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Journal Reflexology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膝骨性关节炎保守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类兴民韩修福魏骐
    75-7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膝骨性关节炎保守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山东健康集团新汶中心医院收治的 80 例膝骨性关节炎保守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观察组采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比较两组的膝关节肌力、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治疗 6 周后,观察组屈肌PT、伸肌PT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障碍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分别为(72.35±3.40)分、(44.08±3.5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5.17±3.42)分、(37.37±3.3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可减轻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提高膝关节肌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膝骨性关节炎等速肌力训练核心稳定性训练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

    前庭康复训练辅助康复运动训练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平衡能力、肢体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魏丙超丁彩云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前庭康复训练辅助康复运动训练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 2021 年10 月—2023 年 9 月收治的 88 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密闭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和研究组(n=44).对照组实施康复运动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前庭康复训练.干预前及干预2 个月后,比较两组的平衡量表(BB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2 个月后,两组BB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2 个月后,两组FM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2 个月后,两组MoC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帕金森病患者康复进程中应用前庭康复训练辅助康复运动训练,可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改善其肢体功能及认知功能.

    帕金森病前庭康复训练康复运动训练平衡能力肢体功能认知功能

    阶段式康复护理联合手指操对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手部功能的影响

    孙翠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阶段式康复护理联合手指操在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ST)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 年 2 月—2023 年 2 月该院收治的 84 例屈指肌腱ST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n=42)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n=42)实施阶段式康复护理联合手指操,对比两组疼痛程度、病情恢复、指关节活动度、手部功能.两组均持续随访3 个月.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手指功能分级评分分别为(1.24±0.31)分、(1.45±0.2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77±0.52)分、(2.76±0.2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指关节活动度为(70.73±5.47)°,大于对照组的(60.62±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部功能中的捡小物体、翻纸牌、模拟进食及移动罐头方面评分分别为(6.05±1.05)s、(5.44±0.65)s、(4.22±0.65)s、(6.87±1.19)s,均短于对照组的(7.25±1.34)s、(6.96±0.68)s、(5.49±0.68)s、(8.14±1.25)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阶段式康复护理联合手指操在屈指肌腱ST术后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利于减轻其疼痛程度,促进病情康复,增加指关节活动度,改善手部功能.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手指操阶段式康复护理疼痛程度手部功能

    心脏康复训练联合替罗非班、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

    尹令敏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康复训练联合替罗非班、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龙口市人民医院 2022 年 6 月—2023 年 6月收治的 80 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替罗非班、替格瑞洛治疗,观察组采用心脏康复训练联合替罗非班、替格瑞洛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 8 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及心肌损伤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0%,高于对照组的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各项心肌损伤指标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血清脑利钠肽及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康复训练联合替罗非班、替格瑞洛治疗可有效改善AMI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减轻心肌损伤,提高治疗效果,安全可靠.

    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康复训练替罗非班替格瑞洛心功能心肌损伤

    改良牵伸康复方案对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僵硬患者关节活动度及功能状态的影响分析

    艾山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改良牵伸康复方案对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僵硬患者关节活动度和关节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 年8 月—2023 年 8 月我院收治的 98 例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僵硬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49)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n=49)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采取改良牵伸康复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关节活动度和关节功能.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81.63%,高于对照组的 6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8 周后,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为(118.28±17.59)°,大于对照组的(103.36±1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估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8 周后,观察组HSS量表中疼痛、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度、股四头肌肌力、关节屈曲畸形、关节稳定性评分分别为(25.35±5.15)分、(15.56±3.14)分、(13.39±3.17)分、(8.96±0.71)分、(9.18±0.56)分、(8.75±0.2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1.14±3.97)分、(11.24±2.85)分、(10.24±2.54)分、(7.12±0.53)分、(7.71±0.97)分、(7.35±0.31)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僵硬患者采取改良牵伸康复方案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关节活动度及关节功能状态,具备临床可行性.

    下肢骨折膝关节僵硬牵伸康复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

    瑞巴派特片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胃肠功能指标的影响

    付红娟王子美梁建国
    94-96,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瑞巴派特片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 年 5 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86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3 例.对照组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瑞巴派特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胃肠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02%,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原及白细胞介素-6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生长抑素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巴派特片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理想,可降低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其胃肠功能指标,加快病情康复,安全可靠.

