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化工
广东化工

邹思民

半月刊

1007-1865

gdcic200@163.com

020-83380392;020-8302517

510034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

广东化工/Journal 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一直是广东省化工行业最有权威和影响力的刊物,编委会的委员均是广东省化工界的知名人士,甚至有香港科技大学或城市大学的教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牵牛子配方颗粒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潘玲邓桂海钟文峰余欣彤...
    1-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牵牛子配方颗粒中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结合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绿原酸等酚酸类成分的含量。色谱条件为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0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检测波长为326 nm,流速为 1。0 mL·min-1,柱温为30℃,进行梯度洗脱。建立一测多评法,以咖啡酸为内参物测定牵牛子配方颗粒中酚酸类成分的含量。同时采用外标法验证本研究建立的测定方法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在各自线性范围内,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841、1。718、1。885、1。485、1。268、1。429;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结论: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可准确地检测牵牛子配方颗粒酚酸类多指标成分含量,作用于牵牛子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牵牛子配方颗粒一测多评法相对校正因子咖啡酸外标法

    超声提取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正交试验设计

    李玉龙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获得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方法:对浸渍法和超声法两种不同的提取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设计了超声法提取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A乙醇浓度(40%、50%、60%)、提取时间(20 min、35 min、50 min)、超声温度(50℃、60℃、80℃)和液料比(20 倍、35 倍、40 倍)这四个因素三个水平,考察其工艺参数的不同对金银花中绿原酸收率的影响和大小。结果:超声法提取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最佳乙醇浓度为 50%,最佳时间是35 min,最佳温度是60℃,最佳液料比为35 倍;正交试验影响因素大小为A>D>C>B,最佳提取工艺方案为A2B2C2D2。结论:超声法提取金银花所获得的绿原酸得率要比浸渍法金银花所获得的绿原酸得率要高,产率提高了0。19%;超声提取绿原酸的最佳工艺参数是乙醇浓度50%,提取时间35 min,超声提取温度是 60℃,液料比是 35 倍。本工艺参数的优化,为使用超声法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提取贵州金银花中的绿原酸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金银花绿原酸超声提取正交试验

    基于ATR-FTIR及气质联用技术对可可提取物的研究

    徐潇潘文建刘城市杨海玉...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使用红外光谱技术及GC/MS技术对 5 种不同类型的可可提取物进行相似度的分析,中国 2 号可可提取物与英国 1号提取物红外光谱相似度达到 98。76%,中国1 号可可提取物与英国2号可可提取物相似度达到73。43%。5 种类型可可提取物共鉴定出48 种香气成分,英国1 号鉴定出25 种,英国2 号鉴定出20 种,美国1 号鉴定出 28种,中国1 号鉴定出22 种,中国2号鉴定出25 种。对 5 种类型可可提取物所鉴定出的香气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可以把中国 1 号可可提取物与英国 2 号可可提取物归为一类,把中国 2号可可提取物、英国1 号可可提取物及美国1 号可可提取物归为另一类。通过GC/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可可提取物进行区分,对比传统感官风味评价更具优势,本研究可以为香精产品中原料的替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可可提取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红外光谱主成分分析风味评价

    蒙古栎木醋液及乙酸和山梨酸抗氧化应用

    胡晓杰刘志明王海英
    12-1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蒙古栎木醋液及酸类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蒙古栎木醋液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种子萌发的影响。蒙古栎木醋液及乙酸和山梨酸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蒙古栎木醋液抗氧化活性是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结果,蒙古栎木醋液抗氧化活性均高于质量浓度28。36%乙酸和质量浓度6%山梨酸,蒙古栎木醋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效果较好,半数抑制浓度IC50 为(40。15±0。07)g/L。蒙古栎木醋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呈现浓度低促高抑的效果,蒙古栎木醋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实验结果表明稀释 2000 倍时,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发芽率增加18%。

    蒙古栎木醋液乙酸山梨酸DPPH自由基OH自由基

    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参比制剂解析研究

    刘梦婷姚彤许多唐婷婷...
    15-1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文献调研和反向工程实验,对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参比制剂进行解析。通过对参比制剂的FDA说明书、EMA及PMDA审评信息的查阅分析,初步得出参比制剂的处方组成等信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2020版中国药典通则等方法,对3批参比制剂的有关物质、含量等关键质量属性进行检测。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参比制剂中主要杂质为培美曲塞酮和杂质BC;培美曲塞过量投料8。5%,满足说明书中临床用量不少于100 mg的要求;检测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对注射剂的要求。较全面地解析出了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参比制剂的处方和关键质量属性,为行业开展一致性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参比制剂反向工程一致性评价

