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畜牧兽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畜牧兽医
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福建畜牧兽医

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黄勤楼

双月刊

1003-4331

fjxmsy@163.com

0591-87807454

350003

福州市鼓屏路153号

福建畜牧兽医/Journal Journal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Fujian
查看更多>>本刊是福建省唯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畜牧兽医专业期刊。为广大读者提供畜牧兽医和部分水产最新信息动态、科技成果、养殖技术、诊疗经验、致富知识等。期刊内容丰富,文章实用,发行量较大,覆盖面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载体生物反应器培养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最佳收获时间的研究

    叶晓慧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使用微载体生物反应器培养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的效果,对比不同时间段培养出的抗原效价,从而确定TGEV培养的最佳收获时间,提升抗原效价,为最终生产出高质量、品质稳定的TGEV活疫苗奠定基础。在生物反应器细胞上罐时每次接入细胞量达到 1。2×109 个,按相同的条件进行培养。当微载体上的细胞长至单层致密时,进行细胞接毒,接毒后 4h开始取样,接着每隔 2h留样,18 h后每隔 1h取样 1 次,直到载体上细胞总脱落面积达 80%~85%结束取样,检测抗原效价。结果表明:在接毒后 20~21 h病毒效价达到峰值,故确定在接毒后 20~21 h为病毒最佳收获时间。

    微载体生物反应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最佳收获时间抗原效价

    永春县2023年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效果监测与分析

    王春霞
    35-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掌握永春县 2023 年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效果,及时查找和堵塞防疫漏洞,提高免疫密度和质量,对全县 22 个乡镇的畜禽规模场和散养户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H5 亚型和H7 亚型)、口蹄疫(O型和A型)和小反刍兽疫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永春县 2023 年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抗体总体合格率均保持在 80%以上,达到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规定的要求。疫苗的免疫效果好,但是不同乡镇、动物、季节以及养殖方式的抗体水平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免疫效果检测情况

    不同屠宰体重对三元杂交猪屠宰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

    郑名喜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讨论不同屠宰体重对三元杂交猪(杜×长×大)屠宰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选择同一饲养环境下的去势公猪,按照屠宰体重分为 4 组:110 kg(G1 组)、125 kg(G2 组)、140 kg(G3 组)、150 kg(G4 组),共计 16 头猪。结果表明:1)屠宰性能:G4 组胴体直长、胴体斜长、头重均显著高于G1 组(P<0。05);G3 背膘厚显著高于G1 组和G4 组(P<0。05);G3 组及G4 组板油重显著高于G1 和G2(P<0。05);对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影响(P>0。05)。2)胴体品质:G3 组肉色评分(德、美)和大理石纹评分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G4 组滴水损失显著高于G1 组(P<0。05);G2 组嫩度显著高于G4 组(P<0。05)。综上,屠宰体重 110~150 kg的三元杂交猪在屠宰指标及胴体品质上差异显著。140~150 kg的屠宰体重对肉色、纹理和外观有积极影响,但 150 kg的屠宰体重会增加滴水损失;125 kg的屠宰体重可能在嫩度上表现更佳。适宜的屠宰体重为 125~140 kg。

    三元杂交猪杜×长×大屠宰体重屠宰性能胴体品质

    不同免疫程序对肉鸽禽流感免疫效果的影响

    张贻坤
    41-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以鸽为对象,探讨不同免疫程序对其禽流感抗体水平的影响。试验分为 5 个试验组(Ⅰ~Ⅴ组)和 1 个空白对照组(Ⅵ组),于 15 日龄时检测各组母源抗体,抗体效价均值均低于 4。0log2,60 日龄时试验 1 至试验 5 组禽流感H5 亚型抗体均值均为 12log2,禽流感H7 亚型抗体均值分别为 6。6log2、7。8log2、9。0log2、9。6log2 和 7。4log2。试验结果表明,单次免疫剂量大的免疫效果较好,二次免疫效果比单次免疫效果更好;相同条件下禽流感疫苗与硫酸头孢喹肟混合注射,抗体水平会更高。

    肉鸽禽流感免疫程序效果

    猪粪污施用量对巨菌草生长的影响研究

    赵俊敏王怡暄巫仁高连珊...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生猪养殖场排泄出粪污作为肥力直接浇灌巨菌草,研究巨菌草消纳粪污的能力及安全性,探讨其最佳消纳比例。达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农药减量和拓宽食用菌培养料来源的目的。[方法]粪污施用量设置每季 120 kg/m2、180 kg/m2、240 kg/m2、300 kg/m2 共计 4 个处理,以空白为对照,进行菌草品质与产量比较及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巨菌草采收后,与对照相比,施用量 120 kg/m2、180 kg/m2 的产量分别增产 37。13%、36。75%,叶片颜色墨绿,植株高大;施用量 240 kg/m2 增产 15。36%,叶片颜色深绿,植株较高;施用量 300 kg/m2 减产 1。99%,叶片颜色黄绿,植株较矮;每季浇灌量在 300 kg/m2 以内种植的巨菌草作为饲料是安全的。[结论]施用量 180 kg/m2 种植的巨菌草,株型高大,颜色墨绿,安全可靠,增产 36。75%,表明巨菌草对粪污的最佳消纳量为 180 kg/m2。

