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

月刊

大学教育/Journal University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学术委员的教育背景差异——基于十所"双一流"高校的启示

    段平忠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UCINET6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对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的个体特征进行频度分析发现,委员的学位来源具有同层次高校依赖性的特征:其一,两种类型高校学术委员的学位获取都高度依赖于同层次的高校;其二,"双一流"高校学术委员对同层次高校学位的需求在学士、硕士、博士阶段递进过程中表现出递增趋势,而"双一流"学科高校学术委员对同层次高校学位的需求在学士、硕士、博士阶段递进过程中却表现出递减趋势。

    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个体特征教育差异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学生信息员制度的困境与建设路径

    韩杰郑秀清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信息员制度作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建立了信息收集、反馈、改进机制,但由于信息化建设滞后,导致学生信息反馈滞后、问题整改落实缺乏监控、问题分类归整难度大、不同层面学生信息员信息反馈重复等问题。通过信息综合化平台,将学生信息反馈与教学管理、专业(课程)评估、教师评价有效结合,同时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做好学生信息员的选拔、培训和管理工作,加强职能部门和教师对学生信息员制度的认知以及建立问题整改落实考核机制,可为高校自查、自纠、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注入新动力。

    信息化学生信息员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校管理

    审核评估背景下内部教学质量监控内容体系构建

    刘伟段江范文星曹晓慧...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是质量保障的重难点,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审核评估提出了建立"自觉、自律、自省、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的要求。监控内容体系建设是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当前,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内容存在覆盖不全、体系性不强、关注重点不够合理等问题。项目组按照"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人才培养设计路径,以产出成效为重点,构建了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内容体系。

    审核评估内部教学质量质量监控内容体系

    高职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张博闻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作为履行思政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骨干力量,在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是学校思政课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长久以来,科研基础薄弱、科研意识淡薄、科研团队缺失等因素成为制约高职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关键。因而,为了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科研能力,促进建立健全其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高职院校应着重促进教师个人层面、学校科研管理层面以及社会舆论层面三方形成合力,加快突破高职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在提升科研能力方面的掣肘,助力思政课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快速成长。

    高职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科研能力

    党建引领高校科研高质量发展研究——以广西艺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为例

    黄薇
    18-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就推动高校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有组织科研,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高质量、更大贡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出部署。广西高校深入贯彻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围绕国家和自治区战略需要,认真谋划有组织科研,聚焦问题导向,做好有组织科研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聚焦提升学科水平,夯实有组织科研的创作,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广西高校科研高质量发展。文章分析了党建引领高校科研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党建政治引领功能不够充分,党员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党建和业务存在"两张皮"现象。基于广西艺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党建引领科研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究总结提升党建引领推动高校科研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促进广西高校科研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党建引领高校科研高质量发展

    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路径探索

    董国珍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增大,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面临心理健康问题挑战。大数据技术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带来新机遇。文章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如工作方式单一、个性化不足、师资力量有限等,提出了大数据支撑下的创新路径,包括构建多元化教育形式、运用数据描绘学生个性化心理画像、实施个性化关怀,并通过构建智能化在线心理辅导平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智能判断。实践证明,该工作创新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大数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

    铁道工程智能施工与概预算课程建设的探索

    田亚护钟阳龙王涛
    27-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道工程智能施工与概预算作为一门新开设的铁道工程专业本科生主干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铁道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北京交通大学铁道工程智能施工与概预算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实践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课程组通过分析铁道工程智能施工与概预算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为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奠定基础。

    铁道工程智能施工与概预算教学实践课程建设探索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设置研究——以食品安全学课程为例

    钟鸣谢聪冯德悦范丽萍...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基于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及课程讲授等环节,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和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实现闭环式教育质量控制。课程是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单元,并由课程目标量化关联毕业要求。本文以食品安全学课程为例,探讨课程目标设置的依据、内容、评价观测点、支撑权重、达成度评价等问题,并提出实施方法,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课程目标设置、教学质量监控、持续改进提供思路与理论参考。

    工程教育认证课程目标内容支撑权重达成度评价

    理工科计算方法类课程建设思路探讨——以力学仿真分析中的多尺度计算方法课程为例

    杨扬张萌徐绯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计算力学专业研究生是我国自主仿真软件研发的核心力量,对其进行培养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在课程体系方面,计算方法类课程是支撑计算力学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其整体教学质量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文章以研究生课程力学仿真分析中的多尺度计算方法为例,探讨了当前计算方法类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以"思政育人"为核心、"算法引领""大国重器"两翼齐飞的教学内容改革思路,以"高校教师+企业专家"模式重组教学团队的教学模式改革思路,以及以翻转课堂、课后高阶项目式实践为抓手的教学方法改革思路,以期提升计算方法类课程的教学质量,为计算力学专业的高质量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计算力学制造强国课程建设人才培养

    基于"OBE理念"和"多元驱动式"的本科生计算机视觉课程建设

    蔡慧英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当前本科生计算机视觉课程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视觉智能需求的问题,分析了计算机视觉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基于OBE理念,依据本科生对知识点的接受程度,设计了包含计算机视觉基本原理、数字图像处理、2D计算机视觉、3D计算机视觉四个模块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案,并从计算机视觉课程教学实践出发,阐述了课程教学目标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建设、评价体系建设、教学模式建设、课程质量持续改进的措施,以期多元化全方位进行课程建设。

    计算机视觉课程建设OBE理念视觉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