    本草免洗凝胶的制备及其抗菌作用研究

    朱亮张珏饶洪国颜德昌...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发本草免洗凝胶,并评估该免洗凝胶抗菌作用。方法:采用正丁醇去除马齿苋色素,将马齿苋药渣与金银花、白及混合后进行提取;以卡波姆-940 为基质,按照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制成本草免洗凝胶;并对所制备的免洗凝胶进行抗菌作用研究。结果:本实验研发的75%乙醇-水提取物免洗凝胶色泽均匀、气味清香、手感较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该本草免洗凝胶制作简单,抗菌作用明显,具有一定的潜在开发应用价值。

    本草提取物抗菌实验免洗凝胶

    木醋液组分对抗氧化和种子萌发影响

    王文文刘志明王海英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蒙古栎木醋液为原料,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表明二氯甲烷精制木醋液3-甲基四氢呋喃相对含量最高,为41。60%。其次为愈创木酚,相对含量8。73%;苯酚,相对含量 6。79%。抗氧化实验表明,蒙古栎木醋液质量浓度在4 g/L时,总还原力吸光度达到0。067,DPPH∙清除率为37。8%,∙OH清除率为 14。1%。种子萌发实验可知蒙古栎木醋液稀释2000倍液种子发芽率与对照差异显著,四九菜心、红菜薹和小白菜种子发芽率分别提高 15%、17%和23%。蒙古栎木醋液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和化感作用,蒙古栎木醋液中的酚等是抗氧化和种子萌发的主要作用物质。

    木醋液二氯甲烷气相色谱-质谱(GC-MS)抗氧化化感效应

    高效去屑剂二硫化硒的应用研究

    杨铭张玉霄赖子强潘晓霞...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硫化硒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去屑剂,本文通过控制质量,对产品配方设计及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研究,解决了二硫化硒在配方中变色及聚沉的应用难题。通过对马拉色菌的杀菌及抑菌实验、安全测试及人体功效测试实验,证实配方添加1%的二硫化硒具有优异的去屑、止痒和控油功效,说明二硫化硒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硫化硒去屑马拉色菌洗发水

    页岩气生产液细菌计数方法对比研究

    陈建强薛松松欧天雄徐波...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部分油气田服务企业以平板计数法、ATP荧光快速检测法代替绝迹稀释法(MPN)进行页岩气生产液中细菌含量检测的现象,将这三种细菌计数方法对相同样品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平板计数法与ATP荧光法操作均比MPN法简便,但是对于页岩气生产液,这两种方法均存在检测出的细菌类型不明确、计数结果不准确、线性关系差等缺点。平板计数法检测出的细菌主要为好氧或耐氧菌腐生菌,无法检测和鉴别与腐蚀密切相关的硫酸盐还原菌。ATP荧光法通过总菌的ATP含量换算得到细菌含量,该法目前更多用于医疗与食品行业的限制类细菌含量的快速检测,尚无明确标准可依,且无法区分菌体的死活。而MPN法可通过鉴别培养基将与腐蚀相关的硫酸盐还原菌(SRB)、铁细菌(IB)和腐生菌(TGB)分别培养后计数,且其检测限远低于另外两种方法,因此更适用于页岩气生产液中特定腐蚀菌种的检测。

    细菌计数绝迹稀释法平板计数ATP荧光快速检测法细菌含量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研究

    黎颖娴刘海军张晔翔亓丰伟...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不同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和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进行基础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参考国标洗发液洗发膏GBT29679-2013 使用罗氏泡沫仪测定泡沫高度,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总体的泡沫高度与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相近;使用MTT法测试温和性,氨基酸活性剂比月桂醇聚醚硫酸酯更温和,不同的氨基酸活性剂温和性数据分别是月桂醇聚醚硫酸酯的1。8至 7。5 倍;对增稠效果进行测试,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与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活性物比例为1∶1时,仍较难增稠。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泡沫性能温和性增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