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程塑料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程塑料应用
工程塑料应用

王金立

月刊

1001-3539

epa@epa1973.com

0531-85878057

250031

济南市天桥区田庄东路3号

工程塑料应用/Journal Engineering Plastics Applic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性刊物。报道国内外工程用树脂、塑料及其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加工与应用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及技术改进经验。主要栏目有材料、加工、应用、测试、综术、简讯等,读者对象为从事高分子材料科研、生产及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高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环境吸湿对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材料性能的影响

    龚梦晴武金龙
    140-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两种玻璃纤维(GF)增强尼龙(PA)[GF增强PA66(A3WG6,巴斯夫),简称复合材料A;自制PA66+30%GF,简称复合材料B]在环境温湿度条件下调节不同时间后的吸湿状态,探讨了不同时间调节后P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拉伸应变、冲击强度及收缩率与调节时间的关系,考察了材料在常温环境下调节时间与材料含水率的关系,同时分析了水分对PA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PA复合材料在常温环境中的吸湿率随着调节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环境吸湿速率在16 h达到最高,在168 h后趋于平稳.吸湿后的PA复合材料拉伸强度随着调节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拉伸应变和拉伸弹性模量变化相对较小,冲击强度则随着调节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当PA66复合材料A、B在环境温湿度条件下调节168 h后,材料的含水率分别为0.207%和0.145%,材料的拉伸强度分别下降了14 MPa和15.3 MPa,损失率达到6.9%和7.8%.当PA66复合材料A、B在环境温湿度条件下调节960 h后,材料的含水率分别为0.578%和0.439%,材料的拉伸强度分别下降了38 MPa和35 MPa,损失率分别达到18.6%和18.2%,材料的冲击强度则提高了12.3%和45.7%.PA66复合材料A、B在相同环境温湿度条件下调节不同时间后的物理力学性能、吸湿状态呈相同趋势.

    玻璃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吸湿含水率性能调节时间

    交联剂对PPC-P/PBS和PPC-P/PBAT性能的影响

    毛清国李雪张佰城黄兆阁...
    146-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PPC-P)作为一种新兴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对其的研究较少,因此选用PPC-P脆性材料进行性能优化,希望拓展材料的应用市场.将PPC-P与不同比例的聚丁二酸丁二酯(PBS)和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进行共混后确定最佳共混比,后添加过氧化二异丙苯(DCP)进行改性.考察了PPC-P/PBS/DCP和PPC-P/PBAT/DCP共混物的冲击断面形貌、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PPC-P/PBS和PPC-P/PBAT最佳共混比选定为80/20,拉伸强度分别为36.9 MPa和35.4 MPa,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17%和144%.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数据中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互相靠近,两种聚合物之间产生了增容作用.DCP加入后,PPC-P/PBAT和PPC-P/PB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均有提高,PPC-P/PBAT复合材料复数黏度随DCP含量增大上升幅度较小,有利于加工应用.红外光谱图中1 160 cm-1和1 050 cm-1处的C—O—C不对称和对称弯曲振动峰变弱,验证PPC-P分子链中的β碳发生交联.综上所述,PPC-P/PBS/DCP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更佳,适合玩具模型的生产制造;PPC-P/PBAT/DCP复合材料加工黏度更低,有利于在吹膜包装领域的应用.

    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交联热学性能流变

    环氧脂肪酸多酯生物基增塑剂制备及其耐迁移性能

    杨超群潘思宇侯德隆陈意...
    153-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聚氯乙烯用环氧脂肪酸酯生物基增塑剂耐迁移性能,利用迈克尔加成反应,以较高产率在餐厨回收油源脂肪酸双酯α位引入第三个酯基,产物不提纯直接进行环氧化处理,制得环氧脂肪酸多酯生物基增塑剂.在此基础上,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核磁共振技术,确定了产物组成和结构,并对比了环氧脂肪酸多酯、环氧脂肪酸双酯在聚氯乙烯中的耐迁移性能.结果显示,得益于第三个酯基引入,环氧脂肪酸多酯的耐挥发、耐渗出和耐萃取性能均优于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这为聚氯乙烯用高性能生物基增塑剂结构设计与制备、餐厨回收油全组分高值利用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餐厨回收油生物基增塑剂聚氯乙烯耐迁移

    一种高效酰胺类透明成核剂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袁嘉晨黎剑浩于超赵世成...
    159-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一种新型酰胺类成核剂,1,3,5-苯三甲酸三(新戊胺),对等规聚丙烯(iPP)性能的影响.首先,对iPP光学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成核剂在较低的浓度下就展现了较高的成核效果,当添加量为0.3‰(质量分数,下同)时,iPP雾度降低了60.2%,弯曲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19.7%和13.7%,这说明该成核剂是一种高效的iPP透明成核剂.其次,应用偏光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别对iPP晶体形貌和结晶行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纯iPP在30 min还未完成结晶过程,结晶速率较慢.加入成核剂后,成核iPP在4 min左右就基本完成了结晶过程,结晶速率大大提高,同时球晶尺寸明显减小.另外,成核剂使iPP结晶温度从121.1℃提高至130.0℃,熔融温度从164.1℃提高至165.8℃.这进一步说明了该成核剂的高效.最后,对纯iPP和成核iPP的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成核剂降低了iPP的Avrami指数n,说明其能够促进iPP的异相成核,从而加快结晶速率.

