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风湿病与关节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风湿病与关节炎
风湿病与关节炎

娄多峰

月刊

2095-4174

fsbygjy@163.com

010-64822337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115号院6号楼109室

风湿病与关节炎/Journal Rheumatism and Arthriti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初步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小鼠MRL/lpr肠道菌群的影响

    张永玉龚娅刘荣碧陈虎林...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 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初步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小鼠MRL/lpr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 12 只 6~8 周龄雌性SPF级MRL/lpr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金双歧高、中、低剂量组,每组 3 只,以 3 只雌性 6~8 周龄SPF级BALB/C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适应性喂养 3 d后,金双歧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金双歧溶液 234 μg、78 μg、26 μg灌胃,模型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每日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灌胃 1 周后,从 12 只MRL/lpr小鼠和3只BALB/C小鼠的粪便中提取DNA,对核糖体RNA V3-V4区进行扩增,进行高通量测序得到原始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质控过滤,对样品Alpha/Beta多样性进行分析以及后续差异分析.结果:Chao1、ACE、Shannon、Simpson指数的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5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后,金双歧高、中、低剂量组Neisseria、Pseudomonas、Haemophilus的相对丰度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金双歧中剂量组Actinobacteriota的相对丰度高于模型对照组、金双歧高剂量组、金双歧低剂量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金双歧高、中、低剂量组及模型对照组unidentified-Blautia的相对丰度降低(P<0.05).结论:金双歧高、中、低剂量灌胃后,使Neisseria、Pseudomonas、Haemophilus、Lachnospira等有害菌的丰度下调.金双歧低剂量灌胃后,有益菌Fusobacteriota上调,说明金双歧能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小鼠MRL/lpr的肠道菌群.

    系统性红斑狼疮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肠道菌群MRL/lpr小鼠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挖掘黑骨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

    马熙李浩凌益马武开...
    8-1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研究黑骨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文献和TCMSP数据库获取黑骨藤的活性成分信息.疾病靶点基因由DISGENET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得,通过瑞士目标预测数据库预测药物成分靶点,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化合物-靶点"网络,使用STRING在线平台下载靶点相互作用数据,构建PPI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挖掘核心靶点;运用DAVID平台对所预测核心靶点网络中的蛋白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将筛选出的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在pymol、autotool等软件下完成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黑骨藤 12 个有效成分及 422 个药物靶点,与强直性脊柱炎交集靶点 71 个,其主要成分有异丙基二烯酚、汉黄芩素、山奈酚等,核心靶点是STAT3、MAPK1、MAPK14、JAK2、JAK1 等.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获得主要通路:参与生长激素信号通路JAK-STAT级联反应、JAK-STAT级联、STAT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Th17细胞分化、Th1和Th2细胞分化等.分子对接显示,成分与靶点都可有效结合,汉黄芩素与JAK1结构最优.结论:从网络药理学角度预测了黑骨藤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作用,主要以汉黄芩素、山奈酚等有效成分,作用于JAK1、JAK2 等靶点,通过JAK/STAT、MAPK等信号通路实现,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的基础.

    强直性脊柱炎黑骨藤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靶点

    高明利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用药规律

    汪敏高明利齐庆孙蓬远...
    14-1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数据挖掘的科研方法分析高明利教授辨治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药物组方原则及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 2017 年 1 月 15 日至 2021 年 12 月 15 日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科高明利教授门诊就诊的206 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的病例数据及首诊处方,对性别、年龄、四气五味、归经、药物功效、药物的频次进行分析;采用软件IBM SPSS Modeler 18.0、SPSS 26.0 对数据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对 206 例病例数据进行整理,男女比为40:1,涉及药物135味,频次最高的药物为萆薢、泽泻、知母、薏苡仁;四气多为寒、平、温;五味多为苦、甘、辛,归经多为肾、胃、肝三经.药物类别清热药、利水渗湿药、祛风湿药应用居多.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常用药对及药物组,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共聚 5 大类.结论:高明利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以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及祛风湿药为基准,重用清热药与利水渗湿药,用以清热利湿、通络止痛,在性味归经上重用苦寒之品,多选择从肾经上加以干预,治疗多以清热利湿为中心,佐用健脾、活血、引经、补益、解表、散结、止痛等药物.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数据挖掘中药用药规律高明利

