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子器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子器件
东南大学
电子器件

东南大学

孙立涛

双月刊

1005-9490

dzcg-bjb@seu.edu.cn

025-83794925

210096

南京市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

电子器件/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 Devi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向国内外介绍有关电子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技术和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本刊发扬学术民主,坚持双百方针,为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电子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本刊主要刊登真空电子学、微波电子学、光电子学、薄膜电子学、电子显示技术、激光与红外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集成电路与微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真空物理与技术、表面分析技术、传感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电光源与照明技术、电子技术应用,并涉及电子科学领域里的最新研究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临近空间电子设备低温启动与加热方案设计

    郭志伟张磊
    941-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临近空间电子设备低温启动的实际需要出发,基于半导体低温物理学基础理论,分析了常见半导体器件在-80℃低温下的物理特性和电学特性,设计了一种-80℃低温启动与加热方案,讨论了保证-80℃低温启动设计裕量的方法,以及采用尽可能少的元件构成完整温度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低温启动热电阻电子设备临近空间

    基于并发模型的LAC在线故障检测

    唐永平王鑫
    947-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线性模拟电路的在线故障检测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对并发测试问题的分析及建模要求,从线性模拟电路的网表描述得到可用于残差生成的扩展状态空间模型,这种扩展的状态空间模型定义了电路的变量/方程依赖矩阵即因果依赖矩阵,进而从因果依赖矩阵可得到电路系统的标称模型和未知输入及故障模型.然后,基于无差拍观测器方法采用扩展的状态模型来生成最优故障检测器的电路方程,从而实现故障的在线残差检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线性模拟电路的离线和在线故障检测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案具有更好的故障检测能力,适用于任何线性模拟电路.

    线性模拟电路在线故障检测残差状态空间建模并发性因果依赖矩阵响应增益

    高转速高增压比压气机导叶控制装置设计与研究

    杨琴邓文革
    954-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考核压气机性能、寻求最佳导叶角度控制规律,满足高转速高增压比压气机性能试验所需,亟需压气机导叶角度实时可调导叶控制装置.针对压气机台架试验环境和试验场景,提出了双通道数字式电子控制导叶控制装置架构,开展了部件选型和设计,对装置的重要组成部件——电子控制器的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和仿真.该装置经过安装调零、最优PID参数选取及系统联调,配合高转速高增压比压气机开展多轮性能摸底试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导叶控制装置控制稳定,性能良好,能安全可靠地按需实时调节压气机导叶角度,满足压气机性能试验所需.

    压气机导叶控制电路设计

    基于贝叶斯优化ARIMA-CNN-GRU深度算法的楼宇负荷预测研究

    张航通曹刚李静雅仲振...
    961-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楼宇能耗预测问题对降低能量消耗与实现合理功能至关重要.为解决楼宇能耗复杂多变的问题,采用ARIMA模型求解能耗曲线非线性部分,再通过CNN-GRU深度学习模型拟合非线性残差,并且采用贝叶斯优化算法对深度模型进行超参优化.基于不同楼宇负荷曲线的预测结果证明,贝叶斯优化算法能够提升模型精度 3 倍以上,所提出的ARIMA-CNN-GRU算法针对不同类型的楼宇负荷曲线预测的最大误差控制在7%以内,比通过CNN-GRU网络直接预测楼宇负载曲线精度提升 2 倍,能够满足不同楼宇负荷的预测.

    智能楼宇贝叶斯优化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卷积-递归神经网络载荷预测

    全固态连续拉曼激光器谐振腔结构的设计分析

    周爱文孙雪纯王颖岳艺凡...
    968-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谐振腔结构参数的选择对激光器性能提升尤为重要.采用ABCD传输矩阵法对连续波全固态拉曼激光器谐振腔的结构设计进行理论分析,详细研究了直线腔和折叠腔两种腔结构中晶体热透镜效应以及腔镜曲率半径、腔长等参数对腔内振荡激光腔模参数的影响.在研究实现振荡基频激光与抽运光斑良好模式匹配的同时,减小拉曼介质中基频激光光斑尺寸,以获得高效率的拉曼转换,提高拉曼激光的输出功率和光束质量.所得研究结果将为优化设计拉曼激光器谐振腔的结构提供参考.