    等规聚丙烯酰胺类成核剂光学性能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晶性能

    铈红与钴蓝对聚乙烯棚膜红/蓝光质调控及性能影响

    杨康曾舒张怡王聚恒...
    16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蓝光质调控聚乙烯(PE)棚膜一直以来是农膜行业亟需解决的难题.在PE中引入铈红(CeS)和钴蓝(CoO·Al2O3),通过吹塑工艺制备PE红/蓝光棚膜.光电雾度仪测试结果发现CeS和CoO·Al2O3对PE棚膜的透光率影响较小,但雾度和散光度有所增加;光纤光谱仪和手持式光谱照度仪表征结果显示CeS和CoO·Al2O3明显提升450~520 nm的蓝光和605~700 nm的红光透过率,且CeS与CoO·Al2O3质量比为1∶2时,红光透过率为39.2%,蓝光透过率为38.1%,红/蓝光透过比例为1.03;万能拉伸试验机测试结果发现CeS与CoO·Al2O3可改善PE棚膜的力学性能,其中拉伸强度较空白样提升约5.5%,断裂伸长率提升约16.8%,直角撕裂强度提升约3%,穿刺强度提升约21.8%;差示扫描量热仪表征结果显示添加CeS与CoO·Al2O3可提升PE氧化诱导期(Oit)达45 min以上,PE具有良好的耐热老化性能.上述测试表征结果表明:CeS与CoO·Al2O3的引入可明显提升PE棚膜的散光性能、力学性能、耐热稳定性能、红/蓝光透过率及透过比例.此外,可通过调控CeS与CoO·Al2O3的质量比获得不同红/蓝光质调控的PE功能棚膜.

    铈红钴蓝聚乙烯棚膜红/蓝光光质调控性能

    有机磷系阻燃剂阻燃热塑性聚酯的研究进展

    邵路山姚忠樱冯秀艳马国儒...
    171-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近年来针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和聚碳酸酯(PC)阻燃所使用的有机磷系阻燃剂的最新进展.有机磷系阻燃剂因其品种繁多,应用广泛,阻燃效果优异,同时还具有增塑剂和润滑剂的功效.介绍了有机磷系阻燃剂的种类和阻燃机理.重点阐述了磷(膦)酸酯、磷杂菲、有机次膦酸、有机次膦酸盐化合物、磷腈化合物、氧化膦等阻燃剂在PET,PBT和PC等热塑性聚酯中的阻燃性能和作用机理.最后对热塑性聚酯用有机磷系阻燃剂的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有机磷系阻燃剂热塑性聚酯阻燃机理阻燃性能

    半芳香族尼龙材料研究进展

    贺春尧
    181-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半芳香族尼龙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综述了在汽车、电子电器等领域的应用.分析总结了半芳香族尼龙材料的市场概况,涵盖了国内外主要的生产厂家.针对半芳香族尼龙材料不同应用场景,重点分析了改性材料的研究进展和改性方向,并指出合理调控性能、开发新单体,开发尼龙聚合绿色新工艺是目前国内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半芳香族尼龙研究进展性能特点尼龙改性产品开发

    质子交换膜表面图案化技术进展

    王学军冯建立杨孝虎
    188-193,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燃料电池的种类和特点,尤其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技术优势、应用领域和商业化面临的主要技术障碍.简述了膜电极组件(MEA)的结构及质子交换膜(PEM)在其中的作用,指出PEM表面图案化是提升燃料电池在高温低湿条件下综合性能的一个重要方法.总结了近年来PEM表面图案化的基本策略,包括模板铸膜法、模板压印法、辐照修饰法、表面打印和微观相分离法等,并探讨了各自的优缺点.讨论了图案化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质子交换膜图案全氟磺酸膜电极组件燃料电池

    螺压设备塑化挤出停留时间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赵磊罗中浩傅陈超薛平...
    194-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螺压设备作为高分子聚合物混炼塑化、加工成型的常用设备之一,可以实现管、板、片、膜等产品的生产.停留时间是反映螺压设备性能和产品质量的重要参数,如何准确评估物料在设备中的停留时间及停留时间分布成为工业界和科研界的研究重点之一.实验和模拟仿真是目前评估螺压设备中物料停留时间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基于这两种方法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该问题取得的研究成果,分析总结了各种方法优缺点,展望了螺压加工停留时间评估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停留时间螺压塑化聚合物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