创新

    文化自信背景下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考

    罗文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要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应注重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文章从思想、制度、精神和行为四方面探索文化自信背景下加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以进一步丰富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内涵,促进民办高校可持续平稳发展。

    文化自信民办高校校园文化文化建设

    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的高等数学课程改革探索——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

    袁丰宋洪雪
    12-1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提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高校应积极担负此使命。目前,我国高等数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无法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南京邮电大学根据党和国家的育人要求,从课程教学的内容、方法、评价体系及师资建设等方面深入研究和探索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文章对南京邮电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经验进行了概括分析,为其他高校的高等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高等数学课程改革时代新人

    高电压技术课程实践环节的理实一体化改革探索

    张东东张文博郝思鹏陆旦宏...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科教融合的新型育人模式,以高电压技术课程为例,从授课计划和考核方式两方面入手,提出了针对实践环节的理实一体化改革思路。通过改革,增加了实践环节的比重,优化了考核方式,实现了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现了科教融合的教学理念,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实践教学教学改革理实一体化科教融合高电压技术课程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韩广丰奇成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概论课程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本科生最先接触的一门专业课程,对促使学生掌握专业概念、建立专业知识框架具有重要作用。该课程具有内容广泛、知识点分散、课时有限等特点,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师难以高质量完成教学目标。基于这些课程特点,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从丰富教学内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团队结构、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期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概论课程教学内涵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高校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朱坎杨权权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观点。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究各种教学现象的根源,并采用积极稳妥的举措,可以建立"面向工程、强化基础、提升能力、塑造价值"的力学课程教学体系,提升力学课程教学的生命力。文章以淮阴工学院力学课程教学为例,着重讨论其教学核心,构想其教学模式,提出其优化策略,强化在教学过程中若干关系的平衡。

    力学课程教学核心教学模式优化策略

    面向新工科的酶工程CDIO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李冠华苑琳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酶工程技术性、应用性极强,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为了适应新工科培养要求,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卓越工程师,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对酶工程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首先,优化教学大纲,整合课程内容;其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将线上教学和线下实践相结合,引入虚拟仿真实验,增加酶制剂生产企业调研环节;再次,融入思政元素,讲述酶学研究或酶制剂产业背后的科学及人文故事;最后,丰富授课形式,注重过程考核,多角度考查学生学习情况。这样的教学改革有助于建立适应新工科要求的酶工程CDIO课程教学新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了解学科前沿与行业发展,能够引领生物产业发展的高素质酶工程技术人才。

    新工科酶工程课程工程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横纵交叉"架构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

    李志军钟明辉
    33-3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工科建设的稳步推进,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广西外国语学院针对当前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三大理念出发,明确了人才培养路径创新、社团辅助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梯度创新、教学反哺层次创新的总体改革思路,开展了基于"横纵交叉"架构的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可为其他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参考。

    "横纵交叉"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黄宏本李宗妮覃畅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传统的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呈现出多方面的不足,难以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基于OBE理念,文章探讨了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以目标为导向改革教学内容,以"核心+模块"适应不同专业需求;科教融合,引入工程案例,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响应国产化替代需求,引入信创数据库,有效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这些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新工科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OBE理念信创

    "赛教融合"微坊式教学培养的实践策略——以地理学专业为例

    吕龙贡琰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回归课堂和深化课改的新时代教学要求下,利用微坊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将专业竞赛与教育培养相融合,使得高等院校地理学专业教学及学生培养能够更好地响应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文章基于针对高校地理学专业大学生的问卷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挖掘传统教学与专业竞赛在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赛教融合"的教学培养模式。研究发现,"赛教融合"微坊式教学培养中存在专业教材陈旧、强理论弱实践、缺乏学习资源及教学团队、组织考评不足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师生在"赛教融合"微坊式教学中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文章立足教学团队、课程建设、专业研究及实习实践等实现学科交叉,突出空间环境及分布的差异、人地系统交互等多元空间,强调地理多元数据处理、可视化及系统开发的计算逻辑,并基于上述三大维度构建强化基础训练、协同学科竞赛和共享共建课堂等微坊式教学框架,最后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

    "赛教融合"微坊式教学优化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