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邹开煌

月刊

1674-5582

fjjcjyyj@163.com

0591-83712902、83780448

350025

福州市梦山路73号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Journal Fujian jichu jiaoyu yanji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构建更加优质均衡的教育——厦门市湖里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贾新辉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湖里区把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聚焦民生关切,坚持问题导向,锚定目标,攻坚克难,聚焦"五力",以"五项机制",精准发力,积极构建更加公平更加优质的湖里教育模式.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工作机制探索实践

    县域教育实践者吴粹伦的科学教育实践探索

    仲捷敏王家伦
    8-10页

    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劳动课程开发与实施——以厦门实验小学"缝纫小达人"劳动课程建设为例

    吴旗妹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项目学习进行小学劳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通过劳动项目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在劳动课程中注重素养导向,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厦门实验小学"缝纫小达人"劳动课程以"项目学习,综合育人"为建设理念,明确项目要求,加强项目组织,注重项目评价.

    项目学习劳动课程建设开发与实施

    "本草科普园"劳动教育校本实践——以尤溪县文公小学为例

    张昌蓉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尤溪县文公小学依托校园内的"本草科普园",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探索.学校制定和设计了依托本草科普园开展劳动教育的理念与要求,开发了依托本草科普园教育资源为基础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并从人力资源组织、环境空间布局、综合评价助力上保障了本草校本劳动教育有序实施.

    劳动教育本草科普园校本实践

    以劳培德 以劳增智 以劳促体 以劳成美 以劳润心——"五劳"校本劳动教育融合课程的实践探索

    陈金塔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新时代发展和新一轮课改的需要,厦门市新圩学校搭建了三级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开发和实施"五劳"课程:以劳培德、以劳增智、以劳促体、以劳成美、以劳润心.课程紧密结合了当前的教育改革导向,力求以劳动教育为抓手,挖掘劳动在德智体美中的育人价值,促进"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五劳"课程五育融合

    "以体育人"的现实困境及突破路径研究——基于福州市群众路小学"乐群"大体育的实践探索

    郑天戈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成效显著,但依然存在社会价值与生命价值失衡的体育本质"失落"、统一与个性失衡的人的"失落"问题,漠视和异化"人"的本体性、主体性和根本性,导致"以体育人"呈现形式化、片面化和偏执化的实践逻辑和机制.基于此,学校可以通过确保体育时间的长度;延展体育目标的广度、增加体育内容的厚度和树立体育精神的高度等方面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学校体育"以体育人"愿景的实现.

    学校体育以体育人课程改革

    "尚美教育"办学理念的建构与实践

    李毅峰蔡婷婷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建教育学院附属集美实验学校美山分校紧紧依托福建教育学院优质办学资源,弘扬嘉庚精神,创新教育思维方式,构建"尚美教育"新时代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努力夯实学校内涵发展的强基工程,实践"一核心、两校区、三三制"教育管理新范式,倡导多元化、全方位育人,促进学生五育并举、融合发展,推进学校高质高效发展.

    尚美教育办学思想高质量发展

    "互联网+"共同体赋能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吕志评
    26-2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破解乡村教育发展格局闭塞、优质资源不足、育人方式变革力度弱等困境,厦门市同安区阳翟小学协同区域内多所学校成立"互联网+"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深化教育资源共享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学生素养生长共同体,利用城域网、5G+、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协作平台,以一体化、共生式理想样态建构为重点,从"资源融合,构建优质均衡新格局;研修协同,培育优质均衡新动能;素养立意,打造优质均衡新生态"等方面,积极开展多维协同、全域联动、差异互补的实践探索,从简单"输血"走向深化"造血",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助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互联网+"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优质均衡

    "五成评价":"成全"教育理念下学生数字化综合素质评价模式构建

    刘玮王峥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福州市宁化小学教育集团双杭校区针对传统教育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以数字化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改革为突破口,通过"1135"模式,构建了数字化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该模式依托闪畅综合素质评价平台,推动评价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形成多级、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实现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精准评估,形成班级发展画像和学生数字档案,促进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和高效化,推动家校共育,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数字化评价1135模式学生综合素养

    真问题:培养中高年级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抓手

    黄新亮鲍道宏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在小学中高年级"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实施过程中,"真问题"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基石.尝试借助教科书文本资源,多层面提炼拓展思维的"真问题",再探讨师生围绕课文及其教学"抓真问题",通过多层互动、展开观点交锋的方法,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等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批判性思维"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真问题"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