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植物育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植物育种
分子植物育种

张启发

双月刊

1672-416X

mpb@sophiapublisher.com

0898-68966415

570206

海南省海口市海秀大道128号双岛公寓13B室

分子植物育种/Journal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准的刊物。本刊“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是一份为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常规育种服务的国际化科学杂志。围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棉麻、薯类、果树、蔬菜、花卉、茶叶、林草等,刊登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方法、分子育种研究动态以及优良种质培育等方面的科学论文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切花香豌豆引种栽培及品种筛选

    杨阳陈斯佳李梦彭路清...
    3324-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香豌豆(Lathyrus odoratus)是目前切花市场需求量巨大的高端切花品种,引进新品种并建立适宜中国推广的栽培方法,从而提升中国香豌豆切花市场竞争力迫在眉睫.本研究从英国引进16个香豌豆新品种,使用重复引蔓方式进行设施大棚种植.通过调查香豌豆的主要性状,掌握16个香豌豆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并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筛选出最佳品种.同时,测定设施大棚内主要气象条件,明确其与香豌豆产量和品质的关系.此外,研究了可利鲜AVB保鲜液对香豌豆的保鲜作用.结果表明,不同香豌豆品种的性状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发芽率大于80%的有9种,茎的生长速率达到每日增长3.0 cm的有2种,产量达到每月2.5×104枝/667 m2的有4种,花枝长度达到B级仅2种,硬度达到45 HA的有12种.根据各性状筛选出高产且优质的香豌豆品种6种.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方面,香豌豆茎的生长速率与光照强度中等程度正相关,但花枝长度与其中等程度负相关;花枝长度与温度中等程度正相关,但是产量与温度较强负相关;花枝长度和产量与相对湿度正相关.浓度为1∶1 500 AVB对香豌豆的保鲜效果最好(7 d).本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切花香豌豆的生产提供借鉴.

    品种筛选设施大棚种植产量品质层次分析法

    山西省杏地方品种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狄红梅王学府张春芬
    3335-3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充分保护和开发利用地方杏种质资源,更多地了解和掌握该资源多样性和变异规律,本研究以山西省的59个杏地方品种为试验材料,对42个表型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对19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相关性、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3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20~1.71;19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是11.11%~58.59%,平均值为34.23%.对19个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除枝条长度外,其他性状彼此间多存在一定的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前6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9.451%.依据19个数量性状对供试材料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为18.5处,得到4个类群,其中第Ⅰ类叶片面积最大,可作为丰产品种加以开发;第Ⅱ类可作为培育高品质杏的种质资源;第Ⅲ类育种改良的潜力较大;第Ⅳ类育种价值独特.本研究表明山西省杏地方品种资源存在丰富的变异,为拓展杏育种亲本材料提供了有力的遗传物质保证,也为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大量表型数据.

    山西省杏地方品种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

    大棚避雨栽培对芒果叶片表观特征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唐莹莹陈永森彭鹏唐玉娟...
    3348-3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南逗迈4号芒'为试验材料,对大棚避雨栽培和露地栽培方式下,叶片长度、宽度、厚度、卷曲度等表型指标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比较,探讨大棚避雨栽培对芒果叶片表观特征和光合生理的影响,同时对叶片表型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大棚避雨栽培条件下,芒果叶片变长、变宽、变薄、叶面积增大并且卷曲度变小;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Fs)升高,其中Fo达差异显著水平(P<0.05);Fv/Fm、Fv'/Fm'、NPQ、ETR、Fq'/Fm'降低,其中 ETR、Fq'/Fm'达差异显著水平(P<0.05);叶片长度和宽度均与叶绿素荧光参数Fo值呈显著正相关;叶绿素荧光参数ETR、Fq'/Fm'和叶片的长度、宽度等是受栽培条件影响的主要光合生理指标.综上所述,棚内'南逗迈4号芒'的光合速率和光合效率较露地均有所下降,但并未受到棚内环境胁迫,仍可正常生长.在南方雨水过多的地区可适当推广芒果避雨大棚栽培.

    南逗迈4号芒避雨栽培叶绿素荧光

    油梨萎蔫综合征植株根区土壤微生物组成及代谢通路分析

    叶蓓蕾张叶刘乐林针懿...
    3355-3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对油梨萎蔫综合征植株根区土壤中的微生物情况做充分了解,本研究收集热带地区3个油梨种植园内萎蔫综合征植株和无症状植株根区土壤,每组3个重复共18个样品,基于宏基因组进行测序分析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油梨萎蔫综合征植株根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高于无症状植株根区土壤;(2)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沼泽红假单胞菌)在萎蔫综合征植株土壤中的丰度相对于无症状植株土壤显著降低了47%,Pseudomonas unclassified(假单胞菌属)仅存在于油梨萎蔫综合征植株根区土壤中;(3)有症状植株根区土壤中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无症状植株(P=0.019),两组间pH、有机质、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无显著差异.测定的土壤理化性质分别与多个根区土壤微生物之间呈显著相关;(4)磷酸戊糖途径、倍半萜类和三萜类生物合成、糠醛降解等通路显著富集在无症状油梨植株根区土壤中,异喹啉生物碱合成途径、Ⅱ型聚酮体的生物合成、铁载体非核糖体肽的生物合成等途径在有症状植株根区土壤中富集.油梨萎蔫综合征(avocado wilt complex,AWC)是全世界油梨产业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制约了油梨产业的发展,土壤微生物与植物根系密切互作,与植物健康息息相关,该结果为探究油梨萎蔫综合征的致病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及油梨的有效种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