    高尿酸血症湿热体质患者代谢特点的相关性研究

    赵宇杉王郑杨陈珊妮林晓蓉...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高尿酸血症湿热体质患者的代谢特点,为高尿酸血症湿热体质的中医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 2021 年 2 月至 2021 年 12 月就诊于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内分泌科的高尿酸血症患者 100 例,分为湿热体质组与非湿热体质组,并检测相关指标.结果:湿热体质组男 38 例,女 2 例;非湿热体质组男56例,女4例.2组间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体质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量指数(BMI)、内脏脂肪面积(VFA)、双侧肱踝动脉波传导速度(BaPWV)、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非湿热体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间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患者VFA、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湿热体质的产生呈正相关;高尿酸血症合并内脏脂肪型肥胖(VFO)、动脉硬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会增加湿热体质的产生风险.结论:高尿酸血症湿热体质与代谢异常具有相关性.高尿酸血症湿热体质患者在SBP、DBP、BMI、VFA、BaPWV、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方面较非湿热体质患者升高,但在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方面无明显差异.HUA患者的VFA、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和湿热体质的产生呈正相关,若合并VFO、动脉硬化、高血压病、高甘油三酯血症会增加湿热体质的产生风险.

    高尿酸血症湿热体质代谢综合征代谢特点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及预后营养指数对痛风患者病情活动的评估价值

    张春泽苏娟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及预后营养指数(PNI)对痛风患者病情活动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 2015 年 5 月至 2022 年 10 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及内分泌科就诊的痛风初治住院患者 248 例为痛风组,其中急性期组 151 例,间歇期组 97 例.同时选取医院体检中心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 100 例为对照组.比较痛风组与对照组、急性期组与间歇期组SII、PNI水平和其他相关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痛风患者SII、PNI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尿酸(UA)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SII、PNI对痛风患者病情活动的评估效能.结果:吸烟、饮酒与痛风相关(P<0.05);痛风组体质量指数以及ESR、CRP、中性粒细胞计数(NEU)、单核细胞计数(MO)、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甘油三酯(TG)、UA、SII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淋巴细胞计数(LY)、白蛋白(ALB)、PN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组ESR、CRP、NEU、MO、PLT、FIB、PT、APTT、SII水平高于间歇期组(P<0.05),LY、ALB、TG、PNI水平低于间歇期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II与ESR、CRP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5、0.519,P<0.001),与UA无相关性(P = 0.286);PNI与ESR、CRP呈负相关(r分别为-0.283、-0.431,P<0.001),与UA呈正相关(r = 0.254,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II、PNI评估痛风患者急性期与间歇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98、0.686,约登指数分别为 0.474、0.306,对应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 426.280、47.275,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 74.2%、73.2%和 45.0%、85.6%.结论:SII、PNI对痛风患者病情活动具有较高的评估效能,提示其可能作为一种新颖且可靠的判断痛风病情活动的炎症标志物.

    痛风系统免疫炎症指数预后营养指数病情活动评估价值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锻炼体验的质性研究

    赵燕石改绍徐伟贺楠楠...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锻炼体验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 2020 年 11 月至 2021 年 2 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1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患者在功能锻炼过程中的体验可以归纳为 4 个主题:①发现诸多益处(改善病情;改良其他不良习惯;增强身体素质).②心理问题干扰(病耻感;意志力薄弱).③社会支持不足(家庭支持缺乏;环境支持欠缺).④存在诸多困惑(疾病不确定感;锻炼效果不确定感;锻炼方法认知不足).结论:可以加强患者教育,开展同伴教育,给予心理疏导,加强家庭支持,呼吁社会支持,完善设施和场地,从而提高患者的锻炼依从性.

    强直性脊柱炎功能锻炼质性研究影响因素

    《风湿病与关节炎》编委会名单

    35页

    银质针配合温控银针治疗仪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研究

    郑宇辰李向欣李跃飞周国徽...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银质针配合温控银针治疗仪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 60 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银质针配合温控银针治疗仪治疗.2 组疗程均为 3 周.观察 2 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后第 1,2,3 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显效 18 例,有效 10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为 93.33%;对照组显效 10 例,有效 12 例,无效 8 例,总有效率为 73.33%.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 1,2,3 周,2 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质针配合温控银针治疗仪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疗效.

    腰背肌筋膜炎银质针电针临床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直肠癌、急性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谢明明吕新亮李国华邸彦清...
    40-42,46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直肠癌急性白血病文献复习医案

    ANCA相关性血管炎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1例

    邬秋蓉吴茜彭元洪
    43-46页

    ANCA相关性血管炎弥漫性肺泡出血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