    粪污施用量巨菌草产量安全性

    铁苋菜提取物和笋乳复合物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炎症因子水平、免疫能力和肠道形态的影响

    张世忠吴建耀王隆柏黄兴樑...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铁苋菜提取物和笋乳复合物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形态的影响。试验选取 12 头胎次相近、母性和乳水较好的母猪,随机分为 4 个组,每组 3 头母猪,每头母猪哺育 10 头初生仔猪。在仔猪出生 1~5 日龄内,连续 3d往哺乳仔猪口腔内灌服试验样品。Ⅰ组灌服 5mL生理盐水,Ⅱ组灌服 4mL生理盐水+1 mL铁苋菜提取物和笋乳复合物,Ⅲ组饲喂灌服1mL生理盐水+4 mL铁苋菜提取物和笋乳复合物,Ⅳ组饲喂灌服 5mL铁苋菜提取物和笋乳复合物,试验期 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在 7 日龄和 14 日龄试验Ⅱ、Ⅲ和Ⅳ组哺乳仔猪平均重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在 21 日龄断乳时,试验Ⅳ组仔猪平均重量与其他各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2)铁苋菜提取物和笋乳复合物降低了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3)哺乳仔猪灌服铁苋菜提取物和笋乳复合物可以降低哺乳仔猪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和IL-6 含量,可改善哺乳仔猪血清中抗炎因子IL-10 和IL-1β含量。4)与对照Ⅰ组和试验Ⅱ组相比,试验Ⅲ和Ⅳ组哺乳仔猪血清中IgA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Ⅰ组和试验Ⅱ、Ⅲ组相比,试验Ⅳ组补体C4 含量显著提高(P<0。05)。5)各试验组哺乳仔猪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空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试验Ⅲ和Ⅳ组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回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试验Ⅲ和Ⅳ组与试验Ⅰ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试验Ⅳ组与试验Ⅱ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与试验Ⅲ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铁苋菜提取物和笋乳复合物可提高哺乳仔猪的生长性能,促进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能力,改善肠道形态结构。

    铁苋菜提取物笋乳生长性能炎症因子免疫能力肠道形态

    植物乳杆菌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李兆龙肖学奎闫露李翠婷...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回顾植物乳杆菌的发现历程和益生菌理论的发展,以此阐明其在现代畜牧业中的地位。同时,深入探讨植物乳杆菌作为益生菌在肠道微生态稳定、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免疫力提升以及抗病能力增强等方面的科学依据,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系统梳理植物乳杆菌在畜禽养殖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在蛋鸡、肉鸡、猪、牛等主要养殖动物上的应用效果,并根据相关研究阐述植物乳杆菌在提升饲料转化率、提高生长性能、优化繁殖能力、调节肠道菌群结构、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等方面的作用,从而为提升养殖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植物乳杆菌畜禽养殖应用研究生物学特性肠道健康

    鲍鱼养殖与肠道有益微生物相关性研究进展

    黄晨宇柯翎叶祖云李兆龙...
    55-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聚焦于鲍鱼养殖与肠道有益菌相关性研究,总结近些年两者相关性研究进展,阐明微生物在解决鲍鱼养殖痛点上的效果,以期为鲍鱼肠道有益微生物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

    肠道微生物益生菌免疫抗病促生长鲍鱼

    鲍鱼内脏废弃物的高值化应用研究进展

    雷松波陈永聪李兆龙池洪树...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鲍鱼作为一种高经济价值的海产品,其肉质鲜美,内脏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活性的多糖、肽类和脂质等,因此具有高值化利用潜力。但鲍鱼内脏高值化产业开发尚存重金属去除难、脱腥除臭不易等问题。为推动鲍鱼内脏高值化产业发展,本文从鲍鱼内脏的利用现状、提取技术、生物活性及产业开发的挑战与对策,再到高值化利用瓶颈破解措施,全方位论述鲍鱼内脏高值化产业发展状况。

    鲍鱼内脏多糖多肽蛋白质

    葡萄籽原花青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郜飞燕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葡萄籽原花青素(GSP)是从葡萄籽中提取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应激、调节免疫力、调节肠道菌群等生物学功能,目前在畜禽养殖中也有一定的应用。本文通过对GSP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GSP在畜禽养殖中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葡萄籽原花青素生物学功能畜禽养殖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