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

月刊

大学教育/Journal University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意义疗法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轩文萍张凤娇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意义疗法具有鼓励人们从追求成功与幸福转向追求意义的实现和自我超越的特点,可有效促进大学生自发坚定理想信念。在意义疗法的应用过程中,要将个体生命意义与国家发展需要相结合,将学生生活、学习经历与实现意义的创造性价值观、体验性价值观和态度性价值观相结合,通过运用趋向型应对策略、回避型应对策略和自我超越机制策略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大学生自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攻坚克难、勇毅前行的顽强信念,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意义疗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高校人才培养德育

    问题牵引下工科专业课程探索型教学案例的设计研究

    黄英雷菁刘严刘伟...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探索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案例的设计,提出了一种问题牵引下的探索型教学案例设计框架,形成了"问题主线-时间线"与"知识点-思政元素"融合的可行模式;以案例"香农理论引导下的高效压缩编码设计之路"为例,详细描述了案例设计与实施过程。近三年对87名学生的跟踪调查与效果分析结果显示,案例教学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研究动力,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与创新意识,从而促进了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这进一步验证了文章提出的教学案例设计框架的可行性。

    教学案例问题式教学探索型教学课程思政

    大语言模型时代工科实践教学的机遇、挑战与应对初探

    康来谢毓湘郭金林魏迎梅...
    11-1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的兴起,为工科实践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工科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关键环节,传统教学模式在个性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等方面却显现出局限性。文章通过介绍大语言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大语言模型应用于工科实践教学的潜在机遇与挑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并设计一个以问题为导向的"师—生—大模型"互动教学案例。

    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工科实践教学

    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举措的文本及行动转化研究——基于29个省(区、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文本分析

    胡勇郝川艳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29个省(区、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举措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集中在统筹布局教育新基建、强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全面提升管理者和师生的信息素养、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网络安全治理能力等五个方面,具备弥合教育与时代的鸿沟,打造契合数字时代的教育体系;以数据为驱动,推动教育持续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依托重点建设项目,为教育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等特征。实现规划文本向行动转化,需要关注以下三条策略建议:各省(区、市)战略举措有同质化趋向,需"量体裁衣"回应教育数字化转型需求;建立反馈机制,激活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举措的动态调整能力;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合力协同推进机制,提升战略协同意识。

    "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举措行动转化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设置及达成度评价研究——以国家一流课程组织学与解剖学为例

    樊玉梅谭克于鹏尤琳浩...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教育部实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以来,部分高等院校课程目标的达成途径和考核方式处于不明确、不具体的状态,导致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不够准确。文章以河北师范大学国家一流课程组织学与解剖学为例,详细阐述了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目标的设置及依据、达成途径、考核及达成度评价方法,为高等院校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的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及其他专业课程的课程目标设置和达成度评价方法提供了参考。

    师范类专业认证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与实践——以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为例

    张民权利敏丁新平侯睿...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围绕新工科背景下的一流课程建设,分析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问题、改革的理念和思路、改革的方案与路径,以及通过建知识树、知识图谱、思维导图,制定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量规,建设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电力电子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成功经验,助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进程。

    电力电子技术一流课程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

    高校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以土地经济学课程为例

    赵素霞张小虎肖东洋傅建春...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范式,旨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其独立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形成。在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教学团队通过明确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完善考核机制,构建了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教学体系。在该教学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不仅显著增强了问题解决能力,还极大地增强了创新意识。文章提出的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教学体系为土地经济学领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相关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提供了借鉴。

    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高质量发展引领下的德才并举型工程案例教学改革

    于斌潘一吴玉国蔡家铁...
    38-4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案例教学是保障研究生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然而,在工程案例教学取得一系列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其缺乏对行业认同感的培养、教学效果参差不齐以及持续改进停留于表面等问题,亟须开展德才并举型工程案例教学改革。因此,文章首先进行工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双向融合,做好"德"的特色引领;其次,基于研究生的前置知识储备评估和学习方式差异性评估构建工程案例分级教学模式,引导"才"的形成;最后,从线上与线下两个节点、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课内与课外两个视角开展德才并举型的多元动态评价。

    案例教学双向融合分级教学动态评价工程教育高校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探索

    吕梦婕胡素君樊卫北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网络课程致力于培养兼具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文章深入分析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并基于OBE理念,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成果评价三个维度介绍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学生成果为导向,动态调整并优化教学目标,力求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跨学科思维能力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

    新工科计算机网络OBE教学设计

    基于机械传动原理的产品造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张巍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造型基础是"设计的基础",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设计思维方法和处理产品造型中各方面问题需要的基本能力。现在大多数设计院校中的基础造型训练课程,都要学习"三大构成",有些设计院校甚至将"三大构成"作为所有设计专业的基础。然而社会发展到现在,产品设计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单纯的形态研究方式和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设计所要面对的复杂情景需要。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学习造型时通常对物体的外在造型比较关注,而对内部的机械机构十分陌生,这不利于后期课程的学习,也不适用于现今时代的发展。因此,需要将机械传动的相关知识点融入产品造型基础课程中,使其与其他专业的造型基础课程内容区分开来,从而提升设计类专业学生的造型能力。文章以造型基础2(传动)课程为例,从课程现状、课程目前存在问题和改革实践过程几个方面论述课程的教学开展。

    机械传动造型基础产品设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