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

月刊

大学教育/Journal University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商科背景下跨学科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实践路径研究

    谢品谭文旭韦铁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商科推进传统商科与新技术新理念相结合,目的是进一步打破学科边界,培养更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跨学科视野的创新型管理人才.传统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限制了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新商科背景下创建新的管理人才培养理念,形成整体性高、动态性强、协同性优的构建理念,充分立足实践要素和实训场景,整合利用跨学科课程资源,建设多学科深度融合的知识内容,将跨学科理论与产业实践紧密结合,并搭建更加全面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以期调整优化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路径,对新商科创新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起到关键性支撑作用.

    新商科跨学科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实践路径

    "三化三制"模式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研究

    朱建芳梁倩李楠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将"三化三制"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文章在分析"三化三制"培养目的基础上,按照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确定培养目标的设定原则.将社会需求、学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三化三制"的培养目的纳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以能够达成培养目标为准则再编制出符合专业认证精神的12条毕业要求.在行业导师的深度参与下,将来自企事业单位现场的具体工作内容整理成一个个具体的实战化教学项目,并形成分层次的教学项目体系,通过职业资格知识内容的全覆盖,进而形成实战化职业化的课程体系,通过配套管理制度将"三化三制"要求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合"三化三制"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为特色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保障.

    "三化三制""三三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

    数理学科交叉融合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思考——以江南大学为例

    陈周陈国庆王珏胡满峰...
    102-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基础学科的拔尖人才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文章系统分析了基础学科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其成因,这些问题包括学科交叉融合不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施不到位、学生数理基础薄弱等.课题组以江南大学理学院"伟长实验班"的实践为例,依托数理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了"综合选拔、信念塑造、资源协同、交叉培养"的拔尖人才培养路径,并提出了"一制三化两融合"的数理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新思路,以期为其他高校培养拔尖人才提供参考.

    数理学科交叉融合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大学生工程数学学习焦虑影响因素分析

    王辛刚王嘉琪贾立新张冬梅...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组通过设计具有良好信效度的问卷,深入调查了3所大学学生工程数学学习焦虑情况;运用因子分析法,提炼出5个显著影响学习焦虑的因素,并通过回归分析,构建修正后的工程数学学习焦虑影响因素模型;随后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各因素对学习焦虑的具体影响,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工程数学学习焦虑因子分析回归分析

    公费定向师范教育在地化改革的价值与路径

    刘雨田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公费定向师范教育在地化改革,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适配性,强化地方高校服务当地发展的教育职能;有利于乡村教育获取高质量的在地资源,绘制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地方画卷;有利于促进乡村学生健康成长,为乡村振兴积蓄人力资本.在推进路径上,要确立教育目标,培养现代化乡村教师;要完善课程体系,师范性、乡土性、现代性融通并举;要转变"自我—乡村"关系认知,培养文化回应性教育能力;要构建"U-G-S"合作模式,全面引领在地化改革.

    公费定向师范教育地方公费师范生在地化教育乡村教育

    基于生成性体育教学的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研究

    王警凤黄建莲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性体育教学是在体育课程改革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较为新型的教学理念.文章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梳理生成性体育教学的内涵、功能,进一步探讨通过其培养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理据,并提出相关的培养路径:做弹性、动态化的教学设计;创设游戏化情境,注重具身体验;拓展课堂互动的深度和广度;强化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支撑条件.

    大学生生成性体育教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发展研究

    阳海青鲁林波孙群群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与体育教育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对国防教育的影响深远,体育教育对国防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两者目前依然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教育合力,缺乏有效的协同发展机制,学生参与国防教育的主体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的融合载体和融合发展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因此,要加强学科融合,创新国防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新形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机制体制,建构高校国防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体系;创新培训模式,培育出一批能够胜任高校国防教育、体育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体育教育融合发展

    对"躺平式"大学生进行文化引领的教育策略实践研究

    李媛媛王雪婧姬会福刘芳...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少数大学生出现了"躺平"现象.文章从大思政视域下探讨基于文化引领的教育应对策略,通过厚植文化根基、"收编""躺平"文化、文化对症下药、践行文化内涵、提升自驱力、建立联动机制等方式,帮助"躺平式"大学生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价值,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躺平式"大学生文化引领教育学风建设教育策略

    中职生源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夏江涛王纪忠刘昊
    130-133,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中职生源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搭建职教人才成长"立交桥",能够促进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融通,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淮阴工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根据中职生源的特点,从中职阶段—本科阶段两阶段人才培养大融通理念、人才培养方案整体构建、"三维"评价机制构建、质量保障体系和过程管理建设等维度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修通职普融通的"梗阻路",探索出一条适合中职生源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之路.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已卓有成效.

    中职生源职普融通应用型本科整体构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其启示——以湖北省为例

    刘定惠彭羽榕杨文滔冯传祠...
    13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湖北省为例,通过对该省9所高校在新冠疫情前后的历年就业质量报告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疫情暴发的第一年,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最严峻.疫情对就业的影响具有持续性和累积性,部分高校就业率波动较大.位于地方的高校受疫情影响的程度要大于位于省会城市的高校;省属普通高校受疫情影响的程度要大于部属高校,也大于省属重点高校.就业结构方面,本科生深造愿望日益强烈,参与就业的热情持续下降.疫情期间,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在省内就业的比例上升,部属高校在就业市场中的优势依然显著,省内就业地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受疫情影响湖北高校的毕业生在事业单位和机关就业的比例整体呈现增长的趋势.最后,对疫情后推动湖北省大学生就业提出建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学生就业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