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建筑
福建建筑

月刊

1004-6135

0591-87855358

350001

福州市北大路240号

福建建筑/
查看更多>>本刊传播、交流、研讨土建科技成果、信息,繁荣学术,促进科技进步,为经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厦门海沧体育中心体育场结构设计探析

    徐洪勇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厦门海沧体育中心体育场,上部看台结构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体育场罩棚采用倒三角形空间管桁架大跨度悬挑结构.针对看台结构超长的特点,通过Midas Gen软件对其温度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在升温和降温工况下结构位移和温度应力的分布规律性.基于计算结果,对应力超出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的位置进行了加强措施.此外,为了验证抗风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高风压地区进行风洞数值模拟和试验,并将二者结果进行对比.在研究中,针对大跨度罩棚桁架主支座出现超大拉力的问题,提出了一体化机械式连接支座节点方案,解决了支座的大拔力及支座处节点的连接问题.这些研究成果为钢结构罩棚抗风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体育场超长结构风洞数值模拟风洞试验钢结构罩棚一体化支座节点

    采用弱连接的不对称连体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探究

    郑智辉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对称连体结构由于其两栋塔楼体型、平面布置、刚度和层数均存在较大差异,主体结构以及两端支座形式的选型,是设计过程中的要点.为此,以泰山石化总部基地1#、2#楼不对称连体结构为例,对连接体以及支座型式进行比较,分析各水平作用工况下连接体运动状态,梳理结构设计思路并逐步计算复核.对牛腿及支座在罕遇地震作用计算满足的情况下,增设防碰撞及防坠落措施,以保证连接体安全.针对项目的超限情况及薄弱部位,采取对应措施,采用YJK、PMSAP、SAUSAGE不同设计软件,对整体结构进行计算对比,以满足各自性能目标要求.

    弱连接不对称结构连体滑动支座抗震性能设计

    厦门莲龙小学叠箱结构设计探析

    许进福叶金亮曾映珍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厦门莲龙小学扩建项目采用钢结构新型叠箱体系,在设计中,采用符合实际连接形式的基本假定进行建模计算,结构关键构件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对关键部位和关键连接节点进行中震弹性分析.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加强措施,能实现结构预定的设计目标,提高结构体系的安全性.

    叠箱结构性能化设计连接盒节点分析

    厦门裕景中心1号酒店塔楼超限结构设计研究

    柯砾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厦门裕景中心项目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平面呈S形,上部结构的5~7层中间部分设置转换桁架用于支撑上方11层钢结构,存在细腰、扭转不规则、偏心布置、托柱转换、底盘高度超限等多项不规则情况.该项目为续建工程,上部荷载较原来有所增加,需重新复核基础承载力,并基于抗震性能设计,设置合理的抗震性能目标,通过罕遇地震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找出薄弱部位,从而提出可行加强措施.最后,分析交叉桁架节点应力及小震中震下转换桁架的传力途径,确保达到中震性能目标.

    抗震性能设计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转换桁架应力分析超限结构

    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某EPR核电站安全壳的隔震性能分析

    林树潮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电站安全壳是切实有效保证核电站安全的必备设施.研究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安全壳隔震性能,对安全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以某EPR核电站安全壳为研究模型,考虑了该安全壳自重和预应力系统,采用软件ANSYS建立复杂的三维数值仿真模型,探讨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安全壳的变形、加速度、基底剪力和预应力筋的平均应力,证实在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该安全壳受力性能良好,并在控制范围内.基于此,引入层叠橡胶隔震器和软钢隔震器并联的新型隔震装置,进而研究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安全壳的隔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地震动的特性(例如,随机性、不确定性、空间相关性等),核电站安全壳设计必须从多方面重视长周期地震动.短周期地震动作用下新型隔震装置是有效的,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隔震失效.研究结果为核电站安全壳隔震设计提供技术指导.

    核电站安全壳长周期地震动基础隔震双线性滞回模型数值仿真分析

    邻近地铁的道路与河道工程的施工影响分析与质量控制研究

    蔡亚文
    86-91,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邻近地铁的道路与河道工程施工对既有线路影响,分析探索福州某邻近地铁的道路和河道工程施工项目.在分析工程项目基本概况、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基础上,对新建工程的影响范围等级进行划分.根据影响等级的划分结果,对危险性较大的部位进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以分析施工过程对既有线的影响,对既有线的结构位移、结构内力、净空收敛和轨道变形进行探索.最后,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案.通过有限元分析与对现场重点施工工序的分析研究,对重要环节的施工质量控制起到重要的作用.

    道路工程河道工程有限元分析质量控制

    水域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研究——以连城县庙前溪为例

    王铭
    92-9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全球变暖和水域的过度开发,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河流生态系统面临着巨大压力,出现了生态系统退化、生物栖息地减少和生物多样性的下降,甚至功能丧失的现象.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是改善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通过水域生态修复技术,以提高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修复生态功能,改善和恢复受污染或损害的水域生态系统.以连城县庙前溪水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为例,论述其采用的多种生态修复技术,并进行优化,保障了庙前溪水环境质量,可以为水域生态修复领域同行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水域生态修复技术优化

    泥水平衡顶管下穿城市道路地表沉降实测分析

    张雨赵文君武凯刘颖...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沿海富水地区,泥水平衡顶管法作为市政管线施工的一种主要方法,被广泛应用并逐步推广.但目前,对泥水平衡顶管下穿城市道路引起的地表沉降情况,研究较少.为此,以包头市希望园区再生水管线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监测,对泥水平衡顶管下穿城市道路时的地表沉降情况进行研究,以期为其他工程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顶管施工引起地表变形的根本原因,是施工对周围土体产生扰动,主要是千斤顶的挤压、刀盘的切削扰动,以及注浆压力.地表变形总趋势是先出现沉降,然后隆起,再快速沉降,最终趋于细小波动状态.顶管顶进过程中,位于顶管顶进轴线上的沉降变化最大,顶进轴线两侧的沉降变化相对较小.

    泥水平衡顶管下穿城市道路地表沉降现场监测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不均匀沉降裂缝渗漏治理研究

    林宁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其结构的安全可靠对城市的运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州东南快速通道综合管廊工程为案例,结合管廊施工参数与有限元软件,分析了不均匀沉降下综合管廊的变形和受力特征,阐述了管廊裂缝渗漏的形成原因,并针对不均匀沉降裂缝的渗漏水问题,提出了对应治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土体承载力的流失与管廊重压,是管廊沉降的主要原因,差异性的承载力流失,导致了不均匀沉降,造成变形缝渗漏;结构顶部应力不足而产生拉裂缝,造成管廊裂缝渗漏.现场施工结果则表明,所采用的针对性治理措施效果良好,满足地下工程防水要求.

    综合管廊不均匀沉降有限元分析渗漏治理

    福州某城际铁路区间下穿既有线的影响分析与设计控制研究

    林明智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城际铁路下穿既有地铁线路的影响,分析了福州某城际铁路区间下穿既有线路的设计实践项目.在分析了工程基本情况、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基础上,对新建线路的影响范围等级进行划分.根据设计方案的总体思路和既有线本身和周边的情况,进行有限元软件分析.同时,对周围土体变形、隧道结构位移、净空收敛和内力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和既有线监测数据,提出下穿区间的设计控制措施.措施满足建设单位对轨道交通下穿区域的控制要求.

    城际铁路下穿既有隧道有限元分析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