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医药杂志
福建医药杂志

陈秋立

双月刊

1002-2600

fjyyzz@yahoo.com.cn

0591-87516804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7号

福建医药杂志/Journal Fujia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福建医药杂志是福建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主办,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承办的综合性医药学术期刊,1979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宗旨为贯彻预防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立足本省,及时报道国内外医药卫生科研成果及防治疾病经验,反映其进展及水平,为省内外各级医药卫生技术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与报道、实验研究、预防医学、实验诊断与临床、诊疗技术、药物与临床、中西医结合、医院管理、综述、护理、基层医生园地等。特色为科学性强,信息量大,具有实用性及先进性。本刊1992年获福建省首届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6年获福建省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7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同年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7,2008年连续获得福建省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7年上网以来,相继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2001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科技部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良性前列腺增生和男性群体膀胱癌的因果效应: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方潇戴天增池哲子朱兰卉...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法探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男性群体膀胱癌(BCa)患病风险的因果效应。方法 分别获取来自FinnGen R9数据库的BPH暴露数据(n=172 961)以及UK Biobank的BCa结果数据(n=167 020)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经筛选使用其中显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作为工具变量,利用MR-PRESSO检验、MR Egger法和逆方差加权(IVW)法行异质性检验,去除离群值。使用MR Egger法、加权中值估计法、IVW法行MR分析,判断两者的因果联系。使用MR Egger回归检验、留一法检测结果的敏感性与多效性,确保分析结果可靠。结果 在 MR 分析中,MR Egger 法[OR=0。999 9,95%CI=(0。995 5,1。003 6),P=0。832]、加权中值估计法[OR=0。999 9,95%CI=(0。998 3,1。001 5),P=0。941]、IVW 法[OR=1。000 1,95%CI=(0。999 0,1。001 2),P=0。898]均未发现男性人群中BPH与BCa的风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未发现显著的异质性或多效性,敏感性分析也没有发现与该假设相悖的结果。结论 孟德尔随机化研究不支持良性前列腺增生与男性群体膀胱癌患病存在因果效应。

    膀胱癌良性前列腺增生单核苷酸多态性孟德尔随机化

    《福建医药杂志》征订启事

    《福建医药杂志》编辑部
    5页

    腰椎终板Modic改变相邻结构的磁共振脂肪定量比较

    蔡铭圳蔡建忠田青松李伟瞳...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腰椎终板Modic改变相邻结构的磁共振(MR)脂肪定量进行比较。方法 (1)以终板Modic改变发生率最高的L5~S1椎间盘为研究对象,收集腰椎终板Modic改变患者55名,在常规腰椎MRI扫描后加用脂肪分析计算技术(FACT)序列扫描;(2)测量各终板Modic改变上椎体脂肪分数面积加权值(SFFaw)、下椎体脂肪比面积加权值(IFFaw)、邻近双侧腰大肌和多裂肌的脂肪分数面积加权值(FFaw)、髓核T2信号强度(SI)值及Pfirrmann评分;(3)比较L5~S1各终板Modic改变的SFFaw、IFFaw、腰大肌和多裂肌的FFaw及Pfirrmann评分的差异;(4)分析L5~S1椎间盘Modicl型、2型的SFFaw、IFFaw、腰大肌和多裂肌的FFaw与髓核T2信号SI值的相关性;(5)分析L5~S1椎间盘所有终板Modic改变的SFFaw、IFFaw、腰大肌FFaw、多裂肌FFaw与Pfirrmann评分值的相关性。结果 (1)L5~S1椎间盘 Modic1、Modic 2、Modic 3 的 SFFaw、IFFaw、多裂肌 FFaw、腰大肌 FFaw、髓核 T2 信号 SI 值、Pfirrmann 评分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L5~S1椎间盘Modic1、Modic 2的SFFaw、IFFaw、多裂肌FFaw、腰大肌FFaw值与髓核T2信号SI值呈Spearman负相关,P<0。05,有统计学意义;(3)L5~S1椎间盘所有终板Modic改变的SFFaw、IFFaw、腰大肌FFaw、多裂肌FFaw与椎间盘的Pfirrmann评分呈正相关,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5~S1椎间盘各终板Modic改变相邻结构的脂肪含量比较有差异,并与椎间盘的退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椎间盘终板Modic改变脂肪定量

