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读与写(中旬)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读与写(中旬)
读与写(中旬)

唐鸿

月刊

1672-1578

duyuxie@vip.126.com

0817-2818833

637000

四川省南充市玉带中路137号梦如家园7-1

读与写(中旬)/Journal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以各类高等院,中小学教师及研究生、教育科研工作者等读者对象,旨在为其提供一个发表教科论文的平台,促进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导学有效性的策略

    熊玉萍
    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教学是我国小学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对促进学生学科知识储备、培养和增强其文学素养,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等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现阶段,有多项教学研究报告指出,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学"策略,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增强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应用效果良好.本文主要从"问题导学"出发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导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问题导学有效性策略

    浅谈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辛成军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更加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注重学生学习的成效.因此,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成为了当务之急.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新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宋丽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策略应当坚持唤醒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并组织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方法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教学,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教学媒体

    试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马跃明
    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本文试图谈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文问题.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

    桑木旦
    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浪潮的袭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又提出了新的口号: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对此,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纷纷陷入反思,总结传统的教学经验,激发新的教学思想,规划新的教学路径,重新确立教学中的主体,确立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建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有效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语感教学

    龙丽英
    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良好语感不仅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要求,也是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语感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感教学越来越得到语文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语感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语文教师,应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语感及语感教学的特征,讲究方法,落实好语感教学,相信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形成,语文教学的效率也会得以提高.

    新课标语感语感教学语文教学

    浅谈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龙秀平
    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写作一直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要鼓励学生多阅读积累素材,常写日记进行写作训练.同时,作为教师也应该在工作中积极的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写作信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写作兴趣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与对策

    王丽苹
    124-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一种必备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本文在分析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基础上,提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对策.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现状对策

    浅谈如何走出小学语文教学困境

    柳志杰
    12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点,对小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语文学科注重文化的积累,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但是在当今小学语文的教育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率低下,语文教学的目的没有得到体现,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教学困境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教学困境走出困境策略

    树立正确的语文课堂教学导向

    马志德
    126-1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