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仇加勉

季刊

1007-1784

010-83903267

100038

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科技研究期刊。读者对象为从事刑事技术、经侦技术、计算机安全与监察、安防安检、通信指挥、交通管理工程、消防安全、防伪技术、警戒装备、事故防治、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科技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液和尿液中7种合成大麻素类物质

    陈跃王忠娟张兆宏韩乃寒...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血液和尿液中合成大麻素类物质的方法.采用含0.1%甲酸的乙腈作为沉淀蛋白和提取溶剂,样品经过沉淀蛋白、超声提取和离心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血液和尿液中7种合成大麻素,以0.1%(v/v)甲酸水溶液(含5 mmol/L甲酸铵)和乙腈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离子源,电离模式为ESI+,多反应监测扫描方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实验表明,7种合成大麻素类物质在0.1~20.0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8),血液和尿液中7种合成大麻素类物质在低、中、高3个浓度添加平均回收率分别为66.3%~104.8%和69.1%~96.8%,检出限分别在0.030~0.117 ng/mL和0.011~0.051 ng/mL之间,定量限分别在0.100~0.390 ng/mL和0.037~0.169 ng/mL之间,日内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1.2%~11.4%和1.0%~10.9%,日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1.6%~10.3%和1.3%~11.2%,基质效应在76.1%~97.7%和75.2%~93.3%之间.实验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通过小鼠实验表明,在给药后1 h的小鼠体内检出了合成大麻素类物质原体,此方法适用于合成大麻素类物质滥用者的筛查和确认.

    合成大麻素血液尿液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动物实验

    人体气味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邢凯宁董林沛宋歌李佳宜...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体气味是一种重要的信息素,在法庭科学、灾后救援、疾病诊断甚至化妆品研发等多个领域都具有广泛应用.在法庭科学领域,识别人体气味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成分(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对侦查方向的确定和尸体搜索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人体气味成分复杂,需要借助介质采集人体气味制成人体气味样本,再利用高灵敏度的仪器进行分析,在分析前往往需要对样本进行保存.通过总结近几年的相关文献,概述了人体气味常用的采集、保存及检测方法.其中,采集方法包括接触式采集和非接触式采集,保存方法主要关注容器的类型以及保存温度等条件,检测方法则涵盖气相色谱法、电子鼻等多种技术.最后,对人体气味分析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法庭科学领域开展应用人体气味侦破案件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人体气味采集保存检测

    融合残差网络和改进注意力机制的掌纹识别研究

    闫自强左琦张晓梅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脱机掌纹(掌印扫描图)自动种属识别是刑侦领域中确定现场掌纹遗留部位的必要工作.由于脱机掌纹涉及个人隐私,获取受到限制,公开、可靠的脱机掌纹库较少,目前针对脱机掌纹的自动种属识别缺乏系统性研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融合改进注意力机制的残差网络3D IA-ResNet用于左右手脱机掌纹识别研究.首先在Kag-gle猫狗数据集上验证所提出的改进注意力模块的效果,然后在自建脱机掌纹数据集上利用3D IA-ResNet实现左右手脱机掌纹识别.改进注意力模块3D IA在Kaggle猫狗识别数据集上的消融实验、模型稳定性实验中均表现优异,且融合改进注意力模块的残差网络3D IA-ResNet在左右手脱机掌纹识别数据集上精确度、召回率、F1值高达96.6%、95.7%、96.1%,相比基准模型提升0.5%、0.7%、0.6%.3D IA-ResNet经过猫狗识别任务检验后,有效地实现了左右手脱机掌纹识别,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为复杂掌纹识别任务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脱机掌纹种属识别迁移学习注意力机制残差网络深度学习

    电子化笔迹中手写板特定性反映的研究

    宁势强陈雨晗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别于纸质笔迹,电子化笔迹会受到手写板的干扰,因而需区分其特征是人的书写动作习惯还是手写板的特定性反映.实验选取鉴定价值较高但易受书写工具和载体影响的起笔、收笔和笔痕3种笔迹特征作为研究对象,以3个参数具有代表性的手写板作为实验设备,将笔画作为观察视角,对电子化笔迹的特征开展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手写板上笔迹的起笔、收笔和笔痕特征均存在特殊性形态,且倾向性呈现的具体特征类型也差异显著,这共同构成手写板的特定性反映,并证明手写板会对书写动作的反映造成干扰.因此,在电子化笔迹的鉴定中,应避免将笔迹中的手写板特定性反映视为人的书写动作习惯,而应将其视为非本质差异.排除电子化笔迹中手写板特定性反映的干扰,有利于提高电子化笔迹鉴定的准确性.