    初始血清白蛋白水平对成人吸入性肺炎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

    蔡累李毅秦逸辉余研...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白蛋白对成人吸入性肺炎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近4年成人吸入性肺炎住院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急诊初始血清白蛋白水平对吸入性肺炎患者住院死亡率的影响,分析其与住院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 入选患者248例,其中死亡51例(20。6%)。所有患者平均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4±0。7)g/dL,非存活组明显低于存活组[(3。0±0。6)g/dL对比(3。5±0。6)g/dL]。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中,白蛋白水平与住院死亡率呈负相关。血清白蛋白预测住院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为0。72,Youden指数为35。10%,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68。6%、66。5%、34。7%、89。1%、2。05和0。47。白蛋白水平为4。0 g/dL时灵敏度最高(98。0%),白蛋白水平为2。5 g/dL时特异度最高(94。9%)。结论 成人吸入性肺炎住院患者中,初始血清白蛋白水平与住院死亡率负相关,其对临床医师预测成人吸入性肺炎住院死亡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判断此病的预后转归提供一定的参考。

    白蛋白死亡率吸入性肺炎

    泉州地区献血人群ABO、Rh血型分布特点分析

    侯志婷林毅胜丁培燕陈吓燕...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泉州地区献血人群ABO和Rh血型分布特点,丰富稀有表型资料库,以期指导采供血计划和无偿献血者招募策略的制订,保障泉州地区的临床用血。方法 收集2018-2022年泉州市190 195名献血者数据,分析其ABO和RhD血型分布特点,进行ABO血型Hardy-Weinberg吻合度检验,并对2022年8月至2024年4月本站RhD阴性标本进行RhC、c、E、e抗原分型检测,建立稀有表型资料库。结果 泉州地区献血人群ABO表现型O>A>B>AB,基因频率r>p>q,期望值与观察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规律。汉族RhD阴性献血者占比0。44%,271名 RhD 阴性献血者中,共检出 6 种表现型: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dee;未检出 CcdEE、ccdEE、CCdEE、CCdEe,2例未检出C(c)抗原,RhC、c、E、e抗原频率由高到低均为e>c>C>E。结论 血型遗传规律不能真实反映献血人群的血型分布,根据研究所得的献血人群ABO和Rh血型分布特点可用来指导制订采供血计划和精准的无偿献血者招募策略,保障本地区的血液供应。

    ABO血型Rh血型血型分布基因频率泉州

    膜片定位牙龈测量CBCT影像法的精准性探究

    刘瑞敏黄美香程仲茂周晋阳...
    17-20,后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膜片定位牙龈测量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影像法与 口内扫描结合CBCT数字化叠加法(DIS-CBCT)在牙龈厚度测量中的一致性及精准性。方法 选取福建省级机关医院口腔医学中心患者20例共计600个位点,在区分唇及唇侧软组织的情况下,测量上前牙唇侧牙槽嵴顶冠方1 mm、牙槽嵴顶及牙槽嵴顶根方1mm、2 mm、3 mm处的牙龈厚度。运用配对秩和检验分析两种方法测量牙龈厚度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两种方法的相关性,两种方法测量的一致性则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分析。结果 膜片定位牙龈测量CBCT影像法与 口内扫描结合CBCT数字化叠加法测得的牙龈厚度,中切牙区:口扫组牙龈厚度(1。241±0。310)mm,导板组牙龈厚度(1。241±0。310)mm;侧切牙区:口扫组牙龈厚度(1。229±0。297)mm,导板组牙龈厚度(1。224±0。294)mm;尖牙区:口扫组牙龈厚度(1。200±0。286)mm,导板组牙龈厚度(1。200±0。288)mm。口扫组牙龈厚度95%CI值分别为中切牙区(1。206,1。295)mm、侧切牙区(1。188,1。271)mm、尖牙区(1。160,1。240)mm;膜片组中切牙区(1。197,1。284)mm、侧切牙区(1。183,1。265)mm、尖牙区(1。160,1。240)mm。两种测量方法在各牙位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表明唇侧牙龈厚度中切牙>侧切牙>尖牙。配对秩和检验中,两种测量方法中的中切区、侧切牙区、尖牙区Z值分别为-1。682、-1。236和-0。8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两种方法测量唇侧牙龈厚度呈高度正相关(0。959、0。963、0。955,P<0。001)。两种方法的中切牙组、侧切牙组、尖牙组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分别为0。982、0。982和0。967,P<0。001。结论 膜片定位牙龈测量CBCT影像法与口内扫描结合CBCT数字化叠加法相关性极强,测量牙龈厚度的可重复性、一致性均较高,是一种可靠的牙龈厚度测量方法。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牙龈厚度膜片定位牙龈测量光学扫描