    慢性萎缩性胃炎瑞巴派特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炎症因子胃肠功能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分别应用于肾结石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杨兴忠韩艳梅何礼涛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SMP)在肾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 年 7 月—2023 年 7 月日照市中医医院收治的 120 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 例.对照组行SMP,观察组行FURL,两组均术后随访 1 个月.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肾功能、炎症指标、并发症.结果 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3.41±1.59)mL,少于对照组的(19.75±2.36)mL,手术时间为(68.71±5.63)min,长于对照组的(53.21±3.89)min,住院时间为(3.21±0.59)d,短于对照组的(7.89±1.36)d,并发症发生率为 3.33%,低于对照组的 15.00%,且术后尿素氮为(6.83±1.40)mmol/L,血肌酐为(66.35±6.39)μmol/L,白细胞计数为(12.28±1.97)×109/L,C反应蛋白为(10.25±1.36)mg/L,均低于对照组的(7.78±1.98)mmol/L、(79.65±8.20)μmol/L、(15.72±2.36)×109/L、(16.48±2.31)m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SMP比较,FURL虽然会延长手术时间,但对肾结石患者的肾功能损伤较小,引起的炎症反应更轻微,且并发症少,有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临床可推广应用.

    肾结石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起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症炎症反应肾功能

    盆底康复训练配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及肌电、盆底功能的影响

    胡兆慧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盆底康复训练配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及肌电、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我院生产的4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23例.对照组产后采用盆底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盆底康复训练配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 2 个月.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及肌电、盆底功能状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力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前静息状态肌电值为(2.13±0.32)μV,后静息状态肌电值为(2.35±0.24)μV,均低于对照组的(3.02±0.31)μV、(3.06±0.18)μV,观察组盆底功能障碍问卷评分中膀胱功能评分为(82.59±5.13)分,盆腔功能评分为(81.28±5.15)分及肠道功能评分为(82.38±6.3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2.42±5.22)分、(73.54±5.29)分、(74.61±6.7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康复训练配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可有效增强产妇产后的盆底肌力,改善盆底肌电情况,促进产妇盆底功能恢复.

    产妇盆底康复训练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肌力盆底功能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

    张霞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冠心病心力衰竭(HF)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21 年 5 月—2023年5 月淄博桓台圣洁医院收治的 95 例冠心病H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乱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观察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rhBN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血清学指标水平、运动耐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83%,高于对照组的 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心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4 周后,观察组的LVEF、C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V、CO均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心锚重复蛋白(CARP)、醛固酮(ALD)、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清线粒体偶联因子 6(CF6)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周后,观察组的CARP、ICAM-1、ALD、CF6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最大吸氧量(VO2max)、6 min步行距离(6MWD)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4 周后,观察组的VO2max高于对照组,6MWD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rhBNP治疗冠心病HF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调节血清学指标水平,提高运动耐力,且安全性良好.

    冠心病心力衰竭沙库巴曲缬沙坦钠重组人脑利钠肽

    格列本脲联合医学营养支持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郅红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格列本脲、医学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 年1 月我院收治的 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入院后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配合医学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配合医学营养支持治疗同时加用格列本脲.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优良率、孕期体质量、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优良率为 92.50%,高于对照组的 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孕期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孕期BMI(26.03±1.52)kg/㎡、FPG(6.23±0.99)mmol/L、FINS(11.01±1.62)mU/L、HbA1c(6.16±0.71)%均低于对照组的(28.61±1.73)kg/㎡、(7.74±0.91)mmol/L、(13.76±1.58)mU/L、(7.08±0.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早产率 22.50%、剖宫率 32.50%、羊水异常率 12.50%、胎膜早破发生率 17.50%、产后出血发生率 22.50%、产褥感染发生率 15.00%均低于对照组的 45.00%、55.00%、32.50%、37.50%、50.00%、3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 10.00%、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2.50%、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 7.50%、新生儿感染发生率 5.00%、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 2.50%均低于对照组的 32.50%、20.00%、30.00%、25.00%、22.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医学营养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格列本脲,能够显著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孕期体质量,降低空腹胰岛素水平,优化妊娠结局,提升人口出生质量.

    妊娠期糖尿病格列本脲医学营养支持血糖控制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