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Journal Reflexology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Ⅱ度胎盘早剥剖宫产产妇出血量、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

    贾璐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Ⅱ度胎盘早剥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3年9月梁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Ⅱ度胎盘早剥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出血量、凝血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15 min、30 min、2 h、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 h,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低于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Ⅱ度胎盘早剥剖宫产产妇中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可增强临床疗效,减少出血量,改善凝血功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Ⅱ度胎盘早剥剖宫产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出血量凝血功能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与传统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于西锋
    153-155,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与传统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方法 系统性回顾2021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LS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n=29)实施传统椎板切除减压术,研究组(n=31)实施UBE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腰腿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停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1周、1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术式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与传统椎板切除减压术相比,UBE应用于LSS治疗中可进一步改善围术期指标,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

    腰椎管狭窄症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传统椎板切除减压术腰椎功能

    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麻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及麻醉苏醒的影响

    魏玉存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麻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及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3年5月于金乡县人民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00例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单纯全麻,观察组行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麻.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麻醉苏醒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入室前,两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观察组的MAP、心率与入室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室前,两组的儿茶酚胺(CA)、乳酸(LAC)、皮质醇(Cor)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观察组的CA、LAC、Cor水平均升高,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分别为(11.89±1.76)min、(12.88±1.74)min、(14.52±1.74)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3.18±1.88)min、(14.43±1.85)min、(16.14±1.75)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麻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利于减小应激反应,缩短其麻醉苏醒时间.

    全髋关节置换术髂筋膜间隙阻滞全麻应激反应麻醉苏醒

    视听觉统合训练联合游戏辅助语言训练在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贾军燕秦丽花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视听觉统合训练联合游戏辅助语言训练在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8月—2023年3月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视听觉统合训练联合游戏辅助语言训练,均持续训练4个月.对比两组患儿的感觉统合能力、口部运动功能、构音能力及语言能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感觉统合量表中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口部运动功能、构音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语言行为评估量表评分分别为(84.31±3.29)分、(45.37±4.2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5.63±4.24)分、(37.59±5.1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听觉统合训练联合游戏辅助语言训练可促进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发育,提升其口部运动功能及构音能力,改善患儿语言能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语言发育迟缓视听觉统合训练游戏辅助语言训练构音能力语言能力

    活动义齿和固定义齿应用于烤瓷冠修复牙列缺损患者对牙咬合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影响

    韩玉敏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活动义齿和固定义齿应用于烤瓷冠修复牙列缺损患者对牙咬合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22年10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8例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进行烤瓷冠修复,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活动义齿,观察组则使用固定义齿,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咬合功能、炎症因子和口腔健康状态.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开始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口腔健康影响程度(OHIP-14)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观察组TNF-α、IL-1β、IL-6水平和PLI、SBI、OHIP-14评分分别为(0.28±0.04)μg/L、(0.31±0.07)μg/L、(9.21±0.20)pg/mL、(0.59±0.14)分、(1.24±0.31)分、(10.91±0.1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0.39±0.06)μg/L、(0.47±0.10)μg/L、(11.73±0.41)pg/mL、(1.27±0.33)分、(2.11±0.37)分、(16.22±0.1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开始前,两组咀嚼效率和咬合力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观察组咀嚼效率和咬合力分别为(91.24±0.31)%、(140.91±10.12)lbs,均高于对照组的(87.11±0.37)%、(131.22±10.19)lb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活动义齿相比,固定义齿在烤瓷冠修复牙列缺损中的使用能够提高患者牙咬合功能,减轻炎症刺激,保护牙周组织,改善口腔健康状况,实用性较高.

    活动义齿固定义齿烤瓷冠修复牙列缺损牙咬合功能炎症因子口腔健康状态

    程序化疼痛护理联合神经肌肉训练干预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王倩倩
    1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程序化疼痛护理联合神经肌肉训练干预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泰安市中医二院收治的76例KO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程序化疼痛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神经肌肉训练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标准(KSS)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疼痛程度、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8周后,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4.28±0.80)分、(3.57±0.46)分,均低于对照组,外旋分别为(21.49±3.25)°、(34.89±2.63)°,内旋分别为(15.23±2.56)°、(25.07±2.23)°,屈曲分别为(83.33±6.22)°、(123.27±9.83)°,均大于对照组,KSS评分分别为(74.55±4.33)分、(87.13±3.27)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OA患者采用程序化疼痛护理及神经肌肉训练干预,效果显著,可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

    膝骨关节炎程序化疼痛护理神经肌肉训练干预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

    基于PERMA模式的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社交行为、抑郁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姜海燕王培李静杨亚丽...
    172-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PERMA模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抑郁患者社交功能、抑郁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接收的11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PERMA组,各55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PERMA组实施基于PERMA模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的德克萨斯社交行为调查表(TSBI)、个人评价调查表(PEI)、抑郁自评量表(S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归因方式问卷(ASQ)评分.结果 干预1个月后,两组TSBI、PEI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PERMA组TSBI、PEI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SDS、ADL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且PERMA组SDS评分低于常规组,ADL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ASQ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且PERMA组正性事件归因评分高于常规组,负性事件归因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基于PERMA模型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缓解负面情绪,提升其社交技能和自信心,还能提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抑郁症PERMA模式日常生活能力社交行为

    正念癌症康复训练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疲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崔晓文杜立华
    176-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正念癌症康复训练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疲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该院行化疗干预的95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8)与研究组(n=47),对照组采用乳腺癌化疗常规模式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正念癌症康复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压力感知、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癌因性疲乏、压力感知、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Piper疲乏修订量表各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乳腺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力感知量表评分为(12.09±1.32)分,低于对照组的(17.06±1.51)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为(6.32±0.98)分,低于对照组的(10.08±0.7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正念癌症康复训练干预机制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护理中,可降低患者癌因性疲乏与压力感,提高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乳腺癌化疗正念训练癌症康复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

    Orem自我护理干预结合多模式疼痛管理对急性创伤骨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王彬张玉芹傅学菲陈晓捷...
    180-182,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Orem自我护理干预结合多模式疼痛管理对急性创伤骨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3年6月滨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2例急性创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Orem自我护理干预结合多模式疼痛管理,均于护理3个月后评估.比较两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高,术后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em自我护理干预结合多模式疼痛管理能够减轻急性创伤骨折患者的疼痛,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急性创伤骨折Orem自我护理干预多模式疼痛管理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疼痛程度

    三阶段全面延续性管理结合微信饮食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张慧
    183-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阶段全面延续性管理结合微信饮食指导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三阶段全面延续性管理结合微信饮食指导,两组均持续随访至产妇分娩结束后.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情况、遵医行为、分娩结局.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阶段全面延续性管理结合微信饮食指导在GDM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利于改善其遵医行为,获得较好的血糖控制效果,减少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

    妊娠期糖尿病全面延续性管理微信饮食指导血糖控制分娩结局遵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