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王刚

半周刊

1002-7661

dxs1985@126.com

010-89702077/010-81679527

100084

北京清华大学84-161/162信箱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Journal Duyuxie
查看更多>>旨在推广教育新理论、新经验,为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全面深入推动素质教育。湖北总部电话0724-6060842 咨询QQ:564535801 北京编辑部电话:010-89702077 81679527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学生参与实验前准备”对提升实验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

    钱连英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课前由教师准备好一切材料,上课时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单向”教学,与二期课改提出的课程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的理念和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实验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怎样让学生更多地获得学习经历等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实验课前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的教学策略,策略的实施分为(1)自带材料不影响实验内容(2)自带材料种类的不同影响实验结果,教学显示,新的教学策略的实施满足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好奇心与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更多地体验从而获得学习经验。

    改进学生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穆贞宁
    44-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直以来,我国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较单一片面,不够科学,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无论是对学生、老师还是学校,“唯分数论”在当今中国还大行其道。因此,改革目前的评价方式已迫在眉睫,针对学生评价的改革也刻不容缓。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注重发展性、多元化,注重全面性和差异性,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扬长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改进评价促进发展

    关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思考

    雷良晨
    45-45页

    略谈对石柱县流动人口幼儿教育的思考

    陈世清
    4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动幼儿不具备当地户口,加上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多选择就读一些收费相对低的民办幼儿园。由于民办幼儿园追逐利益最大化、投入最小化,这些园所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教职工总数差强人意,班额普遍过大;举办者缩减对日常保教、玩具的支出,教玩具匮乏;空间狭窄,安全、卫生条件存在不少隐患,保健措施不能落实到位;教师专业化程度和学历偏低,工资待遇不高,流动性大;多位于工厂附近,交通堵塞,空气、噪声污染严重。若听之任之,将使问题增多,质量变得更加低劣。若流动儿童进入质量过于低劣的托幼机构,不仅不会产生人们期望的“促进儿童发展”的结果,反而会危害他们的学习和发展。为此,要保障流动儿童接受达到一定质量要求的学前教育,才能为其做好入学准备起到推动作用。本文拟就石柱县流动人口幼儿教育谈谈自己的一点拙见。

    石柱县流动人口幼儿教育思考

    浅谈贫困地区农村中学读写一体化教学原则

    武文强
    47-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中学读写一体化教学原则由两部分构成:最主要的要重视课内学习,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其次还应引导课外学习,仍然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的结合。

    读写一体化课内学习课外学习阅读写作相结合

    识字课堂中如何渗透字理教学

    徐嘉
    48-48页

    应用性本科高校师徒制专业成长构建探索

    夏冬梅
    49-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师资多元化时代,高等教育构建与企业共同合作,以培养出适合的专业化教师已是必然趋势。师徒制教学是利用“师徒制教育实习模式”的做法,以学校本位及自导性学习方式,帮助教师升级到师傅的自我成长,特别是在专业发展方面。这种影响包括教师内在于外在成长,及表现在自己所任教的班级教学、徒弟及学校层面的共同成长。

    专业成长师徒制实习实训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杨友志
    50-50页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刘玉梅
    51-51页

    因材施教理念在科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江海勇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承认差异,分层教学,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保证。在《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极力倡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全面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主要探讨从学生、备课、授课、辅导、作业、测评和评价等方面开展因材施教,构建分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提高《科学》课程和其它学科的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推动和借鉴作用。

    科学课程因材施教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