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赵素文

双月刊

1673-9884

0591-83780448 83781832

350025

福州市西门梦山路73号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刍议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架构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贡献

    王世泰余达淮
    1-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着中国特色话语叙事的范式和时空转化成果,它的理论框架要从理论缘起、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层面考察,以文明结构体系、文明动力体系、文明交往体系组成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架构是中国人民对文明体系的自觉追求和创新建构,彰显对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的承继和对各种文明形态理论的积极赓续.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论谱系生成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贡献体现在:对人类文明社会发展进步的现实观照贡献;人类文明形态对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融合的发展性贡献;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元素的贯通性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科学社会主义

    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教育扶贫重要论述及其时代价值

    罗肖肖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扶贫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立足福建教育实际,坚持办好教育为人民的价值取向,全面系统地回答了教育扶贫"扶持谁""扶什么""谁来扶""怎么扶"等重要问题,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重要论述的福建篇章,推进教育扶贫工作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扶贫摆脱贫困福建实践

    习近平关于培育时代新人重要论述的三维审视

    季爱民曾乾宇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时代发展,基于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论述,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刻阐明了关于时代新人培育的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具有坚实的理论逻辑和深刻的价值意蕴.习近平关于培育时代新人重要论述发端于马克思主义育人思想,浸润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植根于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育人思想;明确了时代新人的精髓要义、基本要求与初心使命,增进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认同,回应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要求.因此,新时代,要加强教育引导,用好思政课,以文化涵养新人,注重实践养成,促进时代新人的有效培养.

    习近平时代新人培育

    德育现代化背景下学校德育机制的创新——以厦门一中"成长合伙人"为例

    黄洪霖王可怡邹洪昀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育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作为价值宗旨.作为学校关系焦点,学生现代化受到学校各种关系状态的规定.当代学校德育出现师生关系契约化导致师生关系疏远、过度学业竞争导致生际关系封闭、短视精致算计导致家校关系异化等问题.厦门一中创造性地提出"成长合伙人"的德育理念,创新相应机制,建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融为一体的成长观,以及相互合作、共同行动、共同成长的多类型、多层次的共同体组织.通过德育机制创新,推动学生成长方式的深度变革,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人,从而推动人的现代化和学校高质量发展.

    德育现代化德育机制成长合伙人

    基本要求与主要特色: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德育基本理论探讨

    冉亚辉余敏黄泓志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德育提出了重要时代命题,其基本要求主要有:培养品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建设高质量德育体系;坚定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影响力的中国德育理论体系;推进德育方法技术的现代化;创新发展德育文化.在新时代德育高质量建设中,要秉持中国德育特色,走出一条中国式德育道路,建构中国德育智慧,积极有效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并向世界提供中国德育方案.

    德育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理论

    阿伦特教育思想及其现实启示研究——基于《教育的危机》文本分析

    雷晓庆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十世纪中期,美国教育危机日益严峻.基于对教育与政治两者之间关系的独特理解,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认为发生在美国的教育危机并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政治问题.阿伦特创造性地提出教育具有诞生性与保守性,消除教育危机的真正出路在于走向"保守主义",回归教育本质.审视阿伦特教育思想,现代教育需要凝视过去传统,以连续性的眼光审视传统与现代的关联;重新界定学校功能,维护儿童的"诞生性";转变改革思路,重新认识"保守主义"教育.

    阿伦特政治哲学教育危机教育本质保守主义

    共建·共创·共享: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体系建设研究

    吴华张云霞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党建工作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不断推动学校党建工作体系的完善.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三级党组织工作体系衔接还有待加强、党组织体系内工作方式有待提升、基层党组织管理体制有待优化.针对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通过共建组织体系、共享组织资源、共创组织活力,推动党建工作向前发展.

    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体系基层党组织

    新文科背景下译员数字素养框架构建与培养模式探索

    郑郁荻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信息化、数字化的社会转向,语言服务行业正在走向发展的新阶段,市场亟需具备良好数字素养的复合型口译人才.高校作为输送口译人才的重要阵地,应积极探索译员数字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推动新文科建设.文章以数字素养全球框架为基础,探讨了译员数字素养的概念、构建框架以及培养模式,并系统地阐述了功能性获取、技能学习、实际操作和身份特征四个阶段的培养计划,为口译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口译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以适应新时代需求和新文科建设需要.

    译员数字素养发展框架培养模型新文科建设

    基于身份认同的乡村教师可持续发展研究

    段志贵曹雨花张秋律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教师可持续发展受制于外在环境的影响,更有赖于自我成长的渴求.它是乡村教师作为一个特殊职业拥有的生命性、主体性和个体性的发展.当前软硬件环境的不足拉低了乡村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热情,身份认同感的欠缺消减了乡村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良性机制、政策倾斜和人文关怀影响着乡村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说,乡村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来源于身份认同下的自主发展.基于身份认同的乡村教师可持续发展,要重落实,认真贯彻执行向乡村教师倾斜的各项政策举措;重关怀,厚植乡村教师扎根乡村、奉献乡村的教育情怀;重实践,完善身份认同视阈下的乡村教师可持续发展机制.

    乡村教师可持续发展身份认同

    ChatGPT背景下基础教育教师培训:机遇、挑战与应对

    李倩茹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ChatGPT在推动基础教育教师自主学习、发挥教学辅助工具作用、提供专业发展支持方面表现出色.然而,也存在语义理解准确性不足,情感理解能力不佳,隐私、伦理与偏见等问题,为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带来一定挑战.建议从提高数字化意识、提供资源支持、优化课程体系、探究教学方法、完善评估体系五个方面应对ChatGPT带来的冲击.

    ChatGPT教师培训应对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