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全与环境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全与环境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
安全与环境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

赵云胜

双月刊

1671-1556

aqyhj@cug.edu.cn

027-67885049

430074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安全与环境工程/Journ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刊于1994年,由教育部主管、中国地质大学主办,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季刊)。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及时报道安全与环境两大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繁荣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安全、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事业。主要刊载内容包括:安全原理、安全防护、安全鉴定、安全技术;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噪声与振动控制、尘毒控制;产业安全、机电安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交通运输安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全球环境变化、水资源保护、生态工程、固废处理、处置与利用、环境设备开发、环境信息技术等。读者对象,非常适宜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政府部门管理及决策者、厂矿企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张扬
    1-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针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存在的管理缺陷及主要问题,首先结合相关文献和项目实际确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模型,最后应用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模型对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了实例应用与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适用于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量化评分,对今后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模型层次分析法

    基于区间值直觉模糊集和云模型的FMEA风险评估方法

    陈兆芳石磊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方法存在评价使用精确数量化造成专家风险评估信息的丢失、忽略风险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以及由于专家有限理性导致的评价固有的随机性等问题,利用区间值直觉模糊集和云模型构建了一种改进的FMEA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引入区间值直觉模糊集(IVIFS)来描述专家评价信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通过运用区间值直觉模糊熵,计算专家权重和风险因子的权重;其次,采用云模型的方法,通过比较各支持云模型和反对云模型与正、负理想云模型的正、负相似度,获得故障模式评价值的综合相似度,通过对综合相似度大小排序得到各故障模式风险排序;最后,以自动扶梯的梯级、踏板和胶带风险评估为例进行分析,验证该评估方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风险评估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区间值直觉模糊集(IVIFS)云模型相似度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文献计量与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韦漠
    1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对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研究领域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热点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有助于探索道路交通事故的本质和规律.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得到的1985年1月-2023年3月期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有关的400篇有效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平台可视化功能,采用文献计量与网络知识图谱分析方法从文献发表数量、核心作者及共现网络、核心机构分布、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聚类和突现等方面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探究了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研究领域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和热点.结果表明: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有李蕊等,主要研究团队有王力和李秀丽为主的团队等;"交通事故""交通安全""高速公路""交通工程"是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研究领域的热点,并与行业管理实际相吻合;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研究将成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道路交通事故研究提供参考.

    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CiteSpace文献计量可视化

    基于灾害链及复杂网络理论的城镇燃气管道泄漏灾害演化过程分析

    金友平单克李云涛帅健...
    3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城镇燃气管道泄漏灾害演化过程,通过收集城镇燃气管道泄漏典型事故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灾害链及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城镇燃气管道泄漏灾害链,并将其转化成复杂网络拓扑结构图,分析其关键节点和关键边.结果表明:城镇燃气管道泄漏灾害链可分为灾害演化前期、灾害演化中期和灾害演化后期,通过破坏火灾、爆炸、建筑物倒塌、相邻管线受损、管道泄漏、社会公共事件、企业停产、人员伤亡等关键节点或者切断管道泄漏→爆炸、管道泄漏→火灾、相邻管线受损→供气设备损坏、道路破坏→交通瘫痪、爆炸→相邻管线受损等关键边,可有效破坏或切断城镇燃气管道泄漏灾害链的网络传播路径.该研究结果可为城镇燃气管道泄漏灾害事件应急处置和断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城镇燃气管道泄漏灾害链复杂网络灾害演化Gephi

    化工工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优化

    刘晋任晋楠蒋晋程彦斌...
    44-5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承载整个评价对象的安全状态,通过对关键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可提高企业的安全级别.化工工艺安全评价指标数据量大、数据维度高、数据稳定性强,存在相近评价指标分级区分不正确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高其安全评价相似指标的系统分辨率.结合化工工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化工工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采用"两两对比、遍历求解"的策略对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进行系统优化,提出自适应评价指标数据规模的调节系数ρ值的确定方法,并以水煤浆气化工艺为案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对化工工艺安全评价指标重要性进行分析时,相似评价指标间区分度更大;与原模型相比,优化后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使系统灰色关联度的分辨率提高了 15%,增加了安全评价工作的正确率.该模型对具有相同数据特点的化工工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具有一定参考作用,为更有效地评估化工企业的安全状态提供了新途径.