    拉曼激光器全固态连续波谐振腔结构设计ABCD传输矩阵

    一种基于耦合矩阵综合法的交叉耦合腔体滤波器设计

    李进杨维明揭智航杨武韬...
    975-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使用多项式法和电路法共同构造短路导纳矩阵的方式综合出滤波器的N+2 耦合矩阵,并以一个四阶交叉耦合的腔体滤波器为例,利用ADS中的电路仿真验证了耦合矩阵综合的正确性.然后在HFSS中建立滤波器的全波仿真模型,通过曲线拟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优化,有效地缩短了调试时间,提高了设计效率.从实测结果来看,该滤波器在通带内(1 371 MHz~1 413 MHz)插入损耗小于 0.1 dB,驻波比小于 1.725,基本可以满足性能指标要求.

    导纳矩阵耦合矩阵交叉耦合腔体滤波器

    一种可选择中断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拓扑

    吴铁洲方畅陈子奇
    981-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应对瞬时性故障时必须先切断故障电流,再进行重合闸,会造成短暂性的电能供应中断.对此,提出一种适用于中压直流的可选择中断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拓扑.该断路器可根据不同的故障类型选择运行方式,在与主导通支路串联的桥式结构中增加电容和限流电感抑制故障的电流上升,并储存能量,通过释能电阻对能量进行释放.对所提出的拓扑进行工作过程和理论分析.在单端直流等效系统中进行仿真验证,该结构在应对永久性短路故障时,可在 9ms内切除故障;应对瞬时性故障时,可使系统在不中断电流的情况下恢复正常运行,并释放故障时产生的能量.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拓扑的优越性.

    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永久性故障瞬时性故障可选择中断

    含耦合电感的交错高降压比DC-DC变换器

    杨林涛王婵琼张高红倪喜军...
    987-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传统Buck电路降压比小、功率器件电压应力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电感的新型交错Buck电路.该变换器通过选择合适的耦合电感匝数比,可以在延长工作占空比的同时实现较低的转换比,采用交错技术和元件重排技术来减小功率器件电压应力.此外,与传统的Buck电路相比,所提变换器具有更高的效率.讨论了所提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分析,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相关结论.

    交错技术耦合电感高降压比低应力

    一种基于误差累积电路的自适应同步整流控制方案及其实现

    王宇帆周子焱张浩东古兰心...
    994-10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LLC传统同步整流方案整流精度不高、自适应同步整流方案精度高却需要高成本的高速数字控制器的缺点,设计了一种误差(同步整流管导通损耗)累积电路,通过低成本的MCU和V-I积分电路,将N个周期内同步整流管的续流时间累积为一个电压信号,与设定值相比较以决定下N个周期同步整流管的调整策略.在仿真测试中,同步整流管占空比稳定在47.7%,关断同步整流管后体二极管续流时间小于 2 ns,较好地满足了高效率、低占空比损失以及低成本的设计要求.

    LLC自适应同步整流技术误差累积电路低占空比损失低成本数字控制器

    基于STM32的机载蓄电池快速检测系统设计

    李威庄新闯蒋超谢楠...
    1001-10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机载蓄电池检测设备存在的检测参数不全、检测方式不合理等问题,设计了基于STM32 的快速检测系统.根据系统设计需求,构建了系统总体设计框架,对系统中各组成电路进行了器件选型及参数确定.利用电路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实验,实现了对蓄电池总电压、单体电压及温度的快速检测,检测精度达到 0.39%,其他性能指标符合设计需求.利用STM32 开发工具搭建设计样机实验平台,通过对比分析实际检测结果与实际值的误差,检测精度达到 0.30%,进一步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与现有设备相比,大幅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机载蓄电池快速检测STM32Proteus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