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植物育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植物育种
分子植物育种

张启发

双月刊

1672-416X

mpb@sophiapublisher.com

0898-68966415

570206

海南省海口市海秀大道128号双岛公寓13B室

分子植物育种/Journal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准的刊物。本刊“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是一份为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常规育种服务的国际化科学杂志。围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棉麻、薯类、果树、蔬菜、花卉、茶叶、林草等,刊登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方法、分子育种研究动态以及优良种质培育等方面的科学论文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SNP标记的二倍体芋种质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直新孙亚林黄新芳刘玉平...
    3236-3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国内外二倍体芋种质资源的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选取来自国内和东南亚的69份二倍体芋种质资源,利用扩增片段长度测序(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SLAF-seq)技术开发SNP标记;基于这些高质量的SNP标记,进行了群体结构、系统进化树、主成分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经筛选共获得了 27 121个高质量SNP标记;将69份芋种质分为5个群,与形态分类的结果一致.其中,野芋和匍匐茎魁芋的遗传关系较近,槟榔芋与花用芋遗传关系较近;野芋遗传多样性最高(Nei氏遗传多样性指数H=0.246,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0.260),而槟榔芋的遗传多样性最低(H=0.127,π=0.118);5种形态类型的二倍体芋遗传分化明显(Fst=0.109~0.422),能够解释67.1%的遗传变异;而地理分布对芋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贡献仅为18.5%.本研究为芋种质资源鉴定、保存和遗传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种质资源SNP标记群体结构遗传多样性

    基于ISSR标记的12份樱花种质亲缘关系分析

    刘丽丽刘汝明刘燕李建辉...
    3247-3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通过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浙江省衢州市收集和引进的12份樱花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樱花种质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总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6.38%,总Nei基因多样性为0.372 0,总Shannon信息指数为0.244 7.此外,通过亲缘关系分析,不同樱花种质之间的遗传相似度介于0.622 0~0.960 6之间,遗传距离在0.031 4~0.405 0之间.UPGMA聚类分析将12份樱花种质分为2个或4个主要类群,显示它们具有多样的亲缘关系.本研究的成果不仅丰富了对樱花种质资源的了解,还为其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宝贵的数据,为未来的樱花育种和品种改良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外,这项研究也为其他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强调了 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解决种质资源相关问题上的重要性.

    樱花种质资源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ISSR标记

    陆生路易斯安那鸢尾叶部病害病原分离与鉴定

    王鹏夏乐乐别赵薇张晓峰...
    3253-3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引的路易斯安那鸢尾在陆地栽培条件下易发生叶部病害,严重影响了其景观价值.为对陆生路易斯安那鸢尾叶部病害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了陆生路易斯安那鸢尾叶部病害病原分离与鉴定研究.以陆地栽培的路易斯安那鸢尾病叶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检验,以及采用对致病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分析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方法,研究鉴定了陆生路易斯安那鸢尾叶部病害的病原种类.结果表明,从病组织中分离出了 6种真菌YW1~YW6,鉴定出5种为致病真菌(YW1,YW2,YW4,YW5,YW6);其中YW1为镰刀菌属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i);YW2、YW6分别为枝孢属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甘薯内寄生菌(Cladosporium anthropophilum);YW4、YW5 分别为青霉属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皮落青霉菌(Penicillium crustosum).本研究结果丰富了路易斯安那鸢尾叶部病害的病原,为陆生路易斯安那鸢尾叶部病害的综合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路易斯安那鸢尾叶部病害柯赫氏法则基因测序系统发育树

    秦岭南麓萱草属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刘长命李彩云张姣
    3264-3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明秦岭南麓萱草属种质资源的现状,以秦岭不同生境23份野生萱草(Hemerocallis fulva L.)资源和黄花菜栽培种'沙苑花'为试材,采用RAPD技术,从35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1条多态性好的引物对24份萱草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24份样本共获得492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条带446个,占90.7%,各样本的多态性比率从80.0%到96.9%.遗传距离矩阵和UPGMA聚类分析显示,24份材料之间遗传距离为0.00~0.69,在0.65阈值时可将24份材料分为3大类,其中23号黄花菜野生种聚为一类,黄色花,24号黄花菜栽培品种'沙苑花'聚为一类,花也呈黄色,其他采样地的野生萱草样本聚为一类,花色从橘黄至橘红色;花径大小、株高等特征与样地的生境间未表现出明显规律,生物学性状变化差异较大.总体来看,秦岭分布的萱草属植物在种间或种内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也表现出聚类分析结果与种质资源地理分布间的不一致性,该结果对中国萱草属植物及其他地被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育种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秦岭萱草(Hemerocallisfulva)随机扩增多态性遗传多样性

    转基因作物的市场营销策略与消费者接受度研究

    张朝霞
    3274-3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转基因作物作为全球农业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面临着市场推广和消费者接受程度的重要挑战.本研究概述了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历史及全球市场概况,详细探讨了主要转基因作物在市场上的地位、不同地区对其态度的差异以及政策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农业企业的市场定位、品牌推广、价格战略以及政府政策的作用.通过研究消费者接受程度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发现不同地区和文化对于转基因作物的差异性认知,以及科学的信息传播和产品安全性对于提高消费者接受程度的关键性作用.本研究期望促进全球范围内转基因作物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农业企业、政府决策者和科学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以推动转基因作物在全球的广泛应用.

