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

月刊

大学教育/Journal University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

    刘进军彭海霞黄程锦
    101-104,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给高校图书馆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调查了我国147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思政类数字资源建设情况、思政教育专区设置情况、思政教育活动情况,揭示了部分高校图书馆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意识不强、资源缺乏整合、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并提出了理念先行、资源整合、人员素质提升等应对策略。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课程思政思政教育

    运用民间曲艺资源开展地方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研究

    李家燕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也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新时代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地方高校需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扎实探索和创新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路径,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风格。中国民间曲艺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创新对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民间曲艺资源在地方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丰富教育形式,强化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间曲艺资源地方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高等美术院校线上专业招生考试机制的研究与应用

    王利军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招生考试是一种人才选拔方式,是以升学为目的、对学生进行甄别选拔的教育评价形式。按照教育部对艺术类招生考试的要求,专业招生考试可依托网络技术平台进行改革与创新,目前已有部分高等美术院校开始进行线上专业招生考试的尝试。文章分析了线上专业招生考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线上专业招生考试模式的构建与设计方案,为高等院校艺术类招生考试探索一条新的路径。

    高等美术院校招生线上考试考试机制

    山东省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高校联合招收培养本科层次学生模式研究

    宁玉富张凤杰许文宪刘学...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高校联合招收培养本科层次学生的多种模式(如"2+2""1+3""3+1""4+0")的优缺点,提出了山东省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高校联合招收培养本科层次学生模式的建议和保障措施,明晰了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学生培养全过程中各自的职责及衔接协同模式。

    职业教育"4+0"人才培养模式融通培养

    地方师范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

    冯平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培养是创新型知识人才培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对于研究生的培养,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来探索合适的培养模式。地方师范院校研究生有其自身特点,比如生源质量一般、创新意识薄弱、主动性不高等,这些问题无疑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挑战。文章总结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包括对研究生进行思想引导、分阶段分层次培养、注重多学科综合以及通过快速解决跨学科问题来激发思维、建立联合导师制进行指导等。这些办法能为今后更好地指导研究生积累经验,同时也为同行提供参考。

    研究生教育地方师范院校创新能力培养

    土建类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

    崔明辉周晓燕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加快新工科建设、促进多学科融合、培养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背景下,针对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单一、缺乏协作、与工程脱节、不能满足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问题,国内部分高校开始尝试进行联合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文章分析了传统毕业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国内联合毕业设计教学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CDIO理念的联合毕业设计教学体系,规范了联合毕业设计教学流程,设计了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的成绩评价方法。实践表明,该教学体系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其跨专业协作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

    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CDIO理念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高质量就业视角下大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研究

    潘维军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就业教育往往忽视职业意识的重要作用,学界对职业意识的理解也众说纷纭。文章指出,大学生职业意识普遍树立较晚且不明确,滞后于社会发展;职业意识可以促使大学生及早确立职业目标,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职业能力。高校可以通过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完善社会实习等途径推动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意识。

    大学生职业意识大学生就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大学生社会实习

    重塑价值理性,回归教育本源——对世界大学排名的解构与理性思考

    田达睿雷振东叶飞李宏鹏...
    131-134,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当前流行的世界大学排名的本质,文章从大学综合水平"分值化"的合理性、大学排名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大学排名评价过程的公平性等问题入手,通过对QS、THE、U。S。News、ARWU四个主流世界大学排行榜及评价体系的解析,理性思考高校排名的问题。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在政治化、商业化等因素影响下,世界大学排名在合理性、科学性、公平性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过度推崇和迷信大学排名的高校极易被误导。我国高校应专注于自身特色与实际情况,实现多元化发展。大学评价的意义与价值并非"排名",评价应从技术理性重回价值理性和教育本源,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良好发展。

    世界大学排名评价指标体系高等教育

    中美生长军官数学素养培育比较研究——以海军潜艇学院与美国军官学校为例

    闫盼盼赵建昕
    13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素养是生长军官必备的基础素养。文章针对潜艇生长军官数学素养培育,通过比较中美生长军官院校在数学素养培育目标、数学课程设置、数学课程教学内容、数学课程教学模式、数学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异同,提出有利于海军潜艇学院数学素养培育的三点启示:教学理念上注重数学应用的培养、内容设置上加强数学软件的学习运用、教学条件上搭建智能化教学平台。

    数学素养数学课程设置教学平台考核方式

    "双减"政策下城市多孩家庭劳动教育SWOT分析和实践研究

    刘晓红汪春杰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赋予城市家庭劳动教育更多的优势和机遇,但也让城市多孩家庭劳动教育面临着现实困境。当前,城市多孩家庭的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做好家庭劳动教育的引导者和实施者;打造孩子之间的劳动共同体,实现孩子之间劳动教育的传帮带;挖掘家庭劳动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将家庭劳动教育融入孩子的日常,为孩子的成长成才赋能,以达成劳动实践育人的目标。

    "双减"政策城市多孩家庭劳动教育SW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