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

月刊

大学教育/Journal University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测量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与实践研究

    沈照庆米晓越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合式教学模式兼具传统课堂和线上教学的优势,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为现代化高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当下教学的主流形式.有效进行教学改革,适应信息化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知识理解度,是测量学课程教学的重点.文章优化了测量学课程教学目标,梳理课程改革和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提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以及考核方式,并对课程特色与创新进行了阐述,为高校测量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提供参考.

    测量学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思政工程素养

    建筑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课程改革探索

    林峰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基建时代对土木工程专业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待.因此,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建筑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课需要进行课程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文章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剖析现有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教学优化思路,即增加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等教学内容、改进开放式讨论课等教学模式,以及注重阶段性测评.教学实践表明,该教改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教学改革一流本科课程

    面向新工科建设的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改革和实践

    何震宇朱国庆赵凯周彬...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培养信息技术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人才的基础.然而,在当前部分高校中,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往往存在思政融入不够深入、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轻思维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实践创新能力难以满足业界需求.文章以新工科建设为导向,从课程思政深度化、知识体系系统化、教学方法科学化、教学内容前沿化、教学支撑多样化、课程管理层次化和人才培养拔尖化七个维度综合发力,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算法分析课程.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改革新工科

    OBE理念下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以南开大学为例

    袁芳李霞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文化交际课程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构成,虽历经数轮改革,但学界对其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方面仍存有争议.文章以南开大学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改革为例,以成果导向教育(OBE)为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以自建在线课程为基础,对中外文化之共性和差异性进行总结,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并优化立体评价体系,推动课程的持续改进和完善,旨在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体系.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建设中国文化

    基于数字信息化的一流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谢明志何畏冯岚杨永清...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效果,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积极探索适合一流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大力开展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针对实践及实验教学面临的困难和限制,围绕实践教学方法、手段及过程,课题组以虚拟数字仿真平台为基础,构建了创新实践教学系统.实践及应用表明,教学改革加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提升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还通过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合作交流,积极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

    一流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土木工程桥梁专业教学改革

    明使命 提能力 启思维——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陈越田亚铭李典陈新伟...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通地质学作为地球科学及相关专业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填补了学生高中地学知识空白,能够启发学生的地质思维,并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知识基础.针对课程面临的痛点问题,课程教学团队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基于"一中心、两作用、三维度"模块链系统化地重构了教学内容;融合信息媒体技术,构建"深互动、三过程、四空间"的教学组织过程,以实现"知识技能、能力思维、思政素养"的三阶段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改革至今,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以及教师团队的教研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并多次获得重要奖项.该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推广价值.

    普通地质学基础学科思政育人教学改革线上线下混合

    面向课程育人的IATCV五位一体本科教育教学模式研究——以计算机控制技术为例

    王荣浩秦霞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课程育人的本质要义与内涵,文章从需求侧和供给侧探索了IATCV五位一体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即以兴趣(Interest)、能力(Ability)、思维(Thinking)、创新(Creativity)、价值(Value)培养为导向的课程育人法,同时研究了其与体验式教学的内在映射关系机制,并在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中进行了该模式的实践探索,以期为当前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教学改革课程育人人才培养IATCV五位一体体验式教学映射机制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程AOT教学模式的改革及实践

    徐林宁旭陈明生孙建...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结合陆军军医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程的特点,开展该课程AOT教学模式改革及实践.方法:结合AOT教学模式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过程评价等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满足部队卫勤保障和社会需求.实践结果:AOT教学模式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习效果,使学员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结论:AOT教学模式符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要求,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AOT教学模式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过程评价

    "对分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金堃闫文君庄迟蕾于柯远...
    78-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步深入教学一线,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活跃度成为教师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的目标之一.对分课堂将一半的课堂时间分配给学生,融合了讲授法和讨论法的优点,在提升学生积极性方面有显著效果;翻转课堂将课外学生自学与课堂师生互动相结合,在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两种模式的结合对学习资源丰富的基础类课程具有很强的适用性.文章主要讨论"对分课堂+翻转课堂"模式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对分课堂翻转课堂课堂设计信号与系统

    基于市场形成价格的公路工程造价课程教学内容优化与实践

    杨文安戴聆春王达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路工程造价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在工程造价市场形成机制下,公路工程造价课程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按照社会需求导向、"金课"标准指引和理论实践相结合原则进行优化和调整.在课程内容优化实践中,文章提出了构建"4+X"课程内容体系、融合课程思政和突出前沿知识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方案,有利于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造价计价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工程造价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工程管理公路工程造价课程市场形成价格教学内容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