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服装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服装教育
纺织服装教育

邱高

双月刊

2095-3860

fzjy@dhu.edu.cn

021-62379916

200051

上海市延安西路1882号

纺织服装教育/Journal Textile and Apparel Education
查看更多>>《纺织教育》(Textile Education)期刊由教育部主管,东华大学和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共同主办,是我国目前纺织教育领域唯一公开发行的有国际、国内刊号的学术期刊。期刊创建于1986年,为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刊。期刊长期坚持宣传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及时反映各类各层次的纺织服装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融宏观探讨和实践交流于一体,紧密配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以及纺织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形势,竭诚为广大纺织服装教育工作者和科技人员以及高等教育管理和研究人员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服装材料学概论"课程教学创新改革与实践

    张长欢吴红艳关晓宇衣卫京...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服装材料学概论"课程中学生高阶思维("智")难形成、知识迁移能力("能")不够、新角色认识("意")不足的教学痛点,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坚持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以"两性一度"为核心标准,从新时代服装设计师的需求出发,力求将技术、艺术与人文交叉融合、理性与感性思维深度融合.通过重构授课内容,构建全产业链融入知识环以强"智";建设教学资源、实施科教互哺、改革教学模式、完善评价体系,打造多元化培养能力环以强"能";深挖思政元素,形成全素养提升思政环以强"意",最终形成"服装材料学概论"课程"双融合三环联动"教学新模式.以期打造高质量"服装材料学概论"课程,提升服装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服装类专业课程改革提供思路和可借鉴模式.

    "服装材料学概论""双融合三环联动"教学创新教学实践

    基于专创融合的"针织基础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谢娟文珊张艳明钱幺...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针织基础实验"专业实践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落实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教育任务,通过从课程顶层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以基础实验内容为载体、融入创新实践项目、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为纺织类地方高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有助于推动创新思维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针织基础实验"专创融合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教育

    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工程专业"多模态教学、多维度评价"的核心课程体系建设——以东华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为例

    崔净齐崔启璐陈婷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满足生物医药产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研究分析了生物工程专业学科发展现状及前景.以东华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为例,围绕教学内容与资源、课程思政、教学数智化、企业课堂等方面,提出了"多模态教学、多维度评价"的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在促进了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新工科

    "双碳"目标下"染整助剂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刘云徐英俊杜金梅张宾...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的提出,有助于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及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同时也对高等教育"双碳"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以轻化工程专业(染整工程方向)核心必修课"染整助剂化学"为例,深入分析该课程的现状,并将"双碳"目标贯穿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绿色低碳染整助剂的结构设计及工艺等相关内容,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探讨"双碳"目标背景下,具有全球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染整助剂化学"教学改革"双碳"可持续发展

    基于"四融四重耦合育人"的"纺纱原理"课程建设与探索——以天津工业大学为例

    张美玲张淑洁李凤艳周宝明...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背景下,结合纺织行业需求和学生特点,天津工业大学"纺纱原理"教学团队明确育智育人的教学目标,将传统纺纱的教学内容重构,并融入智能纺纱;采取线上线下混合、课内课外结合、虚实结合、以赛促学等手段重设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重融显隐结合的多元素课程思政,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融入形成性考核,重置教学评价."四融四重耦合育人"的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纺织类院校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纺纱原理"智能纺纱"四融四重耦合育人"

    基于PBL的服装实物史料研究方法教学实践

    李凌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服装史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引入PBL(project-based learning,项目式学习)教学法,对研究生阶段的服装专业学生具有显著益处,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服装实物史料的研究方法.通过在教学实践中设置项目式课题、实地考察调研、小组合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研究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增强学生学习的互动性.在研究方法上借鉴朱利斯·大卫·普朗的物质文化理论,将服装实物史料置于社会文化这一背景中,遵循描述、演绎、推理和阐释4 个阶段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服装实物史料的历史还原方法,并研究其文化特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了解决与服装史相关问题的能力.

    服装实物史料项目式学习物质文化理论教学实践

    工程教育背景下纺织工程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建设探索

    阮芳涛王洪杰徐文正徐珍珍...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的基础通识课程之一,对于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分析了对应毕业要求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目标,将课程目标分解细化,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根据学时要求,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形式.秉持持续改进理念,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积极探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纺织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交叉学科背景下设计学科中服装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探索

    梁燕王保鲁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探讨交叉学科背景下设计学科中的服装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趋势的转变,梳理设计学科与服装专业的设置、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要求与特点,解读新版学科专业目录中设计学科调整的内涵,并结合相关院校在设计跨学科教育中的人才培养经验,提出交叉学科背景下设计学科中服装专业硕士教育在研究方向整合、人才知识体系转变、研究方法转变、研究平台协同建设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服装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思考.

    交叉学科设计学服装专业硕士人才培养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纺织类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现状调查及提升对策研究

    周毅关晋平陈廷
    48-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S大学纺织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问卷调查结果可知,纺织类专业本科生整体上对专业具有一定的认同感,学生对师资队伍的评价最高,其次为实践环节,对于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服务的评价偏低.为了提升专业认同感,提出了重塑课程体系和提高专业教育质量、加强实践教学和产教科教融合、创造良好学习和发展环境、建立有效的学生支持体系等对策,从而有助于纺织类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的提升.

    纺织类专业专业认同感新工科本科生

    新文科理念下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研究——以中原工学院为例

    王诤周涛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新文科建设理念,对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实施教学改革,通过简要分析当前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服装设计专业发展的新路径,提出了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创新举措,旨在为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人才培养服装设计专业新文科学科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