    油梨萎蔫综合征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

    红紫色茶树新梢芽和不同叶的化学成分测定比较

    安江珊石兴云施扬念波...
    3365-3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树叶色突变体是特色品种选育的珍贵材料,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科研价值.本研究阐述了'紫娟'(ZJ)以及两个红紫色芽叶突变(ZY1,ZY2)的新梢特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了芽、一叶、二叶、三叶、四叶、紫色成熟叶、绿色成熟叶及一芽二叶的儿茶素、花青素、黄酮类共21个化学成分含量.比较发现ZJ和ZY1的新梢芽叶均为红紫色,ZY2的单芽为绿色、新梢叶片为红色,3个材料的老叶部位均为绿色.随着叶片成熟度的增加,儿茶素总量逐渐降低,花青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而黄酮类含量不规律变化;新梢幼嫩部位的化学成分高于较成熟部位.ZJ一芽二叶的花青素、儿茶素、咖啡碱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ZJ和ZY1的黄酮含量显著高于ZY2,鞣花酸含量最高的是ZY1,而没食子酸含量无显著差异.本研究阐明了 3个红紫色突变茶树新梢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为特异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实验依据.

    茶树花青素高效液相色谱品种选育

    光照胁迫对滇黄精多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徐哲王进郭兰萍朱新焰...
    3374-3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光照胁迫对滇黄精根茎多糖含量及代谢酶相关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以滇黄精为试材,利用遮阳网形成不同的光照梯度种植滇黄精.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滇黄精根茎多糖含量和蔗糖代谢相关酶(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中性转化酶NI,蔗糖酸性转化酶AI,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的光照胁迫对蔗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不同,其中在20%透光率光照条件NI和AI活性最高,100%透光率强光照下SS、SPS和UGP活性最高.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SS、SPS与UGP活性升高,NI和AI活性降低.通过光照强度与5种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光照强度与SS活性呈正相关.本研究表明光照能影响蔗糖代谢酶的活性,适度的光照强度有利于滇黄精根茎多糖的积累,合理调控光照强度对滇黄精多糖的积累和提高滇黄精药材的质量有指导意义.本研究可为滇黄精拟境栽培和仿野生栽培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光照胁迫滇黄精多糖蔗糖代谢酶

    高温胁迫对两个杉木种源多光谱荧光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金鹏池艺舒鹏州金松恒...
    3382-3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选择福建三明(FJSM)和江西九江(JXJJ)两地两年生的杉木种源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在人工气候箱内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25 ℃,30 ℃,35 ℃,40 ℃)对两个杉木种源的抗氧化酶活性和多光谱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杉木的多光谱荧光参数F440、F520、F690、F740及其比值F690/F740随着高温胁迫的增加而升高.在高温胁迫下,FJSM的F690/F740的升高程度低于JXJJ.F690/F740的升高表明叶绿素含量的下降,FJSM种源在高温胁迫下叶绿素降解速度较慢,对高温的抗性更强.另外,经过高温胁迫后,杉木的SOD、POD和CAT等抗氧化酶活性总体上升.与JXJJ种源相比,FJSM在高温胁迫下抗氧化酶活性上升更大,下降趋势更小,表明FJSM更强的抗高温能力与抗氧化酶密切相关.

    杉木高温胁迫多光谱荧光抗氧化酶

    低温处理对抗寒差异侧钝叶草光合性能的影响

    顾慕荣王志勇李玲陈静波...
    3389-3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2份抗寒性具有显著差异的侧钝叶草(Stenotaphrum secundatum)品系S13(抗寒材料)与S55(敏感材料)进行模拟低温处理,在0(CK)、3、7、14d测定其光合性能,对其光合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两份材料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显著(P<0.05)下降,而S13胞间CO2浓度(Ci)呈先显著(P<0.05)降后显著(P<0.05)升的趋势,S55前期平稳后期显著(P<0.05)上升,说明低温胁迫前期是由于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侧钝叶草Pn下降,后期是非气孔因素;叶绿素含量(Chl)、类胡萝卜素含量(Car)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均呈逐步下降趋势,说明侧钝叶草受到光抑制.两份材料规律基本一致,但对低温胁迫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P<0.05).低温处理3 d后,S13的Chl、Car和Fv/Fm显著(P<0.05)高于S55;低温处理7d后,S13的Pn、Gs、Tr、Chl、Car和Fv/Fm均显著(P<0.05)高于S55;低温处理14 d后,S13的Pn、Chl和Car仍显著(P<0.05)高于S5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本试验通过研究低温处理对不同侧钝叶草材料光合特性的影响,为钝叶草抗寒栽培和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低温侧钝叶草光合色素光合参数最大光化学效率

    中国蒙古栎遗传育种及繁育研究进展

    李健康李云孙宇涵
    3398-34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蒙古栎是中国北方常见乡土树种,具有极高的经济与生态价值.由于社会发展需要与蒙古栎自身特性问题,中国蒙古栎育种研究工作起步较晚,现主要集中于种源试验、优树选择、有性生殖、无性繁殖、分子育种等方面,其中无性繁殖与分子育种进展较为缓慢.本综述从以上几个方面对中国蒙古栎遗传改良工作进行系统性论述,以期为蒙古栎遗传改良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蒙古栎种源试验无性繁殖分子育种

    常规育种技术在园林植物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李宁
    3405-3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园林植物资源开发是生态环境建设和人类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规育种技术作为植物遗传改良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园林植物资源开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从园林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出发,概述了园林植物资源的多样性与应用价值,以及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详细探讨了常规育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其在植物资源开发中的应用价值,重点讨论了常规育种技术在新品种培育、技术改良、品质提升以及抗性与适应性改进等方面的应用.本研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阐释了常规育种技术在不同园林植物资源开发中的成功案例和实际应用情况,展望了常规育种技术在园林植物资源开发中的前景,强调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面临挑战的解决途径,旨在为园林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园林植物资源开发常规育种技术案例分析生态环境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