    PIEZO2通过改变细胞功能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发生发展

    廖常希蔡清河江小杰张如婧...
    21-24,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压电型机械敏感离子通道元件2(piezoelectric type mechanosensitive ion channel component 2,PIEZO2)对胰腺癌细胞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胰腺癌与癌旁组织的PIEZO2阳性率;将PIEZO2干扰片段转染到胰腺癌细胞Panc-1中,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PIEZO2的转录水平及蛋白水平。以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通过Illumina HiSeq™X Ten进行cDNA文库构建并测序,分析干扰PIEZO2后Panc-1细胞内差异基因并通过GO富集分析参与基因富集的相关通路。结果 胰腺癌组织中PIEZO2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且高PIEZO2表达的胰腺癌患者总生存率较低。敲减PIEZO2基因后,qPCR和WB结果显示PIEZO2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敲减组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进行转录组分析发现,两组分别获得15 521,15 325个基因,与敲减组相比,对照组有3 411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上调,2 830个DEGs下调,GO富集分析发现DEGs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内解剖结构、细胞连接和细胞外基质。结论 敲除PIEZO2可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PIEZO2通过调控细胞解剖结构、细胞连接和细胞外基质参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靶向PIEZO2将是胰腺癌新的治疗策略。

    胰腺癌细胞PIEZO2转录组Panc-1细胞功能

    玻璃酸钠联合仙灵骨葆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余跃伟刘臻博陈青植谢皇林...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口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于厦门市第三医院门诊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观察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口服仙灵骨葆胶囊,两组患者都连续治疗5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包括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液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9)的表达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VAS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在治疗后均明显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而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关节液中TNF-α、IL-1β、MMP3、MMP9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中的表达下降较对照组明显。结论 玻璃酸钠注射联合仙灵骨葆口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明显,它们通过下调TNF-α、IL-1β、MMP3、MMP9的表达减轻膝关节软骨的破坏,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该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玻璃酸钠仙灵骨葆骨关节炎

    晚期卵巢癌行经剑突下胸膜外心膈角淋巴结切除13例分析

    卢永伟林翠波江信燕陈建...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行经剑突下胸膜外心膈角淋巴结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行剑突下胸膜外心膈角淋巴结切除术的13例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3例行经剑突下胸膜外心膈角淋巴结切除术的患者均达到满意减瘤,其中11例(84。6%)患者达到无肉眼残留(R0)。心膈角淋巴结转移术前影像学与术后病理诊断的一致率为84。6%。所有患者均同时接受了横膈腹膜切除,无一例患者术中放置胸腔引流管,术后3例(23。1%)患者出现中-大量的胸腔积液,经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后均得到好转,拔管时间4d(3d、4d、5d)。其他与心膈角淋巴结切除相关的常见并发症如气胸、肺炎、胸膜炎等未发现。结论 对于术前影像学提示心膈角淋巴结转移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若腹腔内病灶可达到满意减瘤,可采用经剑突下胸膜外入路的心膈角淋巴结切除术,该方法安全有效。

    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经剑突下胸膜外心膈角淋巴结切除术并发症

    内镜辅助减少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王永鑫林锋钟丽肖仪...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使用内镜辅助止血对于减少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扁桃体切除术的病例共1218例,将术后是否出血与年龄、性别、是否使用内镜、医师手术熟练度4个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术中是否使用内镜将患者分为内镜组(707例)和常规组(511例),对比两组术后出血发生率并行 x2检验。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师手术熟练度及是否使用内镜是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内镜组术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扁桃体切除术中使用内镜辅助止血能有效降低术后出血的发生。

    扁桃体切除术术后出血内镜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