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

月刊

大学教育/Journal University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传承地域文化背景下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张巍郜红合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是具有地域性的,是一个国家实现永续发展的源头活水.地域文化代表着一个地区独特的社会、历史、地理和文化特征,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因此,如何将地域文化特色巧妙融入产品设计专业课程,回应时代需求,是传承与发展地域文化的关键所在.这不仅是彰显课程特色、促进产教融合的有效方式,也是推动地域文化与经济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文章以文创产品工作室专业课题1课程为例,从教学现状、存在问题、教学改革思路几个方面探索教学实施路径.

    地域文化产品设计教学改革

    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工程水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夏露李帅马耘秀吕春娟...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应运而生,目前已有16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但该专业办学体系仍处于探索和完善的阶段.工程水文学是研究水文现象的一般规律及其在涉水工程上应用的一门学科,它在土地综合整治的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通过教学改革使工程水文学课程教学满足该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山西农业大学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工程水文学课程为研究对象,基于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重建教学目标、重塑教学内容、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与方法、深化课程考核,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以期为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工程水文学课程教学适应性改革提供参考.

    工程水文学土地整治工程教学改革

    新医科背景下生物芯片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李彭平吕飒丽李多慧武剑...
    61-6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医科是构筑健康中国的重要基础,需要不断推进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生物芯片技术是典型的新医科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包含表达谱芯片、甲基化芯片、单核苷酸多态芯片和拷贝数变异芯片等高通量生物医学大数据的处理和应用,在产前诊断、肿瘤检测及抗肿瘤药物筛选、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抗药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同时,生物芯片技术具有前沿性和交叉性的特点.因此,对生物芯片技术课程的教学,既要强基固本,又要守正创新,这样才能培养适应和服务于现代医学研究的人才.南京医科大学生物芯片技术课程教学团队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上,从融入课程思政、明确课程目标、分析学情、完善课程内容、优化课程教学方式和完善考核方式六个维度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相关研究可为医学院校生物芯片技术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新医科生物芯片技术生物医学大数据

    新时代医学生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蒋福德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广西医科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组针对医学院校传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教学内容与医学专业紧密交叉融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开展定制化教材开发、改革教学方法手段以及改革课程考核等有效措施开展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更好地开展因材施教,使学生获得与时俱进的知识,更好地培养、提升学生的信息技能和信息素养,提升了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医学生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学科交叉融合信息素养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水文专业GIS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龙晓敏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介绍了基于OBE理念的水文专业GIS课程教学改革方法.通过明确学习成果、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教学评价与反馈体系、持续改进,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符合我国新工科建设的要求.未来,需继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行业需求和人才培养要求.

    GIS课程OBE理念新工科教学改革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三融"教学设计与实践

    郭庆军张立张格红
    75-7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是一门技术与经济、管理交叉的课程,当前面临课程模型偏理论化、分析方法偏传统化、知识模块偏割裂化的问题.为此,通过产教融合实现课程模型实战化、科教融汇实现分析方法先进化、职教融通实现知识模块耦合化,采用课程思政点与专业知识点、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标准答案与非标准答案结合的评定方式,全面评估教与学的效果,推动课程持续改进,实现知识、能力向素质进阶.

    "产教+科教+职教"微课堂工匠精神兵工精神全面评价

    CDIO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项目教学探究

    王婵史春薇伍永福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是工科专业课程普遍设置的教学目标,属于价值目标范畴.同时,工匠精神的培养近年来面临着育人体系细化难、定量考核难、成果落地难等问题.文章在CDIO教育理念下,将工匠精神目标进行细化,创新性地将进阶式项目实施引入课程链项目设计教学中,将知识点选题、小组统筹任务、平面作业、成绩进阶为多元化选题构思、模块化分工设计、立体化产品设计、赛事化产品运行,引导学生在课程链学习中完整参与工程分析设计全过程,最终达成工匠精神的培养目标.

    CDIO教育理念工匠精神课程链项目教学

    模拟课堂教学在五大领域教学法课程中的运用:问题与改进策略

    张越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模拟课堂教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五大领域教学法课程中的必要环节,对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学生的综合能力有重要作用.文章从教学改革的愿望出发,认为当前模拟课堂教学在五大领域教学法课程中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没有根据课程设置做充分考虑、忽视学生对实践性内容的学习需求、教学过程不够重视提升学生教学综合素质能力等问题,并提出结合课程设置科学安排模拟课堂教学的设计阶段、利用模拟课堂教学的实施阶段渗透实践性知识以及在模拟课堂教学的评价阶段指向对学生多维能力培养与发展的改进策略,以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给予学生更优质的课程学习体验.

    学前教育专业模拟课堂教学五大领域教学法课程

    人工智能技术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为例

    陆军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尤其是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文章以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编程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与实践.结合智能编程助手教学实例,展示人工智能技术对提高教学互动性、教学效率和拓宽学生学习思路的影响,推进技术应用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高等职业教育在人工智能技术时代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人工智能技术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编程教学改革Python程序设计

    学科文化建设视域下的思政育人工作探析

    赵庆
    93-9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大学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角色定位对大学的文化建设和思政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学科文化建设深化思政育人工作,特别是在充分理解学科文化内涵与价值的基础上,深入阐释学科文化建设与思政育人的关系,推动两者融合发展,不仅是深化学科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深化学科文化建设,有助于打破学科思政育人的壁垒,丰富其工作维度,构建思政育人工作共同体.针对学科精神文化在提升思政育人价值上尚未充分发挥应有作用、深化思政育人效果尚不明显、汇聚思政育人合力存在薄弱环节等具体问题,文章提出要以学科精神文化筑牢思政育人"主阵地"、以学科物质文化扩大思政育人"同心圆"和以学科行为文化拓展思政育人"共同体"等具体举措.

    学科文化思政育人工作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