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

月刊

大学教育/Journal University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工程教育视角下培养大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大学英语创新教学模式探究

    彭圆刘思雯李玉坤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升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的要求.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了解不同文化差异、理解人类多元的思维模式、能讲好中国故事的全球胜任外语人才,课程组引入SAGE模型,提高了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拓展了校内的跨学科联合教学,为工程专业学生提供泛在语言学习环境.通过教学实验,新的教学方案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目标,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获得感.

    全球胜任力大学英语教学工程教育

    基于"SPOC+翻转课堂"双混合模式的工程光学课程改革

    田明丽赵换丽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目的是为学生创造一种高参与度的课堂体验.然而,由于学生学习惯性,翻转课堂环节往往存在课堂活力不足、讨论参与度低等问题.文章结合平顶山学院工程光学课程近年来的课改实践,依据该课程实验资源丰富、理实结合紧密的特点,提出了"任务驱动线上学习,实验助力课堂翻转"的技术线路,通过合理整合课程资源、充分介入实验元素、完善多元评价机制等一系列举措,打造"线上+线下""理论+实验"双混合学习模式,有效推动了课堂翻转,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课堂氛围呈现明显变化.

    SPOC翻转课堂理实一体工程光学

    安全工程专业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杨小妮王丹宋晓乔杜海洋...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因其学习难度大,教学中面临诸多挑战.文章基于课程开设的必要性,结合学情分析,梳理了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重构和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用好智慧教学平台、多维度进行课程考核、加强课程思政教学等方面开展了教学改革及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改革效果.

    安全工程专业工业通风与除尘教学改革课程思政

    经管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场景化教学模式探究

    周怡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经济管理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但由于课程学习难度大、案例与专业不匹配、实用性低等问题,部分学生易对该课程产生抵触情绪.课题组通过场景化教学,改变了传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偏理科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具体的专业场景中完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学习与运用.场景化教学模式大幅度缓解了学生对于该课程的抵触与畏难情绪,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场景化教学教学模式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马宁张腾达吴燕
    57-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医科"育人发展理念,促进医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医学生的道德品质、信息素养和信息实践能力,文章针对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分析与研究,剖析课程与"新医科"建设的契合点,阐述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创新的着力方向,提出从课程思政建设、医学信息素养培育两方面对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及案例,以期为国内医学院校同类型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新医科"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科教融合理念下学科交叉课程的探索式教学模式研究——以研究生专业核心课网络可靠性课程为例

    李瑞莹黄宁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网络及其故障的复杂性、相关研究的前沿性和交叉性,以及生源专业多样性的问题,网络可靠性课程教学团队围绕科教融合的课程建设理念,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探索式学习掌握网络可靠性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基本方法,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该课程建设了配套教材和文献、视频和案例资料库以及实验平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为高等工科院校开设类似学科交叉、科教融合类课程提供了借鉴.

    学科交叉科教融合研究生专业课网络可靠性

    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高校专业课教学的思考——以ChatGPT为例

    沈丹阳陈世杰魏晓斌
    65-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持续改革.随着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成果的不断涌现,高校教与学面临一些挑战.为此,课题组设计了调查问卷,以物流管理专业知识为切入口,通过实施数据采集进行了深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使用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在进行语言文书类工作时的办事效率,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助长学生的惰性和对人工智能的依赖.通过聚焦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并突出"提问—辨析—深究"能力训练,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教学中,可以将人工智能定位为工具、助教、同学、导师等多重角色.

    人工智能教与学物流管理专业课思辨能力提升

    xBL教学法在食品类通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王大慧许戊江邵玉欣卫功元...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大学通识选修课程课堂活力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因材施教不佳、教学深度不够、学生学习获得感不强等问题,食品添加剂的"功过是非"课程以优质慕课作为线上学习资源,线下教学充分分析课情和学情,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每次面授课设计主题或任务,采用CBL、EBL、GBL、LBL、PBL、TBL教学法(统称xBL教学方法),同时利用"慕课堂"作为线下辅助教学工具开展智慧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获得感明显增强.xBL教学法为其他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线下教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通识课程混合式教学xBL慕课食品

    VR技术在科普教育中的应用——以长治市浊漳河段VR产品为例

    孙永琪崔方天李伟王琦...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VR技术具有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等突出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军事、医学、影视、游戏、教育等方面.在当今网络时代,VR技术在科普教育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力是其他科普手段所不能比拟的.文章以智慧科普为出发点,把VR技术与浊漳河流域生态科普产品搭建在一起,使VR技术与水文、地理、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实现传播生态学知识、宣传环境保护理念的目的;并通过梳理VR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及理论基础,探讨VR科普教育资源的特征与需求.

    VR技术科普教育生态学自然地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融入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白洁王婷婷万广圣
    80-8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融入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对提高医学生哲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点、掌握重点难点、助力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基于认识规律,优化教学设计,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医学统计学教学内容的融合,通过图文并茂、结合习题、运用类比的方式,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深度融入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的路径,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哲学素养.

    课程思政哲学素养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