    电子化笔迹手写板特定性笔迹特征笔迹鉴定

    基于显微拉曼光谱及PCA-LDA/QDA的口罩物证品牌溯源研究

    陈壮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构建口罩物证的品牌溯源分析模型.利用显微拉曼光谱法检验35个蓝色一次性外科口罩样品,共采集105个拉曼光谱数据,采用PCA进行数据预处理,并分别结合LDA和QDA构建了 PCA-LDA、PCA-QDA两种口罩品牌溯源分析模型.显微拉曼光谱检测结果表明,所选35个口罩样品的材质均为聚丙烯纤维;PCA-LDA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实现了 91.67%和90.48%的溯源准确率,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相比之下,PCA-QDA模型虽能应用于口罩品牌溯源,但存在过拟合的问题.研究表明,基于PCA-LDA的模型具有更优的性能,能够快速、准确、可靠地实现口罩品牌的溯源.这为口罩物证的法庭科学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有助于提高犯罪案件侦破的效率.

    显微拉曼光谱法口罩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二次判别分析

    低等级道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司贺兵赵丹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等级道路广泛分布于农村区域中,研究其交通安全问题对农村区域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改善低等级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收集了某市2016-2021年低等级道路事故数据,采用混合随机森林模型与多项Logit模型的方法对事故严重程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运用随机森林模型对各自变量相对重要性排序,依据袋外误差率选取排在前8位的变量作为影响事故严重程度的关键因素;选取排在前8位的变量作为影响事故严重程度的关键因素;其次,采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关键因素中对事故严重程度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并解释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混合模型能够分析并解释影响因素与事故的严重程度关系,能见度降低会使严重事故的概率显著增加,三枝分叉口、四枝分叉口、行人、非机动车、老年人与严重事故发生有显著影响关系.研究结果可为交通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事故预防政策和道路交通安全保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提升低等级道路的交通安全水平.

    低等级道路农村交通安全事故严重程度随机森林多项Logit模型

    基于图像处理的车辆"鳞"状刮擦痕迹特征研究

    冯佳戴帅牛学军
    4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在交通事故处理实务中,对于车体刮擦痕迹鉴定研究集中在车漆的留存性检验和碰撞部位的确认方面,对在碰撞中形成的"鳞"状刮擦痕迹图像学特征缺乏深入探讨.首先分析车漆分层结构和涂层特性,阐释"鳞"状刮擦痕迹形成机理,然后对典型事故案例图像进行采集处理,通过改进EDCircle算法挖掘图像细节特征.以选取案例为基础,夹角范围设定在[10°,30°)区间,识别准确率能够达到90%以上,漏检率低于30%.最后通过案例验证,"鳞"状刮擦痕迹图像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情景重建能力,作为鉴定技术手段,可有力支撑事故的认定工作.

    痕迹识别交通事故重建"鳞"状刮擦痕迹图像特征

    基于SHAP解释工具的网络欺凌文本检测模型研究

    刘冬刘瑞丽翁海光
    5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如何快速识别社交网络平台文本内容是否为欺凌文本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oBERTa-BiGRU的网络欺凌文本检测模型.该模型首先使用预训练RoBERTa抽取文本的语义特征,并使用BiGRU进行特征综合提炼;然后将RoBERTa-BiGRU分类模型在网络欺凌文本检测数据集CB-tweets上的分类性能进行了相关评估;最后引入SHAP解释工具从全局和局部两个维度对模型所识别出的关键特征和基线值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RoBERTa-BiGRU模型具有更高的分类准确率;使用可解释工具发现RoBERTa-BiGRU在Age、Ethnicity、Gender、Religion 4个类别上计算得到的关键词与该类别的标签主题相符,但在Other CB和Not CB类别上发现的关键词多为生僻字符和连写词,模型并未真正理解Other CB和Not CB的内在特征区别.

    CyberbullyingSHAPRoBERTaBiGRU文本检测

    声纹鉴定在电信网络诈骗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赵凯李御瑾付顺顺彭舒凡...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时代,通过声纹鉴定形成语音证据完成身份认定成为电信诈骗治理的有力武器.针对电信网络诈骗集团化和非接触性等特点,提出运用声纹鉴定技术解决电信诈骗身份识别难的思路、鉴定流程和方法.将此类案件鉴定任务凝练为准备阶段、检验阶段和鉴定文书编制3个阶段,接着提炼了电信诈骗案件声纹鉴定流程及详细任务,然后研究了初步检验、听辨分析、声谱分析、综合评判和鉴定意见等流程中的难点并提出了解决办法,为声纹鉴定在电信诈骗治理中深入应用提供支撑.

    声纹鉴定电信网络诈骗身份识别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旅客风险态势感知模型研究

    余梓乔冯文刚刘阳
    7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当前,民航公安正逐步推进"平安民航"和"智慧民航"建设,适应民航定级安检评判维度和标准的统一化要求.[方法/过程]提出一种民航旅客风险态势感知模型,对旅客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和动态感知.通过构建民航旅客综合风险态势评价指标体系,用蒙特卡洛模拟随机生成旅客风险指标数据集,以基于博弈论改进的熵权法、BWM法为量化依据,以一种组合赋权的方式对指标体系进行赋权计算,最终以雷达图的可视化结果呈现.[结果/结论]提出的评估模型可为民航旅客风险定级过程提供理论支撑,能够有效提高民航安检工作效率.

    态势感知民航安保博弈论组合赋权雷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