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防护林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防护林科技
防护林科技

张剑斌

月刊

1005-5215

FHL8072309@163.com

0452-8072309

161005

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合意大街8号

防护林科技/Journal Protection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唯一以集中报道护林科学研究和生态体系建设的专业期刊。覆盖我国正在实施的六大生态工程,具体包括农用防护林、水土保持林、草牧场防护林、防风固沙林,以及海防林、退耕还林还草、湿地工程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科技成果、实用技术等。本刊立足防护林体系科学研究前沿,高举林业生态大旗,宣传党的林业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从而加快防护林体系建设步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灌水强度对毛乌素沙地樟子松苗木生长的影响

    张惠叶润红王杰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不同灌水强度对樟子松人工林动态生长及生产力的影响,通过田间灌水试验对樟子松苗高、地径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1)对生长模型中理论生长上限、生长增速点、生长减速点、速生点和速生期等5个具有生物学意义的指标进行不同灌水处理间的多重比较,灌水强度主导的参数差异性使樟子松苗高和地径生长模型具备了多形性。(2)灌水强度为自然降水量3倍时苗高年生长量最大。

    灌水强度毛乌素沙地樟子松苗木生长

    农田防护林对库尔勒香梨火疫病影响的初步研究

    桑巴叶陈启民
    4-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农田防护林对香梨火疫病的影响,对尉犁县6块农田库尔勒香梨树的感病情况进行调查,探究农田防护林对梨火疫病传播蔓延的限制作用。结果表明:靠近防护林带的香梨树感病率最低,具有一定规模、林相完整的防护林可以减少或隔绝园区梨火疫病原菌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病害发生;梨火疫病病情在农田内的发生并不均匀,呈现团块结构分布。在规划梨园防护林时,需要充分考虑主风向,特别是主要害风的方向。此外,在防治过程中应采取分区定点、强化防治的策略。

    库尔勒香梨农田防护林梨火疫病

    不同容器类型和基质对紫穗槐生长的影响

    荆烁林阳王世忠步兆东...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紫穗槐容器育苗技术,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交互效应和简单效应分析,研究不同育苗容器和基质对紫穗槐幼苗生长的影响,以便选择适宜的育苗容器和育苗基质。结果表明:容器类型和基质均对紫穗槐幼苗生长有显著影响,两者的交互效应也有一定影响。主效应表明,塑料营养杯容器更能促进紫穗槐苗高、地径、茎干质量、根干质量、主根长、根总长、根平均直径、根表面积、根体积及根系径级等指标生长;黄心土+草炭土混合基质明显优于单一黄心土基质,更能有效保证苗木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长。基质和容器类型对紫穗槐的交互效应主要表现在地径、茎干质量、根干质量及大径级根系生长方面。因此,塑料营养杯容器和黄心土+草炭土混合基质的组合更有利于促进紫穗槐苗木生长。

    紫穗槐容器基质生长特性

    氮磷钾配比施肥对早酥红梨光合特性的影响

    王立鹏
    12-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施肥对早酥红梨光合特性的影响,以6年生早酥红梨树为试验材料,进行N(0、400和800 g·株-1)、P2O5(0、300、600和900 g·株-1)、K2O(0、100和200 g·株-1)不同配比施肥,测定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和蒸腾速率(Tr)、净光合速率(Pn)等光合指标,研究N、P和K配比施肥对早酥红梨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N、P和K配比施肥均可提高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较不施肥增加7。18%~38。86%;较高的N(≥400 g·株-1)、K(200 g·株-1)施用量处理后,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等光合参数有了明显的提高,各指标的施肥效应表现为N>K。当N、P和K配比用量分别为800、900和200 g·株-1时,可有效提高早酥红梨的光合效率,促进干物质量的积累,可在当地梨树栽植的施肥管理过程中参考应用。

    早酥红梨氮磷钾配比施肥处理光合特性

    闽南山地红花天料木家系早期选择研究

    林敦波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优化树种材种结构,从海南引进红花天料木10个家系在闽南山地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的地径和树高差异显著,保存率与冠幅差异不显著。平均地径4。04~7。40 cm,平均树高3。01~5。03 m,平均冠幅1。73~2。20 m,平均保存率75。00%~90。63%。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按20%入选率选出8号和7号家系为早期生长优质家系,综合评价得分0。68~0。77,比群体得分平均值(0。52)提高了 30。7%~48。1%。8号和7号家系地径、树高、冠幅遗传增益分别为7。08%、27。08%、14。06%和24。73%、4。99%、-1。36%。选出的2个家系早期生长良好,适应性和抗逆性强,可在造林中应用。