    化工工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自适应灰色关联度分析

    基于IRML-STAMP的舰船加油系统风险因素识别方法

    胡婕胡瑾秋胡靖王松波...
    51-6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舰船加油系统遭受外界干扰后的系统功能状态变化情况和系统自身恢复能力,基于IRML-STAMP方法对舰船加油系统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定量评估舰船加油系统动态弹性,并与基于传统STAMP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基于IRML-STAMP的舰船加油系统风险因素识别方法可以精确找出失效后导致舰船加油系统动态弹性损失最多的STAMP模型的关键节点;以舰船加油系统加油作业设定故障场景为例,压力表等仪表是该系统的关键节点,压力表等仪表故障中断后,系统动态弹性大幅下降0.161;当故障传播路径中不包含关键节点时,系统动态弹性最大,当干扰出现在关键节点时,系统动态弹性最小,差值为0.101;与传统STAMP方法相比,IRML-STAMP方法评估结果可以准确定位系统风险,提高系统动态弹性.该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提高舰船加油系统的抗干扰性,对现场舰船加油系统的风险因素识别具有指导意义.

    舰船加油系统风险因素识别动态弹性定量评估故障传播IRML-STAMP方法

    基于前因因素的建筑工人安全行为评价模型与应用

    李国良姚子旸杨晓严章密...
    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项目中的事故主要与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因此对建筑工人安全行为进行事前评价是预防事故发生的关键.首先通过文献可视化分析初步筛选建筑工人安全行为前因因素,结合专家意见构建建筑工人安全行为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群决策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并建立可拓物元评价模型;最后对某施工项目建筑工人安全行为进行评价与分析,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建筑工人安全行为评价指标中安全意识所占权重较高,是事故预防的重要因素;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项目建筑工人总体安全行为等级处于"Ⅲ级"为一般安全,说明该项目施工作业人员整体处于比较安全的水平;建筑工人个体安全行为的维度指标评价结果为正态分布或偏正态分布,表明该评价模型能够有效识别建筑工人的安全行为水平,可为建筑安全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建筑工人安全行为评价群决策可拓物元模型前因因素

    基于层次分析和关联规则的陆路交通工程间接勘察技术方案决策方法

    张国华韩兆阳马彩霞
    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勘察技术方案的决策是开展陆路交通工程勘察的首要工作,然而在不同的勘察阶段,由于成本、效率、效果等需求不同,对勘察技术及手段的要求也不同.现阶段勘察技术的选取长期单纯地依赖从业者经验,导致其无法满足信息化、智能化勘察的需求;同时,实用的新型勘察技术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导致工程实践中无法及时融入.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结合新技术,制定更加精准、高效的勘察方案.将层次分析法和关联规则进行融合,提出了一种基于两者的间接勘察技术方案决策方法.首先,根据勘察技术本身具备的特性和目标地区地层参数进行定量分析,确定主要的勘察类别;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选取该类别中满足勘察准确性、技术可靠性、经济合理性的最佳勘察技术;最后,运用关联规则围绕最佳勘察技术补齐在应用中存在的短板,综合新型勘察技术的应用实践结果,构建间接勘察技术组合方案.通过本决策方法的应用,极大程度地减小了勘察技术选择的随意性,据此建立的间接勘察技术组合方案符合现场需求和实践经验,证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陆路交通工程勘察组合方案决策方法层次分析关联规则

    热-水-力耦合条件下花岗岩裂隙开度的变化

    傅国耀李涛宋忱潞
    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质选址考察和地基分析对地下空间工程建设十分重要.以浙江舟山地区花岗岩为样本,在地质勘测的基础上对热-水-力耦合条件下岩体裂隙的开度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在热-水耦合条件下,花岗岩裂隙的开度随着时间的增加先迅速增大,然后趋于稳定,距裂隙入口 20 mm处热应变增大明显,但热应变范围在10-5量级;在热-水-力耦合条件下,5 MPa围压下岩体裂隙变形程度较3 MPa围压下更大,裂隙的开度受耦合作用影响显著,裂隙的开度随着围压的增大而不断减小,导致花岗岩裂隙内部渗流能力降低.该研究结果可为花岗岩岩体裂隙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花岗岩裂隙开度变化热-水-力耦合地质勘测数值模拟

    武汉软土小应变硬化模型参数试验研究

    徐伟刘超胡科范毅雄...
    8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应变硬化(HSS)模型考虑了土体在非常小的应变条件下刚度的高度非线性,在深基坑工程变形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如何确定土体的各个模型参数是应用该模型的关键.针对武汉软土地区,结合国内外文献中对HSS模型的研究成果,总结了 HSS模型中各个参数的确定方法,并以武汉市两个软土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利用三轴固结剪切仪和GDS动三轴仪进行了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和动三轴试验研究,获得了 HSS模型所需的土体强度、小应变刚度等参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 HSS模型中各个参数的经验关系,并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本文室内试验的结果,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武汉市软土深基坑工程HSS模型参数的获取方法.研究成果可为武汉市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工程变形分析提供参数和技术支撑.

    武汉软土小应变硬化模型参数室内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