    转基因作物营销策略消费者接受程度地域文化差异可持续发展

    基因专利与种子使用权的法律关系

    韩瑞萍
    3282-3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因专利通常覆盖改良后的作物品种,而这些品种可能包含特定基因,因此在使用受专利保护的基因进行种植时可能触及基因专利权.这可能导致农民在其传统的种植实践中受到限制,引发对农业社区权益的担忧.本研究对种子使用权和基因专利进行定义,强调其在农业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关键作用.法律框架分析涵盖了国际和国内法对种子使用权和基因专利的规定,以及其历史演变,关联研究深入研究了这两者之间的交叉点,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了法律上可能的冲突与争议.法律挑战与伦理考虑部分聚焦于探讨这一关系可能引发的法律和伦理问题,关注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影响,最后并提出了潜在的法律变革和政策建议.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深刻理解种子使用权与基因专利的法律动态,揭示其对农业、社会和环境的潜在影响,并为未来的法律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基因专利种子使用权农业生态系统国际法农业社会发展

    19个广西审定丝苗型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

    唐梅孙富王强陆健康...
    3288-3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广西审定丝苗型品种的趋同程度与遗传差异,选用19个广西审定丝苗品种,通过18个主要农艺性状表型鉴定与聚类分析,并采用48对SSR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农艺性状表型的品种间欧氏距离聚类,可分为4类,包含12个品种的类群农艺性状表型表现趋同;3个两系品种,2个常规稻,14个三系品种均被聚类在不同的大类中,说明育种方式不影响表型聚类,农艺性状表型差异多样.基于SSR标记的遗传距离聚类,所有品种可以被划分为4个类群,而不同类群之间的遗传差异也显而易见,遗传多样性丰富;具有相同母本,或采用相同父本的品种,基本归于同类.两种聚类结果的对比表明,育种中品种间会出现遗传关系较远,农艺性状接近的情况;也会出现遗传关系较近,农艺性状相差较远的情况.研究农艺性状表型鉴定与聚类和解析遗传多样性的结果可为广西丝苗型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保护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农艺性状SSR标记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

    施氮量对不同品种高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张宇高悦周紫阳王江红...
    3299-3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氮肥对产量、光合特性的调控效果,明确品种-氮肥之间的互作关系,揭示其生理机制,合理匹配氮肥施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本研究以'龙杂10号'、'吉杂124号'和'晋杂22号'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结合不同施氮量,对不同品种、不同时期高粱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以及收获产量进行测定,探究不同品种的最适施氮量.结果表明,各处理下Pn、Gs和Tr显著正相关,与Ci负相关或相关性不显著.'龙杂10号'和'吉杂124号'在一炮轰且氮肥为205kg/hm2时产量最高,分别为7 112.196和11 573.163 kg/hm2,与对照相比分别增长10%和30%;'晋杂22号'在拔节期追施氮肥205 kg/hm2时产量最高,为11 081.436kg/hm2,增长25%.相同处理下产量总体表现为'吉杂124号'>'晋杂22号'>'龙杂10号'.证明了施氮量和品种对高粱产量的影响,为品种布局、资源潜力挖掘以及制定高效绿色栽培措施提供理论支撑.

    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产量

    不同播期对薏苡籽粒中淀粉积累规律、产量及药用品质的影响

    宋智琴敖茂宏杨小雨
    3306-3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播期对薏苡籽粒中淀粉积累规律、产量及药用品质的影响,以确定合理的最佳播种时间.本研究选取'仁薏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8个播期,在开花后不同时间段测试总淀粉、支链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收获期测定产量、检测成熟籽粒中药用指标成分.结果表明,薏苡籽粒中总淀粉含量随着灌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成熟期总淀粉含量达到最大值.过早播种会影响籽粒中总淀粉、支链淀粉的积累,过早或过晚播种都会影响籽粒直链淀粉积累.不同播期处理对薏苡药用指标成分和产量产生影响.适时播种,籽粒中的药用品质成分(浸出物,三油酸甘油酯)含量和亩产量都较高,过早或过晚播种都会使药用成分和产量降低.因此,根据贵州气候特点和春耕时间,结合籽粒中的营养品质、药用品质和产量综合分析,贵州薏苡最佳播种时间应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

    播期薏苡淀粉含量药用品质产量

    胡麻17份亲本及组合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党照张建平王利民汪平...
    3312-3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胡麻优质品系作为杂交亲本配置组合,以求进一步在胡麻产量和品质方面有所突破,以本单位新培育的8个胡麻品系作为母本,与9个成熟品种进行组配,共配制72个杂交组合,旨在测定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结果表明,CP2205在和产量密切相关的单株果数方面GCA表现突出,在千粒重和每果粒数方面也有正向表现;品质方面,CP2205在含油率、亚油酸、亚麻酸等重要方面GCA均表现较好,可作为重点品系进行组配.配置组合时可选用每果粒数、蛋白质和木酚素GCA值较高的品种来进行组配,从而提升后代材料的产量和品质.09-3-11在亚麻酸和亚油酸方面具有较高GCA效应,但在单株果数和每果粒数方面效应较低,组配时应选择这两方面GCA表现较为突出的品种作为亲本,可更容易选出优良后代.

    胡麻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杂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