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化工
广东化工

邹思民

半月刊

1007-1865

gdcic200@163.com

020-83380392;020-8302517

510034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

广东化工/Journal 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一直是广东省化工行业最有权威和影响力的刊物,编委会的委员均是广东省化工界的知名人士,甚至有香港科技大学或城市大学的教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热酸解甘蔗渣制备水溶性碳肥工艺研究

    王红霞张治伟徐品尤鑫鑫...
    34-3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蔗渣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高值化农业生物质资源.本文以水热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硫酸浓度、甘蔗渣与硫酸溶液固液比对甘蔗渣在酸性溶液中水解生成水溶性碳的过程,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水解工艺条件,在反应时间为 30 min、反应温度为180℃、硫酸浓度为5.5 mol/L、甘蔗渣与硫酸溶液固液比为1∶16时达到最优,有机质收率为 26.88%.水解产物主要通过断裂3100 cm-1~3500 cm-1 和1032.23 cm-1处官能团而生成.研究结果为甘蔗渣水解制备水溶性碳肥及其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甘蔗渣水热酸解水溶性碳肥

    碳化硅藻土吸附处理盐酸四环素的性能研究

    郭天宇朱奕锟艾孜哈尔·艾尼严苓瑛...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去除水中抗生素污染,以盐酸四环素为去除目标,以D-无水葡萄糖为活化剂对硅藻土进行碳化改性,并探究其对盐酸四环素的吸附性能.对硅藻土改性前后进行表征测试以研究其表面形貌、化学性质与晶型结构的改变.改性后硅藻土表面更加粗糙且羟基等含氧官能团明显增加.通过吸附实验探讨了吸附温度、体系pH、盐酸四环素初始浓度和吸附剂投加量等因素对吸附量的影响.

    抗生素污染盐酸四环素硅藻土D-无水葡萄糖吸附

    南海海绵Callyspongia fallax化学成分的研究

    吴佩熙时川玲吴小云张佩丽...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南海海绵Callyspongia fallax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 95%乙醇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NMR)和质谱(MS)等波谱学手段,与报道的数据进行对比,鉴定得到 7 个化合物,分别是(2S,3R,4E)-N-palmitoyl-octadecasphinga-4-ene(1);3,6-二苯甲基哌嗪-2,5-二酮(2);β-胆甾醇(3);胸腺嘧啶(4);尿嘧啶核苷(5);脱氧尿嘧啶核苷(6);脱氧胸腺嘧啶核苷(7).对得到的化合物采用MTT法评价其细胞毒活性,化合物1-7 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细胞毒活性.化合物1 和2是首次从该种属海绵中分离得到,该工作的开展丰富了美丽属海绵化合物种类多样性.

    海绵Callyspongiafallax次级代谢产物细胞毒活性

    香草醛取代的苝酰亚胺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对Pb2+的识别

    郭学思沈阿宁康子林单浩杨...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苝酰亚胺衍生物作为荧光团,以苝四酸酐和香草醛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一种高效、有特定反应性能的新型苝酰亚胺类Pb2+荧光探针N,N-双香草醛基-1,6,7,12-四氯-3,4:9,10-苝二酰亚胺(PDI-VBD).通过质谱、核磁等检测手段对探针分子PDI-VBD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探究了探针PDI-VBD对Pb2+的荧光识别性能.光谱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NMP/H2O溶液体系中,探针分子PDI-VBD对Pb2+显示出较强的选择性识别能力和较高的灵敏度,即苝酰亚胺衍生物PDI-VBD自身的荧光较弱,但与 Pb2+结合之后,生成了具有较强荧光的配位化合物.金属离子共存实验证明此荧光探针对 Pb2+选择性高,且不受其他金属离子干扰.结果表明,香草醛取代的苝酰亚胺衍生物PDI-VBD是一种新型Pb2+荧光探针,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实际水样、食品及环境中重金属Pb2+的检测.

    香草醛苝酰亚胺荧光探针Pb2+

    明胶空心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研究

    陈大建刘康连庞云娟樊文研...
    46-4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明胶空心胶囊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研究,为药品企业制订药用胶囊壳的质量控制验收标准以及胶囊生产企业建立明胶空心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20 年版四部通则 1105、1106,对 30 批明胶空心胶囊进行计数方法和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适用性试验.结果: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均采用平皿法,控制菌大肠埃希菌有 28批采用常规法,2 批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控制菌沙门菌有 27批采用常规法,3批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有2 批明胶空心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等细菌有着异常强的抑菌作用.结论:不同生厂厂家的明胶空心胶囊抑菌作用有一定差异,需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明胶空心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及其质量安全控制标准.

