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茶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茶业
广东茶业

陈国本

双月刊

1672-7398

gd_tea@163.com

020-81847624

510230

广州市六二三路沙基东约17号

广东茶业/Journal Guangdong Tea
查看更多>>本刊是介绍茶叶生产与作用的专业性刊物。它的特点是,结合广东实际情况,及时刊载茶叶技术研究新内容。在学术上开展自由讨论,以促进茶叶科技人才的培养和茶叶生产工人的素质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东富硒茶产业发展现状

    邱丽琼梁冬霞
    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硒元素含量远高于其他茶叶的茶被定于为富硒茶.广东省是我国的产茶大省,拥有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产业,但富硒茶产业的发展鲜有报道.茶叶富硒除与土壤本底外,还与其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措施、原料老嫩程度等因素相关.本文从茶叶富硒的保健价值和富硒茶叶生产标准、影响茶叶富硒的因素、广东土壤富硒状况及富硒茶发展现状,富硒茶叶品牌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推动广东富硒茶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以期为广东富硒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富硒茶产业现状发展对策

    炭焙对武夷肉桂茶品质的影响

    肖旭宝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炭焙对武夷肉桂茶感官品质和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以武夷肉桂毛茶为试材,采用传统炭火烘焙处理三次,每次炭火烘焙前(0 h)、中(4 h)和结束时(8 h)取样进行感官品质分析,并测定茶多酚、游离氨基酸、黄酮类化合物、咖啡碱等主要品质成分含量.结果表明,武夷肉桂毛茶经三次炭火烘焙,感官品质和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武夷肉桂毛茶的条索逐渐紧实,青气逐渐消除,逐步转变为桂皮香带花香,茶汤滋味中的苦涩味减弱,逐渐变得鲜醇,茶汤色泽加深,由青黄色转为橙红色.三次炭焙后,茶多酚含量整体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升高,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升高,咖啡碱含量呈现波动变化趋势,整体含量保持稳定.本研究结果为武夷肉桂茶的科学烘焙和品质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武夷岩茶肉桂炭焙感官品质生化成分

    不同萎凋工艺对政和白茶的生化成分及品质影响

    陈仕斌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和白茶的萎凋常用室内自然萎凋和加温萎凋两种方法.采用加温萎凋和复式萎凋开展不同萎凋工艺下对政和白茶品质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加温萎凋 36h,复式萎凋 60h至 70h加工制成的政和白茶具有教好的感官品质,且室内自然萎凋所制成的政和白茶明显优于加温萎凋.

    政和白茶萎凋工艺室内自然萎凋品质

    卤素水分测定仪快速测定六大茶类的水分含量研究

    柯顺川段联勃杨丽蓉符海霞...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快速、准确地测定茶叶的含水量,降低原料验收时传统感官判断水分的风险.以传统烘箱法为参照,考察不同因素对卤素水分测定仪测量结果的影响,确定其测定方法为:称样量 4g、温度设定 110℃、标准升温程序、关机模式1mg/70s.选取六大茶类,用水分测定仪测定其含水量,与烘箱法比较,两种方法结果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卤素水分测定仪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茶叶的水分,提升原料水分验收时的准确率及效率.同时为生产工艺中快速检测水分变化提供了参考方法.

    卤素水分测定仪烘箱法六大茶类

    贵州省茶园套种套养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徐兴国张玲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产业是贵州省特色优势支柱产业,全省茶园面积达 466666.67 hm2,连续 10 年居全国第一位.推广茶园套种套养现代高效农业生产模式意义重大,一方面可有效缓解全省农用土地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当前茶园面积实现"一亩土地两亩效益".本文综述了贵州茶园推广套种套养模式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效,指出了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对策建议为在全省适宜地区推广茶园套种套养模式提供参考.

    贵州茶园套种套养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龙陵县无性系茶园建设现状及抚育管理的技术措施探讨

    代艳露滕富金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龙陵县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特别是无性系茶园建设及抚育管理的技术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龙陵县茶叶产业在"新植一批,改造一批,淘汰一批"的发展思路指导下,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到 3.42 万亩.文章分析了影响茶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包括茶地环境条件、茶苗质量、移栽节令、种植规格及茶地开挖标准、管理水平等,并结合龙陵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技术措施,旨在提高新植无性系良种茶园的成活率和产量,优化茶园管理.

    新植无性系茶园抚育管理技术措施

    潮州茶树短穗扦插繁育技术

    钟诗钺卢丹敏欧燕清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树短穗扦插是一项广泛应用的无性繁殖技术,其实质是利用母本营养器官繁殖后代,既能保持母本的优良特征,又能实现茶苗的快速繁殖.潮州茶树扦插繁育技术成熟,成活率高达 90%以上,这对潮州的优良品种推广、高产优质茶园建设以及茶产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我们回顾总结了潮州短穗扦插繁殖发展历程和长期育苗技术经验,并为产业发展提出了提高种苗产量和质量以及拓展销售市场等建议.

    茶树短穗扦插发展技术

    乡村振兴背景下梅州市柚茶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林彩容刘容飞周梦珍李志威...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柚产业和茶产业是梅州市两大支柱性产业.通过对梅州市柚茶产业基本情况、融合发展的必要性、梅州市柚茶融合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融合发展策略.

    梅州市茶产业柚产业柚茶融合

    英德红茶品牌发展研究

    王翊卿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德红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随着近年来英德红茶发展迅速,品牌价值不断增加,英德市政府顺势提出打造"中国红茶第一品牌"的宏伟愿景.本文通过英德红茶的品牌发展研究,聚焦英德红茶品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应提出营销渠道多元化、营销人才引进培养、茶产业转型、市场环境规范、加大营销投入等系列措施,希望借助本文研究助力英德红茶品牌培育和发展.

    英德红茶品牌发展

    茶文化融入社区教育路径探索

    陶琛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视茶文化融入社区教育问题,通过茶文化的引入促进社区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茶文化与社区教育、茶文化融入社区教育具体优势,以提出解决茶文化融入社区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的具体策略,探索茶文化融入社区教育新路径.

    茶文化社区教育融入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