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读与写(中旬)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读与写(中旬)
读与写(中旬)

唐鸿

月刊

1672-1578

duyuxie@vip.126.com

0817-2818833

637000

四川省南充市玉带中路137号梦如家园7-1

读与写(中旬)/Journal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以各类高等院,中小学教师及研究生、教育科研工作者等读者对象,旨在为其提供一个发表教科论文的平台,促进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探幼儿教育的基石——品德教育

    朱允溪
    359-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品德教育是教育中最古老的话题之一,是幼儿教育的基石,是塑造新一代具有良好精神面貌、品德、行为习惯和性格的奠基工程,如何搞好幼儿的德育关系到祖国的繁荣和发展.但在现实中,德育的假大空现象是我国幼儿品德教育的一个主要问题.在日益关注德育实效性的今天,德育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德育叙事作为一种传统的德育方法,在现实的德育中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幼儿园品德教育课程道德叙事主题故事的筛选

    怎样让孩子"玩"出自信来

    章超
    360-361页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

    张亚敏
    361-362页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嘎松曲珍
    362-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突出幼儿园教学特色,是提高幼儿教学效果,推进幼儿教学改革,提高幼儿园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也是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方法.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是突出幼儿园教学特色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作用出发,简要阐述了几种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希望对促进幼儿园特色教育具有帮助.

    幼儿园教育教学民间艺术文化作用渗透策略

    区域活动规则的创立对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何明
    363-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园的区域常规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规则,它使幼儿在区域游戏更加丰富而有规律,良好的常规培养不仅能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又能培养幼儿自主性和独立性.因此,在区域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常规培养是很有必要性的.在实践中我发现,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总是会出现的不专心,情绪浮躁、没有规则性、游戏的持久性差等等问题.经过长达两年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创设了温馨的活动环境,并对区域设置进行了新的调整和摆放,还建立了入区规则等培养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良好习惯,来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区域活动常规培养有效途径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相融合课程的实施策略与思考

    李丹兰
    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学前教育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传承我国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的必要途径.幼儿园作为我国学前教育的主要阵地,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以传统文化对幼儿启蒙,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发展和创新.

    中华传统文化学前教育融合

    如何在普通话教学中提高中职生口语教学能力

    邢静翠
    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文化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公民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生的职业素质教育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对于中职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要求在不断提高,必须深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临场应变能力,才能让学生文明交流,更好地运用于生活和工作中.在中职普通话教学中,口语教学能力一直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但是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很多中职生仍然缺乏口语表达能力,口语教学的效果差强人意.对中职普通话口语交际教师而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挑战.本文结合实践教学中的情况,对普通话教学中如何提高中职生口语教学能力进行了深入探讨.

    普通话教学中职生口语表达能力

    高校会计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析

    郑浩
    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能力不仅是学生的就业率,而且是学生的职业诉求和终身发展能力.职业能力也不简单是就业指导,而是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阶段和整个人生的指导,高校需要调整职业指导的理念,真正实现全员和全过程的指导.本文通过分析高校会计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究高校会计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会计教学职业能力学生主体

    新课改下如何上好体育课

    曹静慧
    366-367页

    质疑,从教材开始

    程芬
    367-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善于引领学生研究课本,从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不断提升学生质疑能力,取得了一些成效.在教学中,对"幼龟侦察兵"这一说法,引导学生进行逻辑分析.学生研究并充分讨论后得出结论:第一个问题,幼龟不是顺利爬入大海,就是命丧食肉鸟等天敌之口.第二个问题,不可能辨别,所以不存在"幼龟侦察兵"一说,那些先出发的只是"先行者".在实践中看学生写作能力的强弱,其中一条就是并不在于学生写作时所用的词语是否华丽,而在于用得是否准确.作为语文教材,在准确用词方面应是无懈可击的.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于抓住课文的重点,通过设疑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但这种设疑,往往把文本当成不容质疑的"权威",所以很多"疑"显得不够科学,也不够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