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胡习之

双月刊

1004-4310

fyxbwk@163.com

0558-2595278

236041

安徽阜阳市清河东路741号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实行开放式办刊,倡导理论创新与学术创新,以质取舍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应答语"还好"的语用功能及其交互主观性

    潘晓军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对答结构中,引发语与肯定性应答语"还好"构成"询问—回答"的关系,明确"还好"的典型语用功能是"同意"之后,细化其在具体语境中呈现出的积极应对、消极应对、话语衔接等多种功能,这受到语用学的礼貌原则与语境顺应等制约.由于"还好"形式与意义的逐渐演变,再加上习语化、语用化、主观化与交互主观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其具有了一定的词汇化倾向,且话语标记身份得到了凸显.

    还好应答语语用功能主观性语用化

    六笙诗存亡考论

    吴从祥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笙诗序》说文本义表明六笙诗原本是有辞的.《六月序》对六笙诗的解说表明六笙诗原本是《小雅》中的正《小雅》.《六月序》对六笙诗的解说模式表明,前三首《南陔》《白华》和《华黍》是文、武时的作品,后三首《由庚》《崇丘》和《由仪》是周公、成王时的作品.六笙诗亡于《诗序》原序产生之后、《诗序》续序产生之前,即战国中期.《笙诗序》在《毛传》中排序,是编排者将《毛诗》与《诗序》合为一体时整理的结果,此与古本排序有异,但仍不失为一种较为合理的排序方法.

    《诗经》《毛诗序》《六月序》笙诗毛公

    孙甘露《千里江山图》艺术风格新论

    王俊虎张宸菡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千里江山图》是先锋派代表作家孙甘露突破自我写作模式的一部新作.小说以革命历史事件为线索,讲述了革命激流中以陈千里为首的中共地下组织成员们的赤诚信仰与无畏牺牲,为红色题材在当下的文学书写提供了有价值的范式.小说在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环境建构和叙述编排等四个方面呈现出了别样的艺术风格,将革命地下工作、都市景观和悬疑推理等元素融为一炉,使信仰之沉重和艺术之轻盈跃然纸上.《千里江山图》是孙甘露文学创新的一次成功实践.

    孙甘露《千里江山图》艺术风格

    主流话语解构与他者历史建构——《上海女孩》之新历史主义解读

    李澜刘文仪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华裔作家邝丽莎致力于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在《上海女孩》这部作品中,邝丽莎从个人历史和民间叙事的视角,部分还原了华裔移民历史和民间传统,描绘了战争、种族歧视、不平等条约等给华裔带来的精神、身体双重伤害,契合新历史主义的历史观.从新历史主义视角分析这部作品,回顾这段被主流话语掩盖、甚至被歪曲和遗忘的历史,挑战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与文化霸权,能帮助在双重文化夹缝中生存的华裔美国人对文化冲突以及种族歧视的反思,使美国华裔后代更好地重塑历史意识、建构主体身份.同时,也为其他少数族裔通过以讲故事的方式,探索挖掘被掩盖或被边缘化的种族历史提供借鉴.

    主流话语边缘人解构与建构新历史主义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战略审视与路径走向

    杨贝贝赵永明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现代化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崭新文明形态,其生成蕴含着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超越,对社会主义新型文明的发展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重塑.作为"新的文化生命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有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定文化自信、走稳我们自己的路,秉持开放包容、走出文化互鉴之路,坚持守正创新、走好文化强国之路.

    中华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自信自强

    中国式乡村现代化:出场逻辑、理论规定与实践路径

    宁小双夏小华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乡村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径选择,是确保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和关键基础.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认识经历了探索阶段、推进阶段、发展阶段以及完善阶段.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揭示了中国式乡村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融合的现代化.推动中国式乡村现代化需要乡村产业现代化、乡村治理现代化以及乡村建设现代化的协同发力.

    中国式乡村现代化出场逻辑理论规定实践路径

    感情投资型行贿罪的司法认定

    余为青张诣深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回应现实需求,应在行贿罪的构成要件涵摄范围之内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规定感情投资型行贿罪,此种行贿罪认定难点在于"可能影响职权行使"和"视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可能影响职权行使"将行贿罪从确定影响职权行使的实害犯转移到可能影响职权行使的具体危险犯,但是实务和理论中经常把实害犯、具体危险犯、抽象危险犯相混淆,通过请托事项的不同可以区分对法益的侵害程度,当行贿人具有未来意义的请托事项并超出人情往来范畴时就对贿赂犯罪法益造成了现实紧迫的危险,可以认定为"可能影响职权行使"."视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属性为法律推定规范,其不会超越行贿罪的界限与罪刑法定原则相抵牾,但是法律推定具有逻辑的割裂性,应当依据身份条件、职权条件和金额条件推定视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

    感情投资型行贿罪可能影响职权行使具体危险犯法律推定视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桥梁建设的精神蕴涵及其经验启示

    刘祖晶潘莉
    119-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飞架南北的第一座长江大桥到"一带一路"沿线民心相通、共同发展的友谊之桥,再到享誉世界的港珠澳跨海大桥的建成,都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桥梁建设在自主创新能力、工程规模和建造水平等方面,已经进入世界领先行列.在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桥梁建设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发掘其中的价值蕴涵,并探讨其经验启示,对培育当代青年爱国为民情怀、树立民族技术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桥梁建设历史成就价值意蕴精神蕴涵经验启示

    安徽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1]——政策、现状及未来方向

    王申红赵欣怡
    126-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文化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通过文献调查法和网络调查法对安徽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进行研究发现,近年来,安徽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不断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创新模式不断涌现,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供给质量偏低、供需不匹配矛盾突出、资金和人员保障力不足、产品创新开发能力不足等.鉴于此,需要通过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品质发展和特色发展,来实现安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安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桐城派名家姚永概政治主张探析——以《孟子讲义》为中心的考察

    陶月江小角
    135-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1915年,姚永概任教于正志学校,为学生讲解《孟子》,并以此传授桐城文法.他对《孟子》文法的解读,可体现出他的政治主张.姚永概的政治主张可归纳为天下为公、通权达变、精英治国和家国意识四个方面,呈现出守正与创新的特色.

    姚永概《孟子讲义》桐城派政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