    红花天料木家系测定早期选择

    卷荚相思家系子代测定及早期选择

    张发金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卷荚相思(Acacia cincinnata)不同家系在福建省的生长适应性和差异性,对3年生半同胞家系子代测定林开展了生长性状调查和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结果表明:3年生卷荚相思家系子代的树高平均为194。28±52。55 cm,地径平均为39。59±14。82 mm,冠幅平均为142。95±31。65 cm,家系生长量较大,整体长势较好。统计分析表明,不同家系子代的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卷荚相思受遗传控制影响较大,树高、地径和冠幅的遗传力h2分别为48。19%、88。14%和50。02%。通过聚类分析,20个家系可分为3种类型,其中第1种类型为生长上等型,分别为SSE9、SSE11、SSE13、NP17和RD30等5个家系,这些家系可作为优良种质材料进行生产应用;第2种类型为生长中等型,可进一步跟踪观察和选优培育;第3种类型为生长下等型,生长较差,在开发利用方面,可挖掘生长指标以外的潜力。

    卷荚相思家系子代早期选择

    西宁市南北山油松人工林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

    袁雅丽蒲天宇司剑华
    23-2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油松人工林土壤水分对不同等级降雨量的响应情况,以西宁市南北山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样地林外降雨量和土壤含水量,利用图表统计法分析西宁市南北山油松人工林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大等级郁闭度小中雨条件下,分别只有表层0~10 cm和0~20 cm 土层具备水分响应;在大雨条件下,土壤水分响应深度可达30 cm。在中小等级郁闭度小雨条件时,土壤水分响应深度可达0~20 cm 土层;中雨条件下,响应深度可达>20~30 cm 土层;在大雨条件时,土壤水分响应深度可达>30~40 cm 土层。在相同降雨等级下,各层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随着郁闭度的提高而减弱。

    西宁市油松人工林降水土壤水分

    彰武县沙地樟子松削度方程研究

    王秋平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樟子松是辽宁西部地区重要造林树种。为构建沙地樟子松削度预测模型,通过对彰武县42株樟子松解析木数据构建了削度方程,最终得出修正后的Kozak2004式为彰武地区樟子松最优的削度方程模型。

    削度方程樟子松解析木模型

    广东毛茶资源及其生理生态特征研究

    缪绅裕陈健辉廖初琴黄建睿...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毛茶资源及其生理生态特征,采用样线法对广东67个自然保护地的毛茶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测定了毛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环境因子的日变化、叶绿度、植物及生境的碳氮含量、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在10个保护地的123个生境记录到280 株毛茶,其中珠海担杆岛和二洲岛、斗门黄杨山和锅盖栋、台山上川岛为毛茶新增分布点,以深圳三洲田的62处148株为最多。毛茶植物体的碳、氮含量显著高于生境土壤和岩石;叶片δ13C、δ15N比率分别为-34。51‰和-0。94‰,显著低于或高于根、茎的相应值。正常绿色叶片叶绿度(SPAD值)为41。0,显著高于黄叶的17。6;测定日的净光合速率平均为5。55 μmol·m-2·s-1;蒸腾速率平均为0。59 mmol·m-2·s-1;水分利用效率平均为9。13,显示毛茶在冬季气温和大气相对湿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以较低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但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毛茶稳定碳氮同位素叶绿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

    柳树枯落物水浸提液对5种作物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尹鹏飞韩月明梁慧姝
    37-39,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柳树枯落物对种子植物的化感作用,开展了柳树枯落物不同浓度水浸提液对小麦、谷子、糜子、高粱、白菜等5种作物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柳树枯落物水浸提液对这5种作物存在化感作用,不同浓度柳树枯落物浸提液对5种作物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幼苗根长、幼苗苗高、幼苗鲜质量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随着柳树枯落物浸提液浓度的变化其作用强度有所不同。

    柳树枯落物化感作用种子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