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陈盛

双月刊

1008-3421

fifqxb@yahoo.cn

0591-85260230

350300

福建省福清市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uJian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为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季刊。刊物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遵循学术开放原则,发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论文,热忱欢迎校内外作者来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福州挡水檐装饰文化的民俗学考察

    汪晓东黄鹏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州挡水檐的装饰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民俗文化信息,其透析出来的符号形式、审美风尚、世俗追求与福州当地的民俗文化具有潜质同构的关系,形成以装饰为特征的综合文化现象.因此,对福州挡水檐装饰的具象特征研究,存在其更本质的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游艺民俗等因素是构成其装饰形式、题材的完整逻辑维度,映射出福州人民客观生活的、主观内在的、叙事抒情的民俗文化.

    福州挡水檐装饰民俗

    中医院与中医药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以二战前新加坡同济医院为例

    林芳
    77-8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同济医院是新加坡最早成立的中医院,它不仅免费看诊施药、扶危救困,还致力于培植中医药人才、推动中医知识与技术的本土化调适变异、提高中医药声誉与社会影响力,极大地推动了中医药文化在新加坡的传播与发展,促进了海内外乡亲之间的互相联系与合作,有助于协调华人社会与当地社会、殖民地政府间的关系.这些事实都表明中医药文化完全有条件在海外获得传播发展之机会,而这种文化传播又可以推动华人社会的整合与发展.

    同济医院新加坡中医院中医药文化文化传播

    对抒情的皈依与叛离——沈从文与胡兰成比较

    陈丹瑜袁勇麟
    8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德威总结陈世骧等人的抒情论述,将抒情视作一种贯通古今的史观,并分析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的关系.其中沈从文和胡兰成是王德威论述中选取的个案,是抒情的皈依与叛离两种典型的写照.二人创作中有相似的情感载体,皆有对古典文明的继承,且都在革命的时代选择了用抒情标记心声,但是出于不同的立场与目的.通过对话比较,可以管窥抒情的历史作用,探索抒情的底色,理清诗与史的辩证关系.

    抒情王德威沈从文胡兰成

    大数据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困境与进路——以地方师范院校为例

    孙兴盛
    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技术的多源开放性、动态延续性、跨域关联性和真实可靠性为高校进一步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契机.但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在认知观念、数据资源、人才队伍和应用平台等方面给高校带来了挑战.从地方师范院校的视角出发,提出深化数据思维认知、创新数据管理方式、革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出新应用平台成效等方面的创新途径,增强地方师范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

    大数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地方师范院校

    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的三重追问——基于协同育人的视角

    李伟达
    100-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职责使命,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是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势之所趋,带着"何以可能、何以可为、何以实现"的三重追问,着力探究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的政策安排与理论基础、现实需要与自身优势、实践路径,旨在深化对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的认识,发挥辅导员队伍的独特优势,协同思政课教师合力育人,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

    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协同育人

    福文化与大学生幸福观培养路径研究

    林莹谢紫薇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被广泛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之中,经过多年的发展仍然存在课程体系分散、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欠佳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近年来学界关注的话题.以中华传统福文化概念的历史流变为切入点,通过说明中华传统福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观之间的传承关系,指出高校幸福观教育发展的路径与可行的办法.

    福文化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观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有机结合的价值意蕴和路径抉择

    陈芸芳
    11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有机结合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办好新时代思政课的重要维度.在实践过程中,因育人目标不明确导致教学重点"失焦",因育人策略不协调导致教学格局"失衡",因育人队伍不专业导致教学过程"失语"的现象仍是亟需破解的主要问题.因此,遵从"大思政课"育人理念,打造课程"共同体"育人格局,建设"三度一化"育人队伍成为实现有机结合的提升路径.

    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有机结合

    新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研究

    张婷
    12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调研和分析,总结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并做出相对应的创新模式探析.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思路、教学团队素质提升、教学方式的突破创新、教学管理配套措施等角度进行了探讨,尤其以应用为导向,提出了突破实践理念与模式瓶颈等问题.

    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模式

    国际中文教育背景下的对外书法教学发展路径研究

    杨文琪池程远
    128-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外书法教学发展路径的探讨,也是对外书法教学的整体回顾、深入理解、再度诠释与理论重塑.对外书法教学的逻辑进路是"由浅入深"的,即从文化教学迈向汉字教学,再进一步至书法专业教学.国际中文教育新形势下的教学实践,应试图再度激发汉字书法的"文化活力",在文化教学、汉字教学、书法专业教学三者联结构成的畛域内,重点聚焦"文化"的感染力与影响力,重新扮演中外交流的"文化使者",从而实现进一步发展.当国际中文教育所依托的叙事语境发生了变化,教学思维也必须随之而改变,并要适应新情境,在技术与心理上做好充分应对.

    国际中文教育对外书法教学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