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建筑
福建建筑

月刊

1004-6135

0591-87855358

350001

福州市北大路240号

福建建筑/
查看更多>>本刊传播、交流、研讨土建科技成果、信息,繁荣学术,促进科技进步,为经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化传承视角下的漳州古城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

    张健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古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和记忆,具有极大的保护价值.如何在保持古城风貌的同时进行合理更新改造,是一项值得深究的重要课题.为此,基于文化传承的视角,以漳州古城为例,分别从建筑风貌、文化底蕴、公共空间、街巷肌理、生活气息五个方面分析探讨漳州古城的文化特色及保护现状,并以突出漳州古城"闽南风、漳州味、宋河韵、老街情、慢生活"的地域文化特征为目标,提出打造闽南名片、延续文化脉络、重现宋河古韵、恢复街巷肌理、保留生活气息的古城保护与更新策略.

    古城保护更新文化传承漳州

    城市近郊河流景观带规划设计方法探析——以福州市大樟溪特色景观带为例

    王盛威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郊河流作为串联城乡的廊道,既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城市景观格局中的重要节点,同时是城市文脉传承拓展的重要延伸.如何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与开发定位,重塑滨水空间的自然格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以福州市大樟溪特色景观带规划设计为案例,探寻城市近郊河流景观带的规划设计模式,提出"城市-自然"的空间结构分析;"旅游、经济、景观"三位一体的规划定位和"多、少、广、久"的规划策略.通过对地域特色多方面的挖掘利用,对资源环境尽可能少的人工雕凿,带动一溪两岸的发展,使对产业运营长久持续繁荣,为相关城市近郊河流景观带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模式.

    近郊河流景观带规划设计

    水文化遗产中的古渡文化活力再生探究——以福建永泰嵩口古渡为例

    张若澜谢欣琪谢祉琦丁铮...
    12-1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代的渡口是货物运输、商品交换以及人员往来的重要场所.其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文化的巨大发展,也成为当代考察历史文化十分宝贵的一种水文化遗产.以福州市永泰县嵩口镇的嵩口古渡为例,通过对其空间现存问题进行考察,进而打造基于古渡文化的嵩口古镇公共空间景观为今后此类水文化遗产以及其所在村镇的保护、振兴和发展提供借鉴.

    水文化遗产渡口文化公共空间景观乡村振兴

    城市微更新视域下老旧小区改造满意度调查及提升策略探究

    沈建新刘冬萍方雨欣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已成为推进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转型的重要方式.近年来,福州市鼓楼区持续推进老城区有机更新、城市空间重新梳理整合.为此,以福州市鼓楼区为例,对其展开老旧小区改造满意度调查,着力探究老旧小区改造问题、原因及其对策,为此,提升居民满意度,为后续的老旧小区改造与治理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城市微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满意度调查提升策略

    重庆市中心城区非集中建设区规划策略研究

    张程亮江成云
    23-26,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集中建设区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区域,也是落实全域全要素规划治理的重要空间载体.针对非集中建设区存在的权属复杂多元、要素庞杂多元、管理主体多元的空间特征,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例,提出非集中建设区国土空间规划策略:针对多元的特点,统筹谋划空间发展目标,构建非集中建设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通过分级分区编制管理,将"多元"要素管控要求逐层传导落实;通过多规协同治理,充分发挥"多元"主体能动作用.

    非集中建设区国土空间规划规划分区规划体系

    基于人性化理念的乡村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策略

    林小花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福鼎佳阳畲族乡周山村景观整治工程为例,通过梳理项目背景,分析乡村旅游建设的意义.根据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探讨人性化设计的概念和理念,明确周山村人性化设计的应用方向.从游客需求出发,围绕人性化设计角度,结合周山村景观方面现有的问题,从生态保护、传统文化及民族个性的发扬与传承、产业发展、平衡建保矛盾等方面,提出该村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策略,为类似景观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景观规划乡村旅游人性化文化融入生态保护设计策略

    项目开发视角下对轨道交通与城市开发协同的分析

    张晟玚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期内谋划沿线城市开发,可有效促进入口、空间、产业集聚,实现建成后的土地增值效益回收.但是在现实中,其受政策、规划、市场、开发主体等因素制约致成效并不显著.为此从项目开发视角,对轨道建设与城市开发协同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凝聚共识、前期筹划、持续经营、长效机制、弹性策略等举措,加强开发主体与政策制定者的联动,以期促进轨道交通与城市开发在时间、空间、资金安排上相协同.

    轨道交通城市开发长效机制

    昆明"一颗印"民居建筑装饰设计探析——以海晏村为例

    张浩然刘艺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昆明的"一颗印"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多样,蕴含着深厚的价值.其建筑的装饰设计,承载了人们的精神寄托,彰显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精神内涵.昆明海晏村"一颗印"民居建筑保存完好,通过对保存较好的海晏村及周边民居建筑的实地调研,收集整理资料,从海晏村"一颗印"建筑装饰艺术的形式、材料、色彩、装饰文化等方面进行探析,探寻海晏村民居的装饰类型,研究传统建筑装饰对当代艺术文化的价值.

    海晏村一颗印建筑装饰文化

    泉州通淮关岳庙剪瓷雕装饰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探究

    王卓茜孙群赵汉卿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淮关岳庙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是福建省现存中建筑规模最大的武庙,作为民间信仰的寺庙影响极高,关岳庙最引人注目的则是其屋顶装饰,采用闽南民间工艺剪瓷雕手法,具有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关岳庙的剪瓷雕装饰体现了儒家等级秩序理念、反映人们崇尚理学的"正气"思想、期望神灵庇佑虔诚心愿,更为两岸民间工艺之纽带,彰显中国地域传统工艺的独具匠心.

    闽南寺庙通淮关岳庙剪瓷雕屋顶装饰

    田径体操训练馆建筑设计探析

    吴晓敏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的体育事业,正在向体育强国的目标迈进,提高运动员的训练质量,至关重要.训练馆作为运动员训练的场所,是提高训练质量的基础.以厦门市运动训练中心田径体操训练馆为例,通过分析其建筑设计过程和设计特点,探讨一种田径体操训练馆的设计思路,旨在为同类型的田径体操训练馆提供设计借鉴,并为体育建筑设计提供设计思路上的参考,从而创造更舒适和专业的训练环境,促进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

    训练馆田径体操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