    胶囊剂明胶空心胶囊微生物限度适用性试验计数方法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白芷抗色素沉积的分子机制

    陈淮臣张桉王勇志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白芷抗色素沉积的有效成分、靶点及通路.方法:在TCMSP数据库中筛选白芷的主要成分和靶点;利用Gene Cards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使用STRING构建PPI网络实现蛋白交互作用分析;在DAVID平台解析白芷抗色素沉积所涉及的生物过程和通路;最后在Auto dock Tools1.5.7 软件中进行分子对照试验.结果:白芷抗色素沉积的成分主要有豆甾醇、β-谷甾醇、别欧前胡素等;分子对接证明,β-谷甾醇与TGFB1、别欧前胡素与 CDK1 的结合活性最强.结论:本研究初步确定了白芷改善色素沉着的多个分子靶点和途径.

    白芷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核心靶点

    正交试验法优选五味珍菊片提取工艺

    肖明罗宇东庞晓云朱智德...
    53-5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优选五味珍菊片的提取工艺作为五味珍菊片的研发基础.方法:以总黄酮提取量、总蒽醌提取量为指标,开展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水提工艺的影响,以及相对密度、醇沉浓度、醇沉时间对醇沉工艺的影响.结果:五味珍菊片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加入12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1.5 h,将水提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80~1.129(60℃),醇沉浓度为65%,醇沉时间24 h.结论:经优化选出的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具有易操作、可控性好、重复性好的特点,可为五味珍菊片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五味珍菊片提取工艺正交试验

    硬脂酸中多种金属元素残留的系统评估及其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刘杨谢莹莹肖菁郑金凤...
    57-5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估不同来源和级别(药用级和化工级)硬脂酸中多种金属元素的残留情况,并探讨生产工艺对这些残留的影响,为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CP-MS法对54批不同来源和级别(药用级和化工级)硬脂酸样品中的V、Co、Ni、Zn、As、Cd、Hg、Pb含量进行检测,并通过t检验、多元方差分析(MANOVA)和主成分分析(PCA)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大多数金属元素的残留量远低于ICH Q3D(R1)指南限值,但Zn、Cd、As、Pb和V在不同级别样品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尤其是Zn的浓度在化工级样品中显著高于药用级样品.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硬脂酸中多种金属元素的高灵敏度检测方法,揭示了不同级别和来源硬脂酸中金属元素残留的特征,为硬脂酸的质量控制、工艺改进和安全性评估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硬脂酸金属元素残留药用辅料质量控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灯盏花素联用三七总皂苷治疗脑梗死的潜在作用机制

    张鑫鑫周越张世诚李雪...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灯盏花素联用三七总皂苷治疗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的潜在作用机制.运用PubChem以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灯盏花素(breviscapine)和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的主要活性成分以及相关靶点.利用GeneCards、DisGeNET、Drugbank和PharmGkb数据库收集的相关疾病靶点,与成分靶点取交集绘制维恩图.在STRING平台获取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采用Cytoscape3.7.2软件CytoNCA插件构建网络图并进行可视化处理.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生物过程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有效成分6种,共检测到 42个有效成分靶点,CI相关靶点 960个,取交集后得到灯盏花素和三七总皂苷治疗CI的潜在靶点15个.对交集靶点富集,GO富集分析共涉及生物过程111个,细胞组分19个,分子功能20个,KEGG通路富集得到 55条通路,结合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与富集分析最终得到TNF、AKT1、EGFR、PTGS2、STAT3 共5个核心靶点.本研究初步探索了灯盏花素联用三七总皂苷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网络药理学灯盏花素三七总皂苷联用脑梗死

    香荚兰提取物提取工艺研究与卷烟应用

    朱国健关体青柳秋林刘克强...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香荚兰前处理方法的研究,采用酶解的方式提高其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最佳酶解工艺为:纤维素酶0.4%,果胶酶0.1%,香荚兰与酶解液料液比为1∶6,pH为5,温度为 45℃,酶解时间为180 min.同时,通过分析不同香荚兰提取工艺,选择加热回流法进行研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不同提取条件对香荚兰中香兰素的提取效果.确定提取温度 70℃,乙醇浓度70%,反应时间 6 h(3∶1.5∶1.5),料液比 1∶8.采用GC-MS分析,确定了香荚兰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通过卷烟评吸,确定了其在卷烟中建议用量为 0.005%~0.02%.香荚兰提取物在卷烟中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卷烟风味特征,让卷烟烟气清甜温和,具有令人舒适的豆香、奶香和醇香.

    香荚兰香兰素正交试验GC-MS卷烟