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Journal Reflexology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时效性激励联合躯干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依从行为及躯干功能的影响

    薛红霞庄伟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时效性激励联合躯干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聊城市茌平区第二人民医院2020 年 8 月—2023 年8 月收治的 12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时效性激励联合躯干控制训练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2 个月.比较两组的康复训练依从行为、躯干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脑卒中康复锻炼依从性量表各个维度评分、躯干损伤量表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时效性激励联合躯干控制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可提高其康复锻炼依从性,促进躯体功能恢复,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脑卒中偏瘫时效性激励躯干控制训练康复训练依从行为躯干功能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行背阔肌肌皮瓣Ⅰ期乳房重建术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艾小红艾一凡赵鹏
    83-86,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行背阔肌肌皮瓣Ⅰ期乳房重建术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指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3 月—2023 年 10 月于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及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14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70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背阔肌肌皮瓣Ⅰ期乳房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应激反应、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生活质量、应激反应、焦虑抑郁情况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开始辅助化疗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 个月,试验组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中功能情况、生理状况、情感状况、社会家庭状况、附加关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d,试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于对照组,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d,试验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10.36±2.14)分、(10.95±2.3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5.42±3.51)分、(15.64±3.9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行背阔肌肌皮瓣Ⅰ期乳房重建术治疗,会增加患者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应激反应,减轻其焦虑抑郁情况.

    乳腺癌背阔肌肌皮瓣Ⅰ期乳房重建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术期指标生活质量

    PPH联合缝扎术治疗对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肛门功能的影响

    吴雪刘诚吴金文姚露...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缝扎术治疗对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月—2023 年9 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收治的 80 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采用PPH治疗,观察组采用PPH联合缝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肛门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50%,高于对照组的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5.13±1.52)min,长于对照组,疼痛消失时间为(3.62±1.24)d,创面愈合时间为(6.13±1.02)d,住院时间为(7.24±1.83)d,均短于对照组,肛管静息压为(10.18±2.12)kPa,便秘评分量表评分为(7.12±1.43)分,均低于对照组,肛管舒张压为(6.13±1.04)kPa,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00%,低于对照组的 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与缝扎术联合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提升患者肛门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重度环状混合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缝扎术

    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与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率及预后的影响对比

    徐坤张晓东张云一李喆...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与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2021 年12 月—2023 年 10 月收治的 112 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行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观察组行经侧裂入路手术.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情况、血肿清除率、神经功能、预后评分、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自动睁眼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 7d脑水肿体积小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个月,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个月,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3.57%,低于对照组的 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更佳,可加快血肿清除,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且并发症少,有利于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经侧裂入路经颞叶皮层入路血肿清除率

    早期母乳联合母乳强化剂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发育及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于翠娟连英惠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母乳联合母乳强化剂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发育及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 年 8 月—2022 年 9 月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收治的 82 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1 例.对照组采取早期母乳喂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母乳强化剂喂养.比较两组的生长发育指标、营养指标、喂养不耐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出院 1 年后,观察组头围、身长均长于对照组,体重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 3个月后,观察组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母乳联合母乳强化剂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进行喂养可有效改善其喂养不耐受情况,可提高早产儿的机体营养状况,并促进生长发育,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早期母乳母乳强化剂生长发育喂养不耐受营养指标

    艾司氯胺酮对采用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的腺样体肥大患儿苏醒期躁动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缪陶林韩晓雨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艾司氯胺酮对采用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的腺样体肥大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9 月—2023 年 9月无锡市儿童医院采用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的 82 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1例.观察组采用艾司氯胺酮麻醉诱导,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行麻醉诱导.对比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手术情况、疼痛程度、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1、T2 时刻,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5 min、术后 30 min,观察组儿童疼痛行为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 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应用于采用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的腺样体肥大患儿中,可维持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减少苏醒期躁动发生风险,缓解术后疼痛,且安全性高.

    腺样体肥大低温等离子手术艾司氯胺酮不良反应

    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对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

    郑国华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对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2 年3 月—2023 年 3 月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收治的 100 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 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试验组采用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炎症因子水平、肺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86.00%,高于对照组的 70.00%,退热、肺部湿啰音消失、咳嗽消失、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肺功能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均低于对照组,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疗效显著,加快症状缓解,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良好.

    支气管肺炎糖皮质激素阿奇霉素疗效肺功能

    腹横肌神经阻滞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刘晓光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腹横肌神经阻滞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年7 月—2023 年 7 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84 例L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2 例.对照组采用全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腹横肌神经阻滞治疗.对比两组的血流动力学、苏醒质量、术后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后 15 min、术毕时,观察组心率分别为(77.20±4.39)次/min、(79.14±4.53)次/min,均快于对照组的(69.30±3.71)次/min、(75.41±4.05)次/min,平均动脉压分别为(95.27±6.45)mmHg、(96.48±7.29)mmHg,均高于对照组的(87.26±4.75)mmHg、(92.41±6.04)mmH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时间为(9.72±1.59)min,呼之睁眼时间为(11.25±1.76)min,拔管时间为(15.20±2.53)min,完全苏醒时间为(18.61±2.84)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1.35±2.41)min、(13.46±2.35)min、(17.63±3.29)min、(24.54±3.44)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为(547.58±30.21)mg,舒芬太尼用量为(72.35±8.21)μg,均少于对照组的(683.69±34.53)mg、(96.98±10.53)μ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6、12 h,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1.29±0.41)分、(2.38±0.72)分、(1.76±0.1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41±0.53)分、(3.96±0.85)分、(3.01±0.26)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横肌神经阻滞能够稳定LA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术后苏醒,缓解术后疼痛,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李娜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2 年 5 月—2023 年 5 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90 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 2 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神经功能、氧化应激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二醛及活性氧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ACI患者的效果显著,可调节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氧化应激反应,同时用药安全性良好.

    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右莰醇丁苯酞神经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反应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王岩王聪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予以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胺碘酮联合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22 年 10 月—2023 年10 月吉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150 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 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QT离散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67%,高于对照组的 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校正QT间期快于对照组,QT离散度慢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及QT离散度,且安全性高.

    